•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5
  • 15
  • Tagged with
  • 15
  • 15
  • 6
  • 4
  • 4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六朝隱逸詩研究

沈禹英, Shen, Yu-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六朝時期是老莊玄學的極盛時代,也是浪漫神秘文學的開闢時代,而在這時期中能將思想和文學融合為一體的,就是隱逸詩。同時在這片園地中前人的墾殖,非常有限而其定義也不明確。因此,我就從這方面著想,已寫出《魏晉隱逸詩研究》得到碩士。我以這樣的經驗和許多資料又擴大論文題目,就擬定了《六朝隱逸詩研究》。 本篇討論的重點,是在於下隱逸詩的定義,分析隱逸詩作品,探討每個作家和時期的隱逸詩特色,討論隱逸詩的內容、表現及結構形態,本篇論文共分五章,茲略述其要於下: 第一章:緒論。本章分二節,首節下隱逸詩的定義,次節敘述研究範圍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六朝隱逸詩之產生背景。本章分三節,探討當時的政治社會背景及其思想、文學潮流之關係。 第三章:六朝隱逸詩分析(一)。首先試圖作品別分析,又探討作家別時期別特色。 第四章:六朝隱逸詩分析(二)。區分為狹義的隱逸希求詩(狹隱詩)與純粹的隱逸生活詩(純隱逸),而討論其內容、表現及結構形態。 第五章:結論。
2

六朝「詩歌遊戲化」現象研究 / A research of game poetry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

朱錦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題目為《六朝詩歌遊戲化研究》,主要是探討六朝時期的詩歌,在「言志」與「緣情」的變化之外,逐漸朝向遊戲化發展的演進過程。 將文學視作「遊戲」的行為,並不是一種單獨存在於某時代或某文學集團中的現象,在漢代已有之。而這種現象又在詩歌盛行的六朝時期特別突出,不僅成為一種當時文人階層中的文化,也影響後代文人對於詩歌的觀念。然而,目前學術界常以「言志」和「緣情」二種詩體本質觀,來解釋詩歌的發展時,詩歌「遊戲化」的現象便往往容易被忽略,或是以非主流的觀念簡單提及。導致此類的作品不是被認為沒有情志而棄之不談,就是強加以作者的生平來賦予意義。當然,這麼說並不是否定現今學者對於詩學體系建構的成果,而是認為在六朝詩歌中清楚可見的「遊戲化」現象,也應是當時文人看待詩歌的主流觀念,絕不可輕易忽視。因此,本文將透過討論此種自社會行為所產生的文化現象,呈現出不同於文學批評史中關於六朝詩學的面貌。
3

六朝志怪小說研究

周次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章節目次如下: 第一篇緒論 第一章六朝志怪小說盛行之背景。一曰巫覡風尚之綿延;二曰陰陽五行之傳承;三曰神仙長命之不疑;四曰佛教思想之始盛;五曰道教設壇之踵跡;六曰儒學衰頹之機運。 第二章太平廣記與古小說鉤沈。二書為本文重要文獻,故特為論列其得失與乎版本之略說。 第三章本文引用之志怪書目商榷。據各史志、書目並後世輯佚本,而表列其見存、散失與乎全逸者。「六朝」一詞之研討,「志怪」之定說。 第二篇本論 本文討論所及之志怪書目,凡43冊,援依時代前後,繹其集本、內容與乎故事傳承之經緯。 第三篇結論 六朝志怪之貢獻:一曰補證正史;二曰備經解之異同;三曰今日研究人類學者所取資;四曰神話、傳說過渡至唐人傳奇之津樑;五曰自佛經之改寫,以見中印文化交通之景況,從而推知吾國包容外來文化之過程、演進之跡象;六曰探討吾國文化與他國之關係;七曰今日民間故事、傳記甚而諸種禁忌之源泉。內容分析統計總表與說明。 參考書目:依朝代先後序列。
4

六朝文學自覺觀念研究

林佳燕, Lin,Chia-Y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文學自覺觀念」已成為後人理解六朝文學的重要基石,它代表著前人進行探索六朝文學的真實腳印,有其真歷史、真感情不容抹殺。正因為其獨特性與重要性,因而本論文希望透過此觀念的檢視與爬梳,更進一步了解六朝文學。用意不在推翻此觀念對於六朝文學研究的功能與價值,而是希望對於這長久以來用於中國文學史、六朝文學史中描述六朝文學之重要觀念,提供更具可信的檢驗過程與推理說明;同時,更在六朝文學研究成果層出遞嬗之餘,本文也期待能鬆動對於六朝文學此一主體的「既定認知」——自覺,為後來的研究者開啟另種構築六朝文學理解的窗口。 本論文題為「六朝文學自覺觀念研究」,是以「觀念」為主的研究,但其終極目標並不止於觀念上的探討,更希望透過對「文學自覺觀念」的深入了解,檢驗其影響力,最後能有助於研究者深化其「六朝文學研究」。眾所周知,在探討知識的途中,為了討論時便於順利達到某種「共識」,或者教育後輩時得到一種籠統的印象,以及在著書立說方面,獲得「通貫的條理」以順理成章地申述下來,我們總免不了對於文學史、思想史等範圍龐大、線索零散的研究對象,以特定「觀念」(即某種「統一的眼光」)加以聯綴這眾多紛繁的材料。在此過程中,「觀念」所扮演的角色,若打個比方來說,就像是人們為了接近真相、著書立說途中,而設立出來的一個又一個的「驛站」。 不過,「觀念」固然可以階段性、暫時性地幫助人們在理解事物上發揮一定的效果,但是,誠如驛站絕非是足供長久休憩的處所,頂多只能提供短時間的歇息,觀念也只是研究中的暫時總結與凝聚,如果停靠久了,依賴久了,有時不知不覺誤將「驛站」當「終點」,到最後很可能遺失了「向前探索的動力」與「冒險般好奇的眼光」。又,假設我們認可研究的本質即是「永無止盡的探索」和「重新挖掘未知的意義」,那麼,我們無論如何絕不能義無反顧地習於一種「定於一尊」的成見,更無法人云亦云地重覆著熟悉的論調。 所以,本論文以探討「文學自覺觀念」為基石,是看到了「文學自覺觀念」目前已經成為「研究六朝文學之重要預設」,但是,可惜此一預設長久以來,一直都被理所當然地看作「六朝文學的本質」、「六朝文學的文學史實」,而並不被視為一種「人為的觀念」,此一落差為研究六朝文學造成了莫大的、根深蒂固的影響,且此一影響的鉅大,尚未見到有人將之清楚明白的揭露出來。 因此,有鑑於「文學自覺觀念」在六朝文學、中國文學史上隱而不見的主導權,本論文於各章脈絡當中,一直將此觀念的獨立化,視為最重要的課題,並透過論述此觀念的形成與運用等,期望能使大家正視將「文學自覺」視為觀念的重要性,並繼而能將此觀念從六朝文學的認識中獨立出來。 如果說我們已經確認了「文學自覺」乃是一種「人為的觀念」,而並不一定為純粹客觀之「文學史實」,也就是說,即便「文學自覺」是確有其事,然而「文學自覺」的提出,在本質上而言,仍是文學研究領域中的「觀念預設」;又或者說我們在聽慣了「文學自覺」口號式的發抒之後,發現它只是指出漢魏之際文學的某個面向或特徵,而非全貌,且察覺這時期的文學種種現象其實未必都與「自覺」的呼應相合。 那麼,不難想像的是,借助觀念來了解事物必然有其侷限,有其不足之處,因此我們不能使用此觀念卻對這些毫無知悉,就像我們發現了「文學自覺觀念」的大量引用,已經使得大家對它與「六朝文學」兩者之間的認識,達到水乳交融,你我不分的狀態,這種融合固然可見此觀念對於六朝文學研究上取得領導式的獨特地位;但是,就另一方面而言,這也是值得警惕、留意的現象。 因此,當我們對於觀念的了解越深入,才越能夠有一種方法和態度上的自覺。要說明的是,本論文固然以探討「文學自覺觀念」為主,但是其目的絕不是為了「抹煞」或「解構」了「文學自覺」這個在六朝文學史上有里程碑意義的觀念,因為,一個觀念既然行之久遠,且為大家所廣泛接受,並運用甚廣,其本身必然存在著不斐的價值,及揭示出某種程度的真理。同時,真要說「解構」的話,「解構」也是為了更深的「建構」。
5

漢魏六朝辭賦中的遊仙題材研究

張嘉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為「緒論」,主要有研究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成果回顧、研究範圍界定、研究架構等四小節,為本論文之基礎研究。 三章首先探討的是「遊仙題材的運用」,由於篇幅較大,故分為(上)、(下)二章。本論文以收集賦篇最為齊全的《歷代賦彙》之類目為參考,筆者將運用遊仙題材的賦篇分為五大類,這五大類的分類標準,主要基於遊仙題材出現的場景類似,或者賦家的創作動機雷同:一.曠達、典禮、宮殿、都邑賦,此類賦多以君王為預設讀者,而遊仙題材主要用以描寫貴族的生活側面或居住空間。二.言志、性道賦,遊仙題材與表達個人失志不遇情懷有關,經常流露賦家的生命思考軌跡。三.地理、天象賦,遊仙題材的運用與自然山水有關,或感自然而興懷,或藉自然寄託情志。四.仙釋賦,其中的「仙類」涉及許多仙人、仙境、煉丹等遊仙題材的運用。五.其他,主要指音樂賦,及其他未歸入《歷代賦彙》卻實為賦體之作品。此章乃先釐清遊仙題材在不同賦類中的運用情形,以利於掌握遊仙題材的各種風貌。 第四章探討「遊仙題材的演變」,由於二、三章著重於遊仙題材如何運用,故第四章開始討論遊仙題材的演變。第一節聚焦於「遊的性質」轉變,筆者發現,從先秦歷經漢再至六朝,遊仙題材之「遊」大致呈現了從「神遊」到「盛遊、娛遊」到「玄遊」再到「仙遊」的變化,故此小節以「宗教氣氛濃厚的神遊」、「帝王貴族之盛遊、娛遊」、「憂思與玄遊」、「道教性質濃厚的仙遊」為敘述脈絡;第二節為「仙人、仙境與遊觀」,由於「仙人」、「仙境」及「遊觀」是遊仙題材的三大要素,故此節除了分析遊仙題材是由哪些元素組成?它們如何被組合、運用外,更重要的是以時代為軸線,分析賦家在書寫「遊」、「仙」、或「境」時,強調的重點有何不同?如何遞嬗?第三節分析遊仙賦與神女賦、紀行賦的異同。以神女賦、紀行賦為比較對象的主要原因,前者乃基於屈原〈離騷〉中「遠遊求女」的結構在後代辭賦發展史上分別開展了神女與遊仙二大書寫傳統,故藉由遊仙賦與神女賦的比較,可進一步探尋「求女」與「遊仙」之間的共通特質或互滲情形;後者則基於「遊」與「行」既做為遊仙賦、紀行賦的主要構成要素,故二者均強調時空轉移,且作品中的時空特質亦均遊移於虛實之間,甚值得相互參照、比較。藉著比較遊仙賦與其他賦類的異同,實有助於釐清遊仙賦本身之特色,此亦本節主要寫作目的。 第五章為「遊仙時空之探討」,此章為遊仙賦的深層動機分析。人活在時空的向度□,總是需要借時間的定量與空間的定位,以掌握自己現在身在何方?未來又將身往何處?故遊仙賦中涉及的時空轉移,經常與生命的安頓具有連帶關係。因此,本章主在分析遊仙賦中的時間、空間如何被建構?它具有什麼意涵?而「輕舉──回歸」之間,作者擬傳達什麼訊息?本章期藉由遊仙時空的討論,發掘遊仙賦深層的創作動機與精神內涵。 第六章為「結論」,探討遊仙賦所蘊含的「文學意義」及「美學價值」。筆者以為漢魏六朝辭賦中,雖未見到直接標題為遊仙賦者,然而,遊仙題材著實是賦家十分青睞的一組符號,它不僅呈現豐富的面貌,也反映了許多遊仙詩或遊歷仙境小說較少涉及的生活側面,無疑具有它獨特的文學地位及美學價值。
6

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新探

祁立峰, Chi,Li-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寫作之動機與問題意識大抵由文學史的書寫而來。文學史家論及六朝(西元229~589)詩、賦之間的關係時,常以「詩賦合流」稱呼、命名之。而近代研究者更細膩梳理所謂的「詩賦合流」成為「賦的詩化」、「詩的賦化」兩大概念,對比其發展的時間、歷程、詩賦消長,以及兩種文類在形式、內涵、情感、功能等各各層次的交融、互滲。 然而由此本文萌發出的疑慮有兩點,其一,既然所謂的六朝「詩賦合流」,並不是單一作家的個別現象,而是整個文學史所發展演化而成的共同趨勢,且按照前人研究成果,皆指出「詩賦在六朝,逐漸從分離走向靠攏」,那麼靠攏之後,合流告終的結果,理所當然是從此兩種文類合而為一,名之曰「詩賦」或「賦詩」,再也難分彼此。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進入李唐,詩賦皆為科舉應試項目,兩個文類涇渭分明。顯然所謂的「合流」、「詩化」、「賦化」,都是有待商榷的詞彙。其二,過去研究者在分判梳理「詩賦合流」現象時,往往採取頗為直觀、主觀觸感的方式,或以斷代的討論方式,說「建安開始,詩賦逐漸合流」、「永明之際,賦作已經完全詩化」;或以作家的方式,言「某君之賦,已經詩化」、「某君之詩,已具備賦化的濫觴」,然而這些判斷觀之歧異、取捨由心,頗難以達到共識。這也造成關於六朝詩賦衍生的問題,至今仍有討論空間的因素。 故本文之書寫過程,主要正在解決上述兩個問題。首先本文定題為「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新探」,一方面針對輩研究者關於「詩賦合流」之論述,其思慮未周、稍有疏忽之處,進行商榷;再者提出筆者之見解,試圖迴避了上述所稱不夠精準的研究取向;其三本文捨棄了傳統斷代討論、分家梳理的研究途徑,而以中國文學理論、西方近代理論、影響六朝詩賦文學史的三大驅動力(外緣氛圍、文類發展、作家風格)等視角切入,以「輻輳」的新方法,逼近六朝「詩」「賦」兩文類的發展、互滲、交涉的過程與核心。最後在將視域延伸入唐,觀察後六朝詩賦又呈現什麼樣的發展趨勢。本文必須強調於先之處在於,「六朝「詩賦合流」現象」只是一求便捷性、避免爭議性、以及延續前人的提法(故後文常以括弧表示),本文則以為此「合流」之名本身,亦即有需要商榷、重探和新探之處。 就表象而言,詩賦僅是六朝重要的兩個抒情文類,然而本文卻以為詩、賦更可以拉抬成為中國文學的兩種驅動力量—革新╱復古、華美╱樸實、文╱質。而這兩股力量的驅動,往往造就了文學史的重大事件、變遷與衝擊。依據本文之見,綜觀六朝詩賦互動互滲之情況,詩取代了賦的地位是「表」、而賦入主╱奪主了詩的內涵是「裡」。研究者提出的,「賦的詩化較詩的賦化來的明顯」、「詩取代了賦成為盛唐風氣的贏家」,皆僅就表面的現象觀之而已。從六朝之後,賦的技巧、賦視域融入詩以及大部分的文類之中,而再也不容分割脫離。而詩表賦裡、賦體詩用也就成為六朝後中國文學史重要而深刻的現象之一了。
7

六朝哀挽詩研究

吳炳輝, Wu, Bing-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之撰寫旨在對六朝衰挽的詩歌作一番系統性的探討。研究方法以文獻研究為主。 先略述哀挽詩歌的起源發展,再就可見文獻資料加以分析探究,借以呈現六朝哀挽詩歌的整體面貌。 從先秦至兩漢,再到魏晉六朝,哀挽詩歌乃由流行而趨變異,共原因何在?此需從時代背景、宗教信仰、模擬文風、死后世界觀及喜好悲音愁曲的傳統等不同角度示探討。至於哀挽詩在六朝的盛況又如何?試依喪葬歌、挽歌詩、悼亡詩、哀傷詩、臨終詩等五大部份加以分析說明以得知梗概。 歷來對哀挽詩歌知研究雖不乏人,然皆片段而缺乏系統。本文乃以六朝為斷代,就現有類書、詩集等文獻詳加搜羅整理歸納,并進一步探究其變祑盛行之情形與原因,此於六朝詩歌之研究,或可謂另癖蹊徑也。
8

梁朝帝王賦作研究——文學審美成規之考察

侯杰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聚焦在梁朝帝王賦作,並就此一研究對象考察其創作過程中所涉及的審美成規。本文把握系統論的概念,將文學視作可以內在調適的系統,將文學研究定義成較為狹義的文學研究。於是審美成規的性質既可以內在地說明文學發生的樣貌,又可兼顧文化面向的描述。透過可被描述的衝突與歷時性的沿革,以及作品所呈現出的一致性,大抵可勾勒出屬於梁朝帝王賦作的審美成規。 「第一章、緒論:研究的相關問題」其主要說明本論題的問題意識、定義內涵以及文獻探討。在此章也一併論述「審美成規」與「文學系統」以作為論文的前提。 「第二章、對立的辯證:賦作審美成規的確立」將透過三次的衝突事件的描述,即「音律之爭」、「文體之爭」與「宮體之爭」,加以理解審美成規透過辯證而逐漸成形的過程。 「第三章、功能的變遷:審美成規與梁朝帝王賦作的體現(一)」則是轉入作品一窺審美成規的究竟,透過「功能」的視角描述賦作面貌的變遷,用以理解審美觀點的遞嬗。 「第四章、意象的經營:審美成規與梁朝帝王賦作的體現(二)」說明梁朝帝王在時間意象、空間意象與客體事物意象都具有趨向一致的特色,這是體現審美成規的重要線索。 「第五章、形式的追求:審美成規與梁朝帝王賦作的體現(三)」則從文字的修飾探討審美成規較為細緻的影響,並理解如何在作品中從事美感的具體表現。 「第六章、結論:審美成規對梁朝帝王的影響」重在描述帝王在文學場域裡與審美成規的角力,並藉此凸顯文學審美成規存在的意義。
9

唯識學之「識」與六朝神不滅論之「神」的比較

許麗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0

漢魏六朝紀行賦研究 / Hann Wey Luh Chaur Jih Shyng Fuh Yan Jiow

張秋麗, Jang, Chiou Li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紀行為題材的賦作為研究對象,選擇賦體最為活躍之漢魏六朝為時代,考察其性質與發展。第一章為緒論,釐清紀行賦的義界、作者的共通性以及漢魏六朝紀行賦的篇目和《文選》與《歷代賦彙》的歸類。第二章則以紀行賦的形式和內容為觀照點,概括其寫作模式,並在此基礎上檢視紀行賦與其他賦類的互滲及其自身的演化。第三章以時間作為切入點,從自然時間與人文時間探究作者的時間意識。第四章以空間為焦點,從作者對於空間的建構、此空間的轉變意義以及時間與空間的匯聚,析論作者的空間意識。第五章則總結前文的研究成果,而兼及紀行賦的影響層面。

Page generated in 0.016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