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0
  • 65
  • 5
  • 4
  • 2
  • 1
  • Tagged with
  • 78
  • 22
  • 14
  • 12
  • 10
  • 10
  • 10
  • 10
  • 9
  • 9
  • 8
  • 8
  • 8
  • 8
  • 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由拒唐到學唐──元明清賦論趨向之考察

游適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對「正典」權威地位的質疑進而追溯其形成的歷史因素,是二十世紀後期文學評論的一個主要現象。本文的目的,即希望透過古代賦論史的回顧,審視現今習以為常的賦學知識中可能含有的偏見。 本文計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說明「古代賦論」具有「文體批評」的特質,故建議以共同的「基源問題」───「賦該如何書寫」做為「古代賦論史」的解釋綱領,並提出「拒唐」與「學唐」實為元、明、清賦論中兩種對立的學習策略,可以此做為觀察線索來解釋這段期間的賦論演變。 第二章「律賦──唐人締造的書寫形態」,指出唐人已就文類結構上的差異,區分「律賦」及「古賦」兩種書寫形態,其中,「緝事比類」的「文本互涉性」取代「作者主體」,乃「律賦」有別於「古賦」的風格性分之殊。料場律賦題目取自重要典籍,則是國家基於權力的設計,目的在使讀書人為研習律賦而「驅使六籍」、「穿穴經史」的同時,接受國家預先遴選的政治、道德等價值觀。 第三章「『拒唐』」的形成──停試律賦與唐無賦」,敘述在元、明「尚經術」的選才理念下,律賦因為被歸為有害國家的「摛章繪句之學」,遂遭到罷黜。祝堯、徐師曾等人乃藉此建立「古賦╱律賦」等於「正統╱異端」的論述模式,並建構以掊擊唐人律賦為目標的賦史觀,李夢陽更宣稱「唐無賦」,以阻止後學接觸唐代所有賦篇。 第四章「『拒唐』的開展──元明的『古賦』論述」,探討元明時期在直接譴責唐人律賦書寫形態之外,另建構一套「古賦」論述以為矯正的情形。祝堯等人除了將賦定位為「詩」,以取得賦該「吟詠惰性」的「正當性」外,也確立了「辭」發於「情」的「麗則」觀,更據此重新遴選賦篇正典,建立一個不同於過去以「京殿苑獵」賦為主軸的「抒情賦傳統」。 第五章「『學唐』」的提出──清代的『效律者法唐』」,先從清代科舉試賦的背景,追索清代提出「律體宗唐」的原因,且發現清代已逐漸突破元、明「古賦╱律賦」壁壘分明的藩籬,以工律賦為學古賦的基礎。本章並就清代部分賦選及賦話進行分析,探究清代賦論家們心目中的唐律賦名家、傑作,及其所集中討論的律賦書寫技巧。 第六章「結論與討論」,除簡要說明本文的詮釋路徑,並就其得失稍做評估,更指出當代「重漢魏六朝賦而輕唐賦」的觀點,正是來自元明時期,而前人的「文學史」在為我們濾掉清代「賦莫盛於唐」的觀點時,其實也隔絕了我們公允對待唐賦及全面審視賦史的機會。因此,回顧「元明清賦論史」,將有助於我們檢驗賦學研究「先入為主」的偏見,拓展賦學研究的視界。
2

晚唐諷刺賦研究

徐立安, Hsu,Li 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晚唐諷刺賦作為研究之對象。賦體文學發展到唐代,無論在體例、題材、主題上都出現多元的表現,到了晚唐,伴隨朝政敗壞與社會紊亂,遂導致部分有志之士開始藉由賦作反映自身對政治、世風等黑暗現實的不滿。因此本文便以唐文宗至哀帝期間,透過暗示或直刺的筆法對社會風氣進行譴責與批判的古賦作為研究範圍,文中藉由了解晚唐歷史背景,透過對作家的認識以解讀文本,進而分析、歸納此時的諷刺賦在整體表現上的特色,以釐清晚唐諷刺賦在唐帝國凋敝之際如何彰顯其社會功能,並依此理解其發展概況及主題思想,了解諷刺賦發展至此時在藝術手法的呈現上有何歧出或創新。 在研究上本文首先由文學的發展脈絡梳理出自《詩經》、《楚辭》及南北朝詠物小賦以降,以至於中唐柳宗元這些在作品中屢屢出現揭露現實的筆法,對晚唐諷刺賦所產生的影響,其次再針對題材、主題、藝術手法三個層面為晚唐諷刺賦的精神與內涵進行深究。在題材運用上可知作家透過自身經驗廣泛地取用不同素材,藉此反映不安的朝政與世風日下的社會環境;在主題思想的探究上,透過文本與時代背景的結合,了解作家在賦作中反映的現象與寄託的刺世精神,從中體會作家創作的宗旨;至於在藝術手法則透過賦在「組織結構」、「諷刺手法」、「修辭技巧」、「問答體式」的表現,以歸納出諷刺賦在語言藝術上的特色。本文在研究上歸結出晚唐諷刺賦所批判的內容不外乎是對朝政、奸佞、世風表達不滿,整體思想與時代環境高度結合,呈現出作家個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雖然在當時無法對統治者或時代風氣造成任何正面影響,卻具有其所背負的時代意義,呈現出晚唐文人對這一混亂時局所引發的不滿與感慨。
3

江淹生平及其賦之研究

段錚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自漢末迄於隋代,文學觀念有明顯之轉變。魏晉之前,文尚淑世,雖如辭賦之侈麗閎衍,亦多於篇末行其美刺輸以諷諫之旨。降至建安,二祖陳王「以情緯文,以文被質」,其體式與內容均有所轉變。子虛上林等典型漢賦漸趨沒落,代之而起者,乃深受賈誼弔屈原賦、宋玉高唐神女賦、相如大人賦、王褒洞簫賦之影響,衍為抒情,宮體、遊仙、詠物等篇章。 京都之作,多長篇巨構,魏晉以降,天下喪亂,無復恢閎氣度,辭賦轉趨簡短,多以曲言替代直陳。除因襲漢賦夸飾之風外,聲律辭采之講求,章法事類之運用,皆遠邁前人,外在技巧之日益精進,文之由樸趨華,崇文抑質,亦由此顯也。 孫鬆友嘗論辭賦流衍曰:「左陸以下,漸趨整練,齊梁而降,益事妍華。古賦一變而為駢賦,江鮑虎步於前,金聲玉潤,徐庚鴻騫於後,繡錯綺交,固非古音之洋洋,亦未如律體之靡靡也。」江淹辭賦上溯楚騷,以別、恨傅揚百世,其作不乏抒懷之言,下開駢賦之端,技巧之嫻熟,於前賢未遑多讓,其文質彬彬,乃得以獨步六朝賦壇也。後人於文通辭賦之分析,或多支離、或僅取片段,乃不揣譾陋,撰成斯篇。 文凡五章。首章緒論,綜述南朝時代背景,特就政局多變。帝王淫奢而推論之,以見其對江淹行誼、作品之影響。 次章評傅。先述其鄉里先世,略探江氏淵源及南渡前後之居處,以明其於動亂中播遷之經過。次言行誼,其年譜一項,多參考吳丕績江淹年譜,於未詳之處,亦有所補正。另列家庭、交遊、人品、學殖、思想,期多方探討江淹之行止。末考其著作,依四庫備要本江文通集目錄,分項評介,或述其內容題旨,或論其真偽影響,其中多類文體始盛於六朝,文通所作,又堪為代表也。 第三章江淹辭賦分篇研究。除恨、別二賦外,餘依詠事、抒懷、哀悼、遊仙、山水、宮體、莊圓、詠物之特性,分類敘述。首論共同特色,次述各篇內容,以見其源流、結構與影響等。六朝短賦,頗多事類,明胡人驥有江文通集彙注十卷,異惜遍尋示獲。各篇事典,多稽諸辭典及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類書,雖竭盡所能,然力有所不逮,疏漏之處必多,尚祈博雅君子,惠予賜教。 第四章江淹辭賦韻譜分析。依陰聲、陽聲、入聲之別分列韻譜,予以校注、辨析。由魏晉至隋唐韻部之分合演變,考江淹用韻之習性。 末章為江淹辭賦之綜合分析。本黃春貴先生文心雕龍之創作論所列十六項目,綜論廿七篇之組織、修辭、內質、外象。文通辭賦深得楚騷之神韻,於此章之中,亦多所證驗也。 六朝辭賦,上承楚騷漢賦之餘緒而有所變革,賦至六朝,又極盡文學創作之技巧,益以時代動盪,多離亂之音,欲融通諸端,誠非易事。本文撰作期間,幸得宗梧師悉心指導,多所諟正,勉成斯篇,惟囿於才識,罅漏之處,在所難免,沿祈博雅君子,不吝賜教。
4

初唐賦研究

白承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初唐賦是唐代文學及賦體文學研究中一個尚乏深入探討的領域,本論文試圖用歷史考察、審美品評和文學比較等方法,對初唐近百年辭賦創作的面貌作出整體性描述,它在特定政治背景、社會思潮、文化氣氛下勃興和演進的軌跡,作出宏觀的把握和美學的觀照。同時,通過對初唐賦縱橫交叉的比較分析、探討它在賦體文學發展史中的地位,並對它的時代性、創造性及存在的問題,作客觀的評述。 本論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為緒論,簡述初唐賦的研究動機和範圍、歷史淵源及其勃興之背景。從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別論述了初唐賦的三大構成部分:宮廷賦、民間賦、「初唐四傑」賦。第二章把宮廷賦又分為太宗朝和高宗、武后朝兩個時期展開論述。太宗朝分鑑古識今、潤色鴻業、諷諫規勸、托物言志四個方面;高宗朝分感時諷世、登臨抒懷、假物說理、遊觀興感四個方面,各選擇一個或二、三個代表性賦家,加以論述。第三章則從山林、都市、憤世等三個方面主要賦家,論述了民間賦的特徵,以揭示其與宮廷賦不同的題材內容和情調風格。第四章專論「初唐四傑」之賦,既把他們作為一個整體,揭示其以關切身世、抒寫才高位下的不遇之感為基調。從第五章到七章為初唐賦的綜合研究。第五、六章把初唐賦的題材內容和表現技巧之特色,通過初唐賦與初唐時、六朝賦等縱橫的比較分析,探討它在題材內容和駢儷技巧、詩賦合流、結構形態等方面的創新和突破,第七章論述初唐賦在文學理論上的實踐,從三個層面揭示其文學理論原則和創作實踐。再以第八章總結初唐賦在賦史上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和評價。
5

御定歷代賦彙諷喻類賦篇之研究

韓中慧, HAN, ZHONG-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六萬餘元,茲略述各章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本章首先說明賦的諷喻作用,繼而由此指出賦彙喻類設類所造成之 困擾。 第二章「諷喻類賦篇真偽及其作者之研究」,本章分為二節,第一節討論宋玉之生平 ,及標曰宋玉所著各賦之真偽;第二節則依序對其餘諸位賦家之生平加以探究。 第三章「諷喻類賦篇內容之探討」,本章將諷喻類賦篇之題材加以歸納,分為七項, 然後逐項立節,分析說明。 第四章「諷喻類賦篇形式之探討」,本章分為四節,由謀篇、章法、句式、修辭等方 面,對諷喻類之形式加以討論。 第五章「賦彙諷喻類設類之商榷」,本章分為兩節,第一節以探討歷代總集對賦篇之 分類為主,第二節則將諷喻類所收之賦篇重新歸類,章末再根據以上兩節之分析,對 諷喻之設類,作一商榷。 第六章「結論」,本章承襲前述,對本論文所探討之問題作一總結,並由作品本身肯 定諷喻類賦篇之價值。
6

湯顯祖辭賦研究

李佳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摘要 明代辭賦雖因辭賦諸體大抵已在前代完成,在體制上無重大突破,但文人寫作辭賦之風卻未曾衰歇,反因諸體齊備而一開創作盛況,在無須應付科舉試賦的情況下,辭賦創作與賦家自我意識、生活體驗更趨密合,賦家在將辭賦前代發展傳統瀝汰揀菁之際,賦作風格因時代氛圍、個性情感、文學思潮、審美意識的交相激盪更趨多變風貌。但現今辭賦研究,對明代賦家辭賦研究,相較於漢魏晉南北朝、唐宋,是一塊有待積極開發之地,如欲將明代辭賦發展作一全盤的認知,個別賦家辭賦作品研究分析實為賦學研究一項必要工作。考察明代辭賦創作概況,清人陳元龍編輯《歷代賦彙》所收的明賦共七百四十五篇,作家三百六十七人,收錄賦作十篇以上者共有何景明、李東陽,謝肇浙、王世貞、湯顯祖、楊慎、錢文荐、田藝衡八人,可知湯顯祖於明代辭賦創作上實佔有一席之地,本文即欲就湯顯祖辭賦作品為研究對象,期能將其作品有一嶄新面向的了解。在論文的架構上,第一章論述湯顯祖所處時代的政治與文學背景,第二章則探討湯顯祖家世、學殖、仕途發展、交遊情況、文學理論、文集編成,第三章將湯顯祖辭賦以題材作分類,分析各篇賦作之寫作背景、內容及結構,第四章則分列謀篇、章法、句式、修辭、思想、情感各項目,針對湯顯祖辭賦外象與內質特色作分析。第五章則為結論部分,總結湯顯祖辭賦之綜合特色。
7

中晚唐詠史賦研究

陳芳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詠史賦的發展,自漢代開其端,而後不絕如縷,代有新作。不過,自漢以迄盛唐,詠史賦在各時期都僅呈零星存在,一直到中晚唐,詠史賦的創作不管在質與量上,才出現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這在辭賦發展史上自然具有重要意義。 詠史賦的創作在中晚唐達到高度的繁榮,與詠史詩的發展情形相似。然而與詠史詩相關研究成績斐然的情形相較,詠史賦迄今尚無較全面且深入的研究,這是本文以此為探討對象的主要原因。 本文計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除了定義取材範圍以外,本章將根據《全唐文新編》搜索所得的中晚唐詠史賦作品,依作者、篇目、所詠歷史人事、相關事典以及《全唐文新編》卷頁數等次序加以臚列,為求簡單扼要,又將唐代各時期詠史賦創作之分布情形,以及中、晚唐詠史賦之律賦與古賦之篇數、比例,各以表、圖表示。 第二章「中唐以前詠史賦的發展概況」:本章旨在為中晚唐詠史賦的特出表現,進史賦史的溯源,計分「兩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初、盛唐時期」三階段,析論中唐以前辭賦史上詠史作品創作的發展概況。 第三章「中晩唐詠史賦的時代背景」:中晚唐詠史賦創作繁盛,有其複雜的外緣內因,本章從唐代政治、社會,以及文化等方面,選擇對詠史賦具有重大影響的背景,加以分析。 第四章「中唐詠史賦的文史意涵」:就作品數量而言,中唐詠史賦佔全唐首位,其中絕大多數作品都含有賦家借史諷諫的強烈意圖,再其次則是借史言志或抒懷。本章針對中唐百餘篇詠史賦作品,進行文學意涵及史事取材的考察分析。 第五章:「晚唐詠史賦的文史意涵」:與中唐相較,晚唐的詠史賦創作有更為豐富、出色的表現。本章除針對晚唐詠史賦作品進行文學意涵及史事取材的考察分析,遇有與唐代前期題材相同或主題近似的作品,也一併略作比較。 第六章:「結論」:本章旨在從作家、題材、藝術手法、諷諫手法以及情境等各方面,析論中、晚唐詠史賦的遞變歷程。文末則兼論中晚唐詠史賦之價值。
8

漢魏六朝辭賦中的遊仙題材研究

張嘉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為「緒論」,主要有研究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成果回顧、研究範圍界定、研究架構等四小節,為本論文之基礎研究。 三章首先探討的是「遊仙題材的運用」,由於篇幅較大,故分為(上)、(下)二章。本論文以收集賦篇最為齊全的《歷代賦彙》之類目為參考,筆者將運用遊仙題材的賦篇分為五大類,這五大類的分類標準,主要基於遊仙題材出現的場景類似,或者賦家的創作動機雷同:一.曠達、典禮、宮殿、都邑賦,此類賦多以君王為預設讀者,而遊仙題材主要用以描寫貴族的生活側面或居住空間。二.言志、性道賦,遊仙題材與表達個人失志不遇情懷有關,經常流露賦家的生命思考軌跡。三.地理、天象賦,遊仙題材的運用與自然山水有關,或感自然而興懷,或藉自然寄託情志。四.仙釋賦,其中的「仙類」涉及許多仙人、仙境、煉丹等遊仙題材的運用。五.其他,主要指音樂賦,及其他未歸入《歷代賦彙》卻實為賦體之作品。此章乃先釐清遊仙題材在不同賦類中的運用情形,以利於掌握遊仙題材的各種風貌。 第四章探討「遊仙題材的演變」,由於二、三章著重於遊仙題材如何運用,故第四章開始討論遊仙題材的演變。第一節聚焦於「遊的性質」轉變,筆者發現,從先秦歷經漢再至六朝,遊仙題材之「遊」大致呈現了從「神遊」到「盛遊、娛遊」到「玄遊」再到「仙遊」的變化,故此小節以「宗教氣氛濃厚的神遊」、「帝王貴族之盛遊、娛遊」、「憂思與玄遊」、「道教性質濃厚的仙遊」為敘述脈絡;第二節為「仙人、仙境與遊觀」,由於「仙人」、「仙境」及「遊觀」是遊仙題材的三大要素,故此節除了分析遊仙題材是由哪些元素組成?它們如何被組合、運用外,更重要的是以時代為軸線,分析賦家在書寫「遊」、「仙」、或「境」時,強調的重點有何不同?如何遞嬗?第三節分析遊仙賦與神女賦、紀行賦的異同。以神女賦、紀行賦為比較對象的主要原因,前者乃基於屈原〈離騷〉中「遠遊求女」的結構在後代辭賦發展史上分別開展了神女與遊仙二大書寫傳統,故藉由遊仙賦與神女賦的比較,可進一步探尋「求女」與「遊仙」之間的共通特質或互滲情形;後者則基於「遊」與「行」既做為遊仙賦、紀行賦的主要構成要素,故二者均強調時空轉移,且作品中的時空特質亦均遊移於虛實之間,甚值得相互參照、比較。藉著比較遊仙賦與其他賦類的異同,實有助於釐清遊仙賦本身之特色,此亦本節主要寫作目的。 第五章為「遊仙時空之探討」,此章為遊仙賦的深層動機分析。人活在時空的向度□,總是需要借時間的定量與空間的定位,以掌握自己現在身在何方?未來又將身往何處?故遊仙賦中涉及的時空轉移,經常與生命的安頓具有連帶關係。因此,本章主在分析遊仙賦中的時間、空間如何被建構?它具有什麼意涵?而「輕舉──回歸」之間,作者擬傳達什麼訊息?本章期藉由遊仙時空的討論,發掘遊仙賦深層的創作動機與精神內涵。 第六章為「結論」,探討遊仙賦所蘊含的「文學意義」及「美學價值」。筆者以為漢魏六朝辭賦中,雖未見到直接標題為遊仙賦者,然而,遊仙題材著實是賦家十分青睞的一組符號,它不僅呈現豐富的面貌,也反映了許多遊仙詩或遊歷仙境小說較少涉及的生活側面,無疑具有它獨特的文學地位及美學價值。
9

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新探

祁立峰, Chi,Li-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寫作之動機與問題意識大抵由文學史的書寫而來。文學史家論及六朝(西元229~589)詩、賦之間的關係時,常以「詩賦合流」稱呼、命名之。而近代研究者更細膩梳理所謂的「詩賦合流」成為「賦的詩化」、「詩的賦化」兩大概念,對比其發展的時間、歷程、詩賦消長,以及兩種文類在形式、內涵、情感、功能等各各層次的交融、互滲。 然而由此本文萌發出的疑慮有兩點,其一,既然所謂的六朝「詩賦合流」,並不是單一作家的個別現象,而是整個文學史所發展演化而成的共同趨勢,且按照前人研究成果,皆指出「詩賦在六朝,逐漸從分離走向靠攏」,那麼靠攏之後,合流告終的結果,理所當然是從此兩種文類合而為一,名之曰「詩賦」或「賦詩」,再也難分彼此。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進入李唐,詩賦皆為科舉應試項目,兩個文類涇渭分明。顯然所謂的「合流」、「詩化」、「賦化」,都是有待商榷的詞彙。其二,過去研究者在分判梳理「詩賦合流」現象時,往往採取頗為直觀、主觀觸感的方式,或以斷代的討論方式,說「建安開始,詩賦逐漸合流」、「永明之際,賦作已經完全詩化」;或以作家的方式,言「某君之賦,已經詩化」、「某君之詩,已具備賦化的濫觴」,然而這些判斷觀之歧異、取捨由心,頗難以達到共識。這也造成關於六朝詩賦衍生的問題,至今仍有討論空間的因素。 故本文之書寫過程,主要正在解決上述兩個問題。首先本文定題為「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新探」,一方面針對輩研究者關於「詩賦合流」之論述,其思慮未周、稍有疏忽之處,進行商榷;再者提出筆者之見解,試圖迴避了上述所稱不夠精準的研究取向;其三本文捨棄了傳統斷代討論、分家梳理的研究途徑,而以中國文學理論、西方近代理論、影響六朝詩賦文學史的三大驅動力(外緣氛圍、文類發展、作家風格)等視角切入,以「輻輳」的新方法,逼近六朝「詩」「賦」兩文類的發展、互滲、交涉的過程與核心。最後在將視域延伸入唐,觀察後六朝詩賦又呈現什麼樣的發展趨勢。本文必須強調於先之處在於,「六朝「詩賦合流」現象」只是一求便捷性、避免爭議性、以及延續前人的提法(故後文常以括弧表示),本文則以為此「合流」之名本身,亦即有需要商榷、重探和新探之處。 就表象而言,詩賦僅是六朝重要的兩個抒情文類,然而本文卻以為詩、賦更可以拉抬成為中國文學的兩種驅動力量—革新╱復古、華美╱樸實、文╱質。而這兩股力量的驅動,往往造就了文學史的重大事件、變遷與衝擊。依據本文之見,綜觀六朝詩賦互動互滲之情況,詩取代了賦的地位是「表」、而賦入主╱奪主了詩的內涵是「裡」。研究者提出的,「賦的詩化較詩的賦化來的明顯」、「詩取代了賦成為盛唐風氣的贏家」,皆僅就表面的現象觀之而已。從六朝之後,賦的技巧、賦視域融入詩以及大部分的文類之中,而再也不容分割脫離。而詩表賦裡、賦體詩用也就成為六朝後中國文學史重要而深刻的現象之一了。
10

唐代訪古賦研究

王欣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Page generated in 0.025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