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御定歷代賦彙諷喻類賦篇之研究韓中慧, HAN, ZHONG-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六萬餘元,茲略述各章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本章首先說明賦的諷喻作用,繼而由此指出賦彙喻類設類所造成之
困擾。
第二章「諷喻類賦篇真偽及其作者之研究」,本章分為二節,第一節討論宋玉之生平
,及標曰宋玉所著各賦之真偽;第二節則依序對其餘諸位賦家之生平加以探究。
第三章「諷喻類賦篇內容之探討」,本章將諷喻類賦篇之題材加以歸納,分為七項,
然後逐項立節,分析說明。
第四章「諷喻類賦篇形式之探討」,本章分為四節,由謀篇、章法、句式、修辭等方
面,對諷喻類之形式加以討論。
第五章「賦彙諷喻類設類之商榷」,本章分為兩節,第一節以探討歷代總集對賦篇之
分類為主,第二節則將諷喻類所收之賦篇重新歸類,章末再根據以上兩節之分析,對
諷喻之設類,作一商榷。
第六章「結論」,本章承襲前述,對本論文所探討之問題作一總結,並由作品本身肯
定諷喻類賦篇之價值。
|
2 |
柳永詞的意義及其影響之研究 / The meaning and influence of Lio-yong's poetry薛侑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柳永為北宋著名之詞人,但過往多囿於雅俗之見的評價,使其人其詞在文學史上未能得到相應的地位。故論文中擬將柳永其人其詞重新梳理,冀以柳永士人身分之定位為始,將柳詞的雅與俗帶入文學史中做整體之討論。
為說明柳永士人身分與宋代文風的關係,本文先著眼於中國傳統士人的性格與相關作品,透過他們在文學中反映出歌頌與哀愁的雙重特質,觀察柳詞中反映士人思維的時代意義。並藉由與屈原、宋玉和敦煌詞之討論,說明柳詞在雅俗創作上的淵源與革新,以見其詞之文化意義。
最後,透過柳詞和王喆、關漢卿作品的比較,由創作手法和內容風格方面,討論柳詞在宋元詞曲發展上的影響,說明柳詞在文學史上,具有延續唐宋詞軌跡,和推進詞體發展的重要價值。同時,也透過跨代作家與作品的異同比較,觀看一條由「士不遇」情感,衍生而出的「才」與「狂」之文學精神。
|
Page generated in 0.015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