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2
  • 39
  • 3
  • 3
  • Tagged with
  • 45
  • 45
  • 21
  • 11
  • 10
  • 9
  • 8
  • 7
  • 7
  • 7
  • 7
  • 6
  • 6
  • 6
  • 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國近現代書法美學建構之研究

簡月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西方「美學」由美學家引入中國之後,逐漸與書法藝術結合,形成「書法美學」。 自書法美學的橫向而言,因中國古典美學體系遠不如西方美學的結構嚴謹,促使中國美學開始尋找自己的言說方式以及定位。在二十世紀以降的全球化語境之下,運用西方美學理論,即「他者(other)」的新方法與新觀念,以建立國際性的論述話語乃勢在必行。 然而,書法為中國特有的藝術,西方並無與之相對應的藝術門類,因此,王國維從西方美學省視書法時,將書法列為「低等的美術」。稍後有蔡元培、梁啟超等美學家,從美育的角度提振書法,這些美學家們的不同見解,則為書法美學提供形成學科的可能。八○年代之後,書法美學熱興起、書法美學專著陸續出現,至今出版二十餘部,書法美學已逐漸形成一門專業學科,且至今仍在建構當中,或由中國文化之精神出發,或以西方美學為詮釋之視角,其內容論述差異甚大。本文即探討至今為止書法美學建構之成果,分析書法與美學結合之後的得與失,並作為日後建立此學科之參考。 本文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進路、研究方法。第二章古代中國書法審美觀之流變,結合各時代審美精神與文化環境、哲學思潮等環節之關係,以作為建構現代理論之基礎。第三章近代「中國書法美學」之初構,探討初期的美學家們對於書法藝術的關注角度及其貢獻,從嶄新的美學視角為書法藝術提供學科化的契機。第四章現代書法美學專著之研究,集中於探討大陸書法美學熱潮之後所出版的書法美學專著,其論述內容雖不盡相同,然而對於書法本質、審美、作品、書家等面向的討論,已逐漸深化書法美學的學科性。第五章「書法」結合「美學」的突破與質疑,以前四章為基礎,歸結目前所見書法美學之正面貢獻與負面誤讀,其中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特質,顯然不盡適用於台灣,於是,相對於大陸書法美學熱潮所呈現的成果,台灣的研究成果相對顯得薄弱,如何建構出一套屬於台灣的書法美學體系更是當務之急,因此在結論中,對於「中國書法美學」提出未來之展望。
2

《天龍八部》美學研究

吳明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金庸小說雖然屬於通俗文類,但在審美價值上,它卻迥異一般的通俗小說,而能近於高雅文學的藝術高度。所以我們可以說金庸小說是通俗小說的「變體」,它用通俗的題材,通俗的文類範疇,而以創新、融合另種類型小說——歷史小說——的手法,嚴肅的創作態度與宏觀的思想來寫作,所以取得較高的成績。在主題思想上,《天龍八部》表現了「慈悲與自由」的精神主旨。不管是情節、人物或在象徵意義上,非如一般論者所言這是一部只單純彰顯佛教思想的小說,而是在整體上,將三家思想恰當地表現出來。所以三位主人公心中充滿「慈悲」之念,他們以「仁義」(廣義,非儒家式的)對待他人與人世;與他們相反,慕容博、慕容復、鳩摩智…等人都是「不慈悲」的,書中正是以「不慈悲」來強烈對比「慈悲」之可貴。但三位主人公卻因有拘執在心,或外力橫加,而無法達到「自由」的境界;同樣的,書中許多人物也是不自由的,連講究「逍遙」之逍遙派,也不得自由,這所以襯托自由之可貴與難得。「慈悲與自由」是此書之精神主旨,回到陳世驤教授所言,「冤孽與超渡」,它的對應面也即是「慈悲與自由」。 《天龍八部》由於結構龐大,整體結構分為三線敘述,又因小說世界的傳奇性與離奇性,及其對人情人世的揭發與諷刺,使得小說顯得結構鬆散。但因為金庸敘述以「人」為焦點,由人之活動帶出情節,這樣就使得他的敘事非僅是線性的敘事結構,而是又擷取了中國傳統小說散點敘事——以書中人物活動、性格及作者的意向為主的敘事結構方式——的優點,而造成一種藝術上遮掩的效果,使得文本雖結構鬆散,但又不會令讀者覺得凌亂與突兀、不可理解,反倒被情節之傳奇與離奇性所吸引,而易忽略其結構鬆散、無因果性,進而感到敘事之自然流暢。這是線性與散點敘事結構並用的優點。在敘述視角上,小說不斷變換視角,使得敘述生動而不單調。在空間的描寫上,因為小說敘述基本上以寫人為主,所以空間的描寫屬於次要之地位,但無可諱言這是《天龍八部》一個弱點與瑕疵之處。 細部分析小說的巨大敘事魅力,語言的使用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小說敘述者的語言,是一種典雅近文言之白話文,它的典雅風格讓人有一股優美的流暢感。而人物語言可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及其動作形象,口語的使用,又令人有親切的感受。小說中成語的大量使用,使得小說語言文字含量大、表現力強、富中國文化韻味,這是其獨特之優點。而各種藝術技巧使得敘述精彩多變,這是吸引讀者閱讀的重要因素。 《天龍八部》小說人物眾多,男子多於女子,這是因為江湖世界畢竟是屬於男子縱橫的領域,女子多半圍繞男子,是「情癡」的角色。但事實上,在《天龍八部》中誰人不癡?這許多人物,性格雖然各異,但其卻有其共通點——癡。愛戀事物,沈迷不返,每一個人物各有他所癡之人事物,因為「癡」,所以才能敷演出一個苦痛掙扎的世界。「書中人物情節,可謂無人不冤,有情皆孽,要寫到盡致非把常人常情都寫得離奇不可」,正因為要將常人常情都寫得離奇,所以書中大多人物的塑造都具有較突出的某面性格特徵,他們是「尖形人物」,是「帶有類型性特徵的典型人物」,作者從人物複雜的性格中著意描寫人物最突出的特徵,使其「超常而強烈」,因此他們讓我們印象深刻,強烈吸引我們的情感與眼光,這是金庸塑造人物較成功之處。 作者化用各種文化元素在文本之中,使得文學性與文化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使武藝文藝化、醫道文藝化…等等,這些都豐富了文本的內容。而小說內容使讀者產生優美感、崇高感、喜劇感、悲劇感等獨特情態,因此小說世界不是完好的孤立存在,而是讀者漫步其中時,觸目所及產生的情感反應充實了這個小說世界。在這個意義上,是讀者的情感賦予小說世界以各種感人的力量。所以文本與讀者是雙向的交流溝通,情感與美感的產生,在文本與讀者接觸交流的每一刻,都源源不斷給予雙方融會與激盪。 《天龍八部》雖作為一部通俗作品,但與一般純文學文本相較毫不遜色。筆者所做美學上的探究,就是要分析出文本中「藝術的感染力」。這多元審美藝術感染力的結合,即是小說的價值所在。但藝術的感染力,卻不是低俗的感染力,而是能真正引發人內心深層的情感及對人性、人生、生命、生存景況的省思與感動,才可以說達到的真正文學藝術上的美學價值要求。《天龍八部》的價值也在此彰顯出來,它確實達到文學較高的藝術高度;同時也可以預期金庸小說在未來文學史上必佔有一席之地,並發揮重要的影響力。
3

美學經濟下的企業價值創造之研究

胡哲源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面對中國、印度憑藉著廣大的人口和低廉的工資,台灣原來世界製造工廠的地位已被取代,面臨轉型的壓力,許多廠商為了繼續享有低廉工資,紛紛西進,而工作者也被迫隨著公司的腳步前進大陸;但危機即是轉機,目前也是台灣有了最好的機會,能開始進入「美學經濟」的範籌,這是一個帶領台灣離開低毛利製造業的最好楔機。 但要從代工製造之思考模式轉換成以風格、創意為主的「美學經濟」,並非一觸可及的,從生活消費與工作生產兩端都迫切需要在短時間內豐厚自己的文化感受能力;個人需有獨特的審美觀、過著講究風格的生活,才能將美感和創意的能量在工作中表現出來;而從企業的角度來看,要滿足現今消費者的需求,企業必須要能提供具有設計感與創新的服務和產品,甚至是以難以讓顧客忘懷的一場消費體驗,才能在這場經濟轉型中勝出。 台灣如何塑造一個美學的環境、如何把美感變成商品價值,這些都是需要學習的,所以本研究選出了對於推廣美學上有獨特貢獻的公司,它們提出有別於一般業界的經營方式,是結合「產業知識」、「高質美感」、「深度體驗」的創新事業模式,而藉由分析它們的經營手法,可以了解在這場經濟轉型中,企業的商品和服務要能結合「符號價值」和「體驗價值」,才能感動消費者的心靈,進而在廣大的「商品海」中脫穎而出。
4

"電影虛擬" : 早期中國電影美學 (1931-1949) = "Filmic xuni" : early Chinese film aesthetics (1931-1949)

李健文, 01 January 2003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5

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之研究 / A study of the Aesthetics of Elementary School buildings in Taiwan

萬新知, Wan,Hsin-Ch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一)從學校建築規畫的角度,分析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內涵;(二)依據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內涵,建立美學指標與理論模式;(三)了解近十年新設(建)國民小學在學校建築美學的現況;(四)提出相關建議。   本研究採文件分析法、個案研究法及問卷調查法等三種方法,以近十年(1999~2008)新設或新建之國民小學為研究對象。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分析學校建築美學的內涵,並分析「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對學校建築美學的影響;個案研究係針對宜蘭縣南屏國小、新竹市陽光國小、南投縣潭南國小、臺南市億載國小及臺南縣紅瓦厝國小等五所學校進行學校文件、訪談資料分析及現場觀察。本研究依據文獻探討與個案研究分析之結果,建立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指標與理論模式,並編製「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資料計262份(回收率92%、可用率87%),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法及結構方程模式等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主要含括意象美學、具象美學和動象美學三大內涵。二、學校建築發展趨勢、規畫理念、學區人文風土與建築師設計風格為影響學校建築美學之相關因素。三、「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理論模式」含三向度、九分向度及二十七項指標。四、意象、具象和動象美學對學校建築美學具有直接效果,以具象美學之預測效果最好。五、「兒童意象美」、「形式具象美」和「學習動象美」為學校建築美學的主要特質。六、近十年新設(建)國民小學在學校建築美學的整體表現,獲中高程度的肯定。七、近十年新設(建)國民小學在學校建築美學的表現,以「意象美學」及「具象美學」的表現較佳。八、近十年新設(建)國民小學在各美學向度中,分別以「開放意象美」、「形式具象美」及「社群動象美」表現最佳。九、近十年新設(建)學校表現最佳的指標為「學校親切宜人的尺度,令人感到溫馨可親之美」與「學校新穎創意的造型,令人感到風格獨特之美」。十、近十年新設(建)學校在「學校的人文風土元素,令人感到鄉土文化之美」的指標表現最弱。十一、「市區」學校在學校建築美學的表現優於「鄉鎮」學校。 本研究針對學校建築美學議題、學校建築規畫人員、學校建築主管機關提出建議如下: 一、對學校建築美學議題之建議 (一)學校建築美學應從學校建築本質思考。 (二)國民小學學校建築可循意象、具象及動象之脈絡掌握美學內涵。 (三)學校建築美學應與時俱進,掌握時代性議題。 二、對學校建築規畫人員之建議 (一)掌握學校建築美學之影響因素,發展學校建築特色。 (二)參考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指標、模式,做為學校建築規畫之基礎。 (三)學校建築美學應著重具象美學的規畫設計。 (四)以兒童意象美、形式具象美及學習動象美的規畫設計突顯學校建築之美。 (五)學校建築應重視人文風土元素的規畫,在建築風格與文化教育二方面傳承在地文化。 (六)鄉鎮學校對學校建築美學的規畫宜更積極。 三、對學校建築主管機關之建議 (一)學校建築美學議題納入校園整體規畫相關規定。 (二)推廣學校建築美學議題,建立學校行政人員的美學素養。 (三)於「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中提示學校建築美學原則,俾對學校建築美學產生積極影響。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s in elementary school buildings, and to develop the indicators and theoretical models for school buildings for reference in the building of future schools. This study adopted literature analysis, case studies, and surveys as research methods. First, this study started with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used five schools’ buildings as case studi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se five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e indicators for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were established. Then, opinions of teachers and school principals from new schools in the past ten year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 SEM ) method was adopted to conduct th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fitness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aesthetics of new school building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contents of the aesthetic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clude symbolic forms of aesthetics, embodiment forms of aesthetics and dynamic forms of aesthetics. (1) The symbolic forms of aesthetics include children’s symbolic forms, educational symbolic forms, and open symbolic forms. (2) The embodiment forms of aesthetics include shape, spatial, and visual forms. (3) The dynamic forms of aesthetics include learning dynamic forms, community dynamic forms, and physical dynamic forms. Based on the contents mentioned above, the aesthetical model for school buildings is developed, including three dimension, nine sub-dimension, and twenty-seven indicators. 2. Among these three forms of aesthetics, embodiment forms of aesthetics influence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Children’s symbolic forms, shape forms, and learning dynamic forms also constitute a major part of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3.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new school buildings have received high-middle degree of recognition in overall performance. Among them, the symbolic forms and embodiment forms are the best. 4.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the new school buildings performed better in terms of the open symbolic forms, shape embodiment forms and community dynamic forms. Suggestions made by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the angle of their definition and nature. 2.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should keep up with the times, and reflect current issues. 3.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should put an emphasis on the planning of embodiment aesthetic forms. 4. In designing and planning school buildings, children’s symbolic forms, shape embodiment forms and learning dynamic forms should be seriously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 exhibit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5.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should incorporate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into the related stipulation of school buildings, and also, provide school staff with the related curricula to promot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aesthetics of school buildings.
6

Walter Benjamin救贖美學及其教育蘊意之研究──後人文境遇的靈光追尋 / A study of Walter Benjamin's aesthetics of redemp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education: Seeking the aura of post-human condition

涂真瑜, Chen, Yu T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高科技運用的年代,吾人已習慣與科技共處,新型態的智慧科技逐漸影響現代人的生活,科技愈是進步就愈加速人類摒棄傳統靈光的傳承,使人類養成依賴科技技術完成各項任務的態度,這種現象在當今的教育場域已蔚然成形,使教育現場的風景發生異化與質變,這樣的現象是有助於教育更趨近於理想?抑或是與教育本質越行越遠?本論文從Walter Benjamin面對機械複製時代提出的美學觀出發,因十九世紀複製技術造成市場的流通,導致資本主義的發達,文化工業量化的劣質品充斥,降低人們的生活品味與品質卻不自知。Benjamin採取一種彌賽亞救贖的美學觀試圖消解資本主義與文化工業造成的危機,並企圖在傳統靈光消失的現代化社會中,嘗試尋找適合新時代的靈光。當今社會已邁向人類與科技相互交纏的後人文時代,針對「教育美學蘊義探析:數位科技與教育靈光的靜態辯證」而言,本研究建議面對科技與人界線混淆的後人文境遇,教育可以應用Bejamin強調「否定性」與「星叢思維」之「救贖美學觀」,透過多元觀點的自省與開展,應注重「去標準化作業模式」、「陶養美學人文內涵」、「數位科技作為輔助工具」、「鼓勵創意文化發展」與「合作分享共好共榮」等面向,據此導引教育本質的靈光持存,重塑新時代的靈光。 / Living in the high-tech era, human and technology have been closely intertwined. Emerging Technologies not only gradually change people’s way of life, but also unconsciously influence educational practice. Facing this condition of overdependen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uthor is curious to ask: will high-tech application make education better? Or worse?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Walter Benjamin’s aesthetics in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as starting point, the author analyses Benjamin’s Messianic redemption aesthetics for replying the crisis which is caused by capitalism and the culture industry, and attempting to seek ”Aura” which is disappeared with the death of tradition. Under post-human context of humanity and science entanglements, this study suggests education can apply Benjamin’s aesthetics of "negativity" and "constellation of thinking" to unfold pluralistic educational horizons, and also can pay attention to "di-standardizing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 cultivating humanities "," integrating digital technology as a instructional supplementary tool", " encouraging creativity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ng for sharing common prosperity ", the author anticipates to lead and reshape new “Aura” for the age of digital reproduction.
7

盧卡契現實主義理論剖析 / Anatomy of Lukacsian notions realism

鄭玉秀, CHENG, YU-HSI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盧卡契是本世紀卓越的思想家。他在哲學、史學、美學與文學理論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在文學創作上,盧卡契推崇寫實主義的文學。他認為,文學應該發揮教導、喚醒與淨化這三大功能。 綜觀盧卡契的文學思想,約可歸納為下列六大概念:整體論、世界觀、反映論、典型論、傾向性與遠景論。這六者環環相扣,相輔相成,構成盧卡契深刻的文學理論。盧卡契認為這世界(包括人類社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相互影響的整體。作家受到這個整體的影響,因此他必須對這個整體有基本的認識,才容易找到正確的創作方向,並由此奠定正確的世界觀,作為創作的圭臬。在盧卡契看來,作品應該反映現實,但是如果作者對社會整體的認識不足,如果世界觀不夠正夠,作品將無法深入地反映這個現實社會的精神,自然也難以創造出典型的角色來。由以上的主張可以看出盧卡契的文學理論具有濃厚的傾向性──傾向於「為人生而藝術」。但是有傾向性並非不好,盧卡契認為,歷來偉大的作品,都是有傾向性的。最後,盧卡契認為,文學應該對人類社會發揮積極作用、推動人類走向光明的一面、以及向讀者指出樂觀的遠景。 本論文對盧卡契的這六大概念,一一加以分章討論,列舉具有代表性的正反意見,加以剖析。誠如不少批評家所指出的,盧卡契的文學理論,有其缺陷。例如,過份偏重於哲學討論,偶有教條主義的意味。此外,對西方現代派文學幾乎持全盤否定的態度等,未免有些矯枉過正。不過,在人類於本世紀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摧殘,人們已漸漸對自己喪失信心之後,文學自然也流於只反映諸般社會病態和人性醜陋的一面了。此時此刻,盧卡契高舉理想主義與人道主義的大 ,堅持文學應該發揮「教導、喚醒與淨化」的功能,鼓勵人們去開創美麗的明天,自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至於盧卡契憑其淵博的學識,將哲學、史學與美學等融入當代的文學理論,更是大大地豐富了文學批評的領域,值得我們以嚴肅的態度進行研究。 / This thesis discuss six major concepts basic to Lukacs" consideration of realism: totality, world-hostorical view, typicality, reflection, tendentiousness and prospect. Lukacs believes that literature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didacticism, evocation, and catharsis. He also argues that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correct" writings, writers should hilistically consider the destiny of man--presumably one of the dominant themes in most literary works. Only when writers have a "right" view can they "accurately" perceive the world and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of man, and only then can they authentically reflect human life and situations by portraying typical characters in typical circumstances. In addition, for Lukacs, great writers such as Shakespeare, Goethe, and Balzac are to a certain extent "tendentious." Because of his dissatisfaction with capitalism, Lukacs believes that socialismm offers a better future for man. The concept of prospect thus becomes one of the rationales he uses to measure literary works. A writer can achieve great success if he tries to depict man's future with socialist ideals in mind. As a whole, Lukacs' realism has a positive effect: he establishes certain paradigmatic principles with which one can gauge great writers.
8

梁朝帝王賦作研究——文學審美成規之考察

侯杰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聚焦在梁朝帝王賦作,並就此一研究對象考察其創作過程中所涉及的審美成規。本文把握系統論的概念,將文學視作可以內在調適的系統,將文學研究定義成較為狹義的文學研究。於是審美成規的性質既可以內在地說明文學發生的樣貌,又可兼顧文化面向的描述。透過可被描述的衝突與歷時性的沿革,以及作品所呈現出的一致性,大抵可勾勒出屬於梁朝帝王賦作的審美成規。 「第一章、緒論:研究的相關問題」其主要說明本論題的問題意識、定義內涵以及文獻探討。在此章也一併論述「審美成規」與「文學系統」以作為論文的前提。 「第二章、對立的辯證:賦作審美成規的確立」將透過三次的衝突事件的描述,即「音律之爭」、「文體之爭」與「宮體之爭」,加以理解審美成規透過辯證而逐漸成形的過程。 「第三章、功能的變遷:審美成規與梁朝帝王賦作的體現(一)」則是轉入作品一窺審美成規的究竟,透過「功能」的視角描述賦作面貌的變遷,用以理解審美觀點的遞嬗。 「第四章、意象的經營:審美成規與梁朝帝王賦作的體現(二)」說明梁朝帝王在時間意象、空間意象與客體事物意象都具有趨向一致的特色,這是體現審美成規的重要線索。 「第五章、形式的追求:審美成規與梁朝帝王賦作的體現(三)」則從文字的修飾探討審美成規較為細緻的影響,並理解如何在作品中從事美感的具體表現。 「第六章、結論:審美成規對梁朝帝王的影響」重在描述帝王在文學場域裡與審美成規的角力,並藉此凸顯文學審美成規存在的意義。
9

風車詩社:美學、社會性與現代主義 / Le Moulin: esthetics, sociality, and modernism.

林婉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日治時期「風車詩社」首創台灣的現代主義風格,提倡西方現代主義知性精神,兼及超現實主義、意象派、立體派等二十世紀前衛實驗性的文學技巧,著重經營文字藝術美感。在二○年代新詩詩體終於脫離舊詩體制的文學史進程中,三○年代的風車詩社繼續解放現代詩詩風,無論文學形式或文學精神,都為殖民地台灣提供了新的美學視角。 由美學視角出發,本研究首先以現代主義詩藝為主題,最終要回應的是三○年代風車詩人的文本經由現代主義技術對語言進行的實驗及表現的態勢,其底下所揭露的現代主義經驗及現代詩書寫主體的內部精神;風車詩人如何以創新的寫作手法引領出嶄新的美學形式,超現實主義現代文學的銜接縫隙處,如何存有層次豐富的美學內涵。文本以超現實主義的美學在寫作技巧上呈現了「主體的質疑」、「否定與匱缺」、「反諷與諧擬」、「快感與創傷」四種修辭的形式,由這四種修辭表現出發探討風車詩作的美學形式、與精神分析有關的語言研究、和文字間的深層涵義所包含的不斷環繞某些主題的思想痕跡。 其次,風車詩社的出現體現了三○年代社會內在性格的某一面向。當日治時期台灣文學致力於發展寫實主義書寫時,風車詩社所表現的美學形式,明顯地與同時代其他寫作風格不同,在社會無法理解其美學意義的情況下,受到了文學界的群起圍剿。風車詩社在三○年代的台灣文學場域中被當作一個異質的存在,其被推離的遭遇使得風車詩社對文壇的回應成為特別具有癥狀性的文學符號。三○年代的台灣詩壇,以吳新榮、郭水潭為首之「鹽分地帶詩人群」和以楊熾昌、林修二、李張瑞組成的「風車詩社」分別為代表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的兩大主要新詩社群。透過辨識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以兩種不同的符號風格區分他者的分界,重新思索三○年代的台灣文學經驗,從共時比較及歷時觀察中,看出風車詩社的特殊性和時代性。 本論文首先從理論的旅行認識風車詩社與超現實主義詩學的傳播與受容關係,接著深入分析風車詩作美學形式的內在性,最後將視野置回文學場域,觀察風車詩社所體現的社會姿態。在風車詩社的美學實踐和文壇經驗中,現實與超現實是積極的共構存在,不僅通過一致性,而且通過差異性回過頭來相互關連。由於風車詩社的歧異與偏離,台灣三○年代的美學、社會性與現代主義,才越顯得完整。
10

高達美美學中的品味概念及其對康德的批評 / The Concept of Taste in Gadamer's Aesthetic and its critique of Kant

熊慧芬, Hsiung, Huei 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藉由比較高達美的美學與康德判斷力批判中的品味(鑑賞)概念,探討此一概念對於現代人的意義。 /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implication of “taste”in Kant's Critique of Judgment and in Gadamer's Aesthetic.

Page generated in 0.016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