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63
  • 151
  • 31
  • 27
  • 11
  • 1
  • 1
  • 1
  • Tagged with
  • 223
  • 79
  • 78
  • 47
  • 45
  • 39
  • 35
  • 33
  • 31
  • 30
  • 29
  • 26
  • 25
  • 25
  • 2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詩人黄遵憲と日本

趙, 偵宇 23 March 2020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2185号 / 文博第832号 / 新制||文||689(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文献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平田 昌司, 教授 木津 祐子, 准教授 緑川 英樹, 教授 林 香奈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22

溫庭筠詩詞中感覺之表現

李恩禧, LI, EN-X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溫庭筠是晚唐著名詩人,而又是著名詞人。其文學作品具有唯美色彩,而言正是晚唐詩風的一種表現,他在創作過程中,把個人的情感融冶在人類的共同感覺之中。前人對溫庭筠的研究,多半著眼於溫詩或溫詞的藝術特色,對其中「感覺」各種表現未曾觸及。因此在本篇論文所要試行探討,就唯美主義的詩歌特色來看溫庭筠詩歌的藝術成果,以為研究唯美主義感官方面特徵之基礎。 本篇論文即以曾益等箋注《溫飛卿詩集箋注》(1981年,里仁書局發行),本及趙崇祚《花間集》(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為主要依據,透過詩詞的整理與分類,來探討溫庭筠詩詞中之感覺的表現。 據上述基本資料加以分析,本文計為六章。首章論述研究動機、研究方法、步驟及範圍的界定,並追述前人研究成果,同時說明篇章之架構,及所採用之範圍。第二章探討溫庭筠詩詞感覺之表現產生的歷史及文學背景。第三章先探討感覺之表現的美學、心理學基礎,再分析及討論溫庭均詩中活用感覺方面的綜合運用。第四章闡述溫庭筠詩與詞中運用感覺之異同。第五章及第六章總論溫庭筠詩詞之評價與貢獻,以及感覺表現的特色。 溫庭筠詩歌中重於感官經驗的表達,舉凡、色、聲、香、味、觸皆有細膩具體之表現。它在詩歌創造裡,將官能感受和情感捕捉突出發展為高超之印象技法。
23

徐禎卿之詩論研究

陳錦盛, CHEN,JIN-S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研究明代復古派詩人徐禎卿之詩論。 本論文分為五章。首章論述明代中期之文學環境,以及本文之研究目的與方法。 第二章介紹徐禎卿之生平、家世、交游與著作。 第三章論述徐禎卿之詩論,以其詩論專著《談藝錄》為討論之重點,故先論《談藝錄》一書之大綱結構,再分述詩之本質及其要素、詩之發展與流變以及詩之功用。其中以情論詩是其詩論之核心所在,也是其詩論最值得注意之處。 第四章續論禎卿之詩論,分為三節,分論詩歌之創作方法、詩歌風格之探討及其對漢魏詩之批評。 第五章結論。總結其詩論,并略述后人之批評及其影響。
24

皎然詩論之研究

鍾慧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章節目次如下: 第一章皎然之生平。第一節身世;第二節交遊;第三節學養。 第二章皎然詩式詩議之考辨。第一節詩式一卷本與五卷本;第二節詩式原始形式之商榷;第三節詩議及其佚文之探討。 第三章皎然詩論產生之背景。第一節詩格著述之興盛;第二節復古論說之激盪;第三節詩選風氣之流行。 第四章皎然詩論之淵源。第一節文心雕龍之影響;第二節鍾嶸詩品之影響;第三節佛學哲理之影響。 第五章皎然詩論之基本觀念。第一節復古通變說;第二節文質並重說。 第六章皎然之創作論。第一節獨創與模擬說;第二節取境與神詣說;第三節比興與用事說;第四節聲律與對偶說;第五節二俗十五例說。 第七章皎然之鑒賞論。第一節文外之旨說;第二節詩有五格說;第三節三格三品藻說;第四節歷代作家述評說。 第八章皎然之辯體論。第一節辯體之觀念;第二節十九體釋義及其詩例(一);第三節十九體釋義及其詩例(二)。 第九章皎然詩論對後世之影響。第一節神韻派之建立;第二節詩格說之衍論。 第十章結論 附錄:本篇論文重要參考書目
25

隋代樂府詩研究

邱欣心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隋代雖然結束了中國分裂三百年的局面,促成南北統一。但在文學史上不是被稱為齊梁餘響,便是唐代先聲,似乎沒有自我獨立的風格與價值。但隋代畢竟留下了文學作品,包括數百首的詩及少量的賦、文,而這些文學作品歷代評價不高,但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尤其是詩。比起其它文體,詩的創作不論質與量都有可觀之處。徐國能在八十七年時曾針對隋詩加以研究,頗有建樹。文中即曾論及隋代樂府詩,但隋代近百首樂府作品,承上啟後,具有關鍵性的地位,實有進一步探究的必要。 本文主要以《樂府詩集》中收錄之漢魏六朝及隋代樂府詩歌為主,擬從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對現存近百首隋代樂府進行探究: 第二章主要探討文學的外緣環境,第一節討論的是隋代社會文化背景。本文擬從文學社會學的角度,探討隋代社會文化與文學創作間的關係,希冀從中尋求隋代詩歌發展的內在規律。第二節討論的是隋代文學環境,在隋代之前,南北朝文學早已有了交流的現象,隨著大一統的局面之開展,南北朝文學碰撞與交融的現象更形明顯,使隋代樂府詩呈現出多樣風格的過渡狀態。加上隋文帝對南朝輕侈浮豔的文風深惡痛絕,形成雅俗文學的對立現象。第三節將引據史書及參考資料,分析此一時代的文化藝術與文學創作的環境,並進一步從樂府的沿革、雅、俗音樂的消長視角來探討民間流行音樂文化對隋代樂府詩的影響。 第三章將隋代樂府詩與六朝相同題名的樂府詩比較之後,以了解隋代詩人在邊塞軍旅、豔情閨怨、宴遊寫景、豪客遊俠等題材間的承續與發展。 第四章主要分為三節:第一節討論隋代樂府詩的音樂類型,第二節討論隋代樂府詩的詞語運用,第三節討論隋代樂府詩的句式結構。 第五章強調隋代處於一個文化交融與文學過渡的地位,而隋代樂府詩中擬作樂府佔大多數,所以筆者以擬作樂府為主角,探討擬作方式的沿革、隋代樂府詩篇章結構的布局及意象的經營與改造。 結論將分析隋代樂府的特色:南朝詩風的承繼、北朝文化的展現、樂府題材的拓展、擬作藝術的發揮、新曲辭調的創作。第二部份提到繼隋之後,唐代樂府詩在音樂、命題、內容、體式、化用詞句上的發展,這些都和隋代樂府息息相關。第三部份則對隋代樂府詩在文學史上的定位與評價作一番論析。
26

蔡旨禪及其《旨禪詩畫集》研究

魏秀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旨禪女史及其《旨禪詩畫集》為研究對象,多方蒐集、整理相關 方志及文獻資料,建構旨禪女史生平概略;繼而解讀《旨禪詩畫集》中詩作、畫作,分析作品內涵及藝術成就。依此,將論文內容分為六章,現略述各章綱領如下: 首章〈緒論〉:先敘述論文寫作動機、目的,並針對前輩學者研究成果作一 檢討;其次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困境、研究方法和版本校讎。 第二章〈蔡旨禪女史的生平〉:因地方方志所載旨禪女史的傳記,僅重點式 的簡略記錄,加以目前尚未有女史日記傳世,諸多相關事蹟散見報章雜誌,因此, 就時間歷程的變化,將旨禪女史的生平分成誕生傳說、求學過程、塾師生涯、 落葉歸根四個階段,加上兩度飄洋過海求學(一次從澎湖到高雄,一次從台中霧 峰到福建廈門),以及彰化、霧峰與新竹幾地的設帳生涯,除地方方志記載外, 吾人或可由報章雜誌、詩人詩作中推論詩家當時情懷、感受及經歷,參以文史互 證的方式,歸納、分析、構建女史的生平。 第三章〈《旨禪詩畫集》詩作探析〉:旨禪女史傳世的漢詩五百八十二首,本 章先就詩作內容分類,分成「抒情言志」、「詠物寄懷」、「說佛參禪」、「人情酬答」 以及「其他」五大類,其中「說佛參禪」一類應與旨禪女史特殊的身份-齋女有 關,此類詩作並不常見於同時期女詩人作品中。其次探究詩作的內在意識,歸納 有「生活情緒的標記」、「不俗人格的表述」和「女性意識的自覺」三個方向,前 二者是古典詩具備的興觀群怨的功用,與傳統詩作的創作意識並無二異,然從中 可見旨禪女史嫻熟流暢的詩采;後者則因女史本身身份而發,深具詩家個人色 彩。繼而分析詩作的藝術技巧,發現其可見「詩人畫家身分的應用摭取」與「動 植物意象的寄興託諭」兩大技巧的使用,是傑出詩人與畫家的旨禪女史,善於使 用色彩字和以平日作畫經驗入詩,此等藝術技巧的應用展現乃奠基在詩人畫家雙 重身份的基礎上;另外,又從慣用動植物意象的寄興託諭技巧中,見出女史既出 世又入世的生活實踐及自立奮發、悠遊自得的生命觀。第四節探討女史詩作的藝 術特色,首先歸納出詩作中的風格營造,以「清空沖淡」為大宗;再與日治時期 漢詩詩人常用的諷諭隱誨的象徵技巧相較,此種表達方式,旨禪女史較少使用, 反而多是「直抒白描的坦率無晦」,是女史個性使然,而齋女繡佛參禪的身份亦 是原因之一;另外,其寫作特色還具備了「出世入世的交融自得」。 第四章〈《旨禪詩畫集》書畫探析〉:旨禪女史有「詩書畫三絕」之譽,本章 擬從「書畫」分析驗證之,先論書法,再探畫作。畫作部分,首先歸納其內容, 有花鳥、人物、山水三類,花鳥類計有三十餘幅,數量過半,與閨秀畫家常見的 題材無異,此處可見女史的女性特質,其中,老虎、水牛等大型動物的作品,威 風凜凜、栩栩如生之勢,則不見於一般閨秀畫家;人物和山水類有十餘幅,或畫 放鶴人歸雪滿舟、李白斗酒詩百篇,與閨秀畫家常以家人為題有異。最後綜合分 析女史書畫風格,書法以行草見長,繪畫不刻意追求物象的工麗,無閨閣柔弱之 態,藉筆墨寄託清高節操,旨禪女史的書畫一如其人矣! 第五章 〈《旨禪詩畫集》詩畫的交互指涉〉:首先針對文人氣質的養成討論,女史除了承襲自漢儒文化的薰陶,所顯現的古典傳統文人詩畫風格外,其詩畫中亦呈顯了女性自主的風貌,從漢儒文化、傳統古典的制約中跳脫而出,此等背景正是形塑《旨禪詩畫集》中不凡成就的重要原因。其次就藝術層面探索,發現旨禪女史的詩與畫具「詩畫合一」的特質,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少數直接題於畫作的詩,對於畫境有相得益彰之效;多數寫景描物之詩亦具畫境之妙,詩與畫-兩種不同的藝術創作,在旨禪女史筆下是悠遊相通的。最後再從詩畫內在意涵探究旨禪女史詩畫間的交互指涉,掌握女史詩畫意境互通的面向。 第六章〈結論〉:本文透過蔡旨禪女史生平的建構,以及《旨禪詩畫集》的深入探析,期盼能重新定位「詩書畫三絕的澎湖第一才女」-兼有女兒、塾師、詩人、畫家、齋女的身份,尤其不靠庇蔭、自立更生,才華洋溢、詩畫創作質與量豐富可觀的形象,相較於同時期女詩人毫不遜色,甚至深具獨特性。另,留鴻軒女弟子以詩文聞名者不在少數,如蔡月華、蔡錦雲等,故留鴻軒女弟子群作品以及與其他男性弟子的互動探析,猶有研究價值。
27

歐陽脩詩文改革之研究 / The Study of OuYang-Xiu's poetry and prose refom theory

朴俊秀, Park, Junso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先說明本論文寫作目的。此章論述了現代研究宋代特別是北宋文人的相關討論。早在一千年前,中國已確立了完善的中央官制來統治天下。為了此政治目的,官僚體制更要完整的運用,因而研究吏制與政治理論成為必要之途徑。研究歐陽脩也必須考慮此點,因此緒論裡說明了此研究後能取得的成果。 第二章以「歐陽脩學術之背景」作為歐陽脩的詩文改革之前的準備工作。以其「時代背景」與「生平」來分析歐陽脩之內、外在環境因素。分析文學論時,這些資料能夠說明對他產生的影響。由於當時社會都關心治世之故,因而他們專心為國家服務,行有餘力而創作詩文,所以他基本上帶有「經世致用」的觀點來提出文學論,因而要對他們心理內在的兩層因素來瞭解他們的人生選擇。 第三章以「歐陽脩之學術思想觀」為題,主要探討他的「道」、「文」關係。如上所述,他作為政治家,必定要研究其治世之理,但他持有與一般古老的政治家不同的觀點,就是他既強調文學的社會功能,也絕對未忽視文學本然的存在意義。因而他對畫、牡丹、音樂等多方面有興趣,進行創作或關注,開闊了文人之新的領域與視野。 第四章主要論述歐陽脩「詩歌」方面的改革主張。因為他的詩論由梅堯臣等人之引導,所以跟他們共同提出詩論。作詩文的過程,看來很簡單,不過以多樣的涵義與方向看來,需要更嚴密的觀察與分析。因此,首先論述其開始創作之發憤之因,分析已含有豐富的學術教養的文人遇到障礙,如何克服或認定世事的變化。接著用「以文為詩」的方法抒發內心之志,並且如何得到更多的號召力。這些他的文學論的展開,就能呈現他的詩歌創作論,察看他用什麼方法來表現出創作之苦惱。他的文學論絕不會由抽象之觀念出發的,乃是以實務的積極運用來彰顯藝術的意義。 第五章探討他的「散文」改革。歐陽脩以古文取得聲望,但此結論是較偏狹的,他整體的文學論已準備了新的氣象,並且他絕不反對四六文之類。因而此章節研究他的改善與傳承各種文體之內涵。首先以較富名望的時文來分析,真正有文學性與實用性的文體為何?接著討論在古文家中有極端的文人之過失。他接受表現形式,進而改善內在思想,因而我們知道他的合理配合。他不顧周邊的評判,勇敢對應此坎坷之路。 第六章作為整體研究之結論,即細密地分析研究目的和預期效果,由此可知本來方向的功過,而且再構想正確的治學方法與研究主題,進而考察往後的研究方向與目標。
28

杜荀鶴及其詩研究

許周會, Hur, Joo-H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9

唐代「以詩取士」形成之研究

簡恩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這一篇論文的題目是:唐代「以詩取士」形成之研究。 針對這樣一個題目,筆者分成三大部份來著手處理。 第一篇導論部份,重點在探究「以詩取士」風氣形成的背景因素。這個背景因素的說明,是基於這樣一個問題作寫出發點來觀察。即唐代乃承漢以下,另一個統一而且鼎盛的帝國。然而,在據以選才的標準上,卻有經學與文學的不同。何以會形成這樣的一個現象呢?筆者分別提出兩個因素:即經學在唐代何以會失去主導地位、以及詩歌文學的崛興來加以說明。 第二篇本論部份,則從制度面和詩歌理論的革新發展,來探討「以詩取士」形成的原因。在制度方面,分別從科舉制度的建立,及「進士科」考試方式如何循著客觀化及標準化的要求演進,終而形成「試詩」這樣一個辦法。在詩歌理論的革新發展方面,則以陳子昂「崇尚風骨」理論的提出與受到重視,說明初盛唐詩風轉換的完成。而盛唐詩風的出現,則為「以詩取士」的形成,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第三篇結論部份,首先從詩歌主題朝多樣化的發展,說明「以詩取士」乃唐詩繁榮的自然結果。其次,約略地檢討了後人對「以詩取士」與唐詩發展關係的說法,歸納出一個簡單的結論。「以詩取士」與唐詩發展,實可分為二期來觀察。在此之前,初盛唐的發展,主要是提供此一辦法形成的基礎;在此之後,則由於「試詩」重在律體,故促進了律體的發展與成熟,筆者並援引殷盤《河嶽英靈集》與高仲武《中興間氣集》的選詩傾向,前者重在古體,後者重在律體作為參證之用。
30

視覺詩的美學--以文藝復興的圖象詩及康明思的視覺詩為例 / The aesthetics of visual poetry - renaissance pattern poems and cummings' visual poems

趙順良, Chao, Shun-L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嘗試以文藝復興的圖象詩及康明思的視覺詩為例,來闡述視覺詩的美學,並藉此以調正把視覺詩視為不夠嚴肅或「非關美學」的因襲看法。 論文共計有五部份。「序論」涵括視覺詩的定義,其簡史,以及三個由此二例視覺詩所抽繹出的美學課題。此三課題各自成一章。首項課題為視覺詩對自然的摹擬。從文藝復興的圖象詩及康明思的視覺詩中可發現,二者的視覺圖形皆源於對自然的忠實再現。然而,在此二者的再現中卻存有一知識論上的差異。次項課題乃關於詩和晝之間的互動。視覺詩既然具有高度摹擬的特性,其與繪畫(或視覺藝術)的聯繫便益形親密。因此,文藝復興的圖象詩人及康明思如何種踰越拉辛(G.E. Lessing)在詩/時間藝術與畫/空間藝術間所構築的疆界便成了論述的焦點。上述二項課題所關注者為視覺詩約寫作模式,末項課題則轉向讀者對於詩的僵化反應如何受到此模式-霍藍德(John Hollander)稱之為「違常」-的挑戰 。兩種對比包含在此討論中:一為閱讀傳統請與閱讀視覺詩之間的差異;一為閱讀文藝復興的圖象詩與閱讀康明思的視覺詩之間的差異。從首項至末項課題的探討進程所顯現的,即為形式與內容的緊密結合。此種發展帶出了「結論」的主旨:為硬親覺詩不至淪為文字遊戲-即既為「視覺」詩抑是視覺「詩」-詩人必得確保其形式與內容間的協調。 / In this thesis I am to proffer an aesthetic knowledge of visual poetry by illustrating Renaissance pattern poems and cummings' visual poems, through which to rectify the conventional view of visual poetry as insignificant or “aesthetically irrelevant.” My thesis is composed of five parts. In Introduction I outline the stakes of visual poetry, present its brief history, and bring forth three aesthetic issues abstracted from Renaissance pattern poems and cummings' visual poems. These three issues occupy respectively one chapter of my thesis. The first issue is the mimetic relation of visual poetry to nature. In their visual shapes which are the faithful representation of natural objects, I find an epistemological difference between Renaissance pattern poems and cummings' visual poems. The second issue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etry and painting. Now that visual poetry is highly mimetic, its linkage with painting(or visual arts) is all the more intimate. I concentrate upon, in consequence, how Renaissance pattern poems and cummings' visual poems cross respectively the border G.E. Lessing builds between poetry, the temporal art, and painting, the spatial art. The former two issues focus on the writing mode of visual poetry; then, the third one attends to how this writing-which is called by John Hollander as “aberrant”-poses a challenge to the reader's conventional response to poetry. And there are two contrasts in this discussion: one 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reading of conventional poetry and that of visual poetry; the other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reading of Renaissance pattern poems and that of cmmmings' visual poems. The process from the first to the third issue is, we can find, an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Such a development brings out what I asserts in Conclusion: in order to prevent visual poetry from being nothing but a word pla-i.e., to be not only visual poetry but visual poetry-visual poets have to secure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its form and content.

Page generated in 0.045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