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專科護理師制度發展的弔詭-護理專業性的探討

雖然一般而言都肯定「護理」是個專業,但由於其專業結構的特質,卻使其專業自主性難以發揮,社會地位也普遍不高,而且在醫療產業中,護理人員也常會因產業的需求而被迫做工作角色的調整,這樣的專業與一般對專業的印象差異頗大,因而引發探究之動機。而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欲探討現代醫療科層化下,護理專業的發展情形,並藉由近來「專科護理師制度」的發展,來探究該制度對護理專業發展有何影響,是否能以此制度解決目前護理專業的困境。
本研究是採用質性研究的方法,透過「滾雪球」的方式尋找訪問對象,而對象是以專科護理師為主,再輔以幾位護士、醫師及病患的訪問資料做為參考比較依據。而得到的研究結果大致歸納如下:
一、理專業發展的困境:
護理專業在醫療體系的層級結構中,被視為是次專業或半專業,而在臨床護理工作上則深受醫療體系中的行政系統規範及醫師的醫囑所牽制,護理專業的自主性無法充分發揮,護理專業「低度專業化」的現象在醫療組織中展露無遺,不僅專業性受到質疑,而且護理專業長期以來居於醫療層級結構中的下層,一直無法提升其專業地位與社會地位。
二、科護理師制度發展的弔詭
在專科護理師制度發展的過程中,護理專業的力量、性別、醫療產業結構,以及國家立法等等的因素在互相角力著,專科護理師便是這幾個因素互動所產生的制度。護理界為了使該制度通過立法,因而在專科護理師的角色上做了妥協,使其除了扮演護理專家的角色外,也得兼顧醫師助理的角色,甚至醫療輔助工作成為其現階段的主要工作職責,亦即雖具「護理專家」之名,卻行「醫師助理」之實,專科護理師制度的發展顯然充斥著弔詭性。
三、專科護理師的定位不明確,但對實際從事者而言有其意義
雖然專科護理師的身份是護理人員,可是從其工作內容或訓練過程等等來檢視,都發現其以醫療為主要考量的事實,醫院大概都將之視為資淺住院醫師的定位。所以雖然比起護理人員其勞動條件似乎有一些提昇,但與醫師等級來相比較,則發現實質的提昇有限。但這個制度對實際從事的勞動者而言,卻具有一些比較正面的的意義,諸如較具有挑戰性,在工作及時間的安排上也比較有自主性,成就感也提高。若更進一步來檢視,則發現專科護理師的工作強度增強,以及勞動力受到嚴重剝削的事實,而這些事實便在自主性與成就感的提昇下而隱藏了。
四、專科護理師制度對護理專業的提昇功能有限
專科護理師制度與臨進階制度的結合,整個護理進階制度的階梯更加延展,反而使科層組織進一步深化對護理人員的控制,且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而結合專科護理師制度與護理進階制度,卻演變成護理體系中最高的一個階層,正好是附屬於醫師的指揮之下,這對護理專業而言,不啻為一弔詭的連結。其次,專科護理師雖是護理人員身份,但由於專科護理師的工作角色與醫師助理相似,實質工作性質與護理人員迥然不同,在醫療人員及病患的認知中,專科護理師與護理人員根本就是兩種不同的角色,因而護理內部也產生階層分化的現象,對護理人員的團結意識可能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總歸而言,目前的專科護理師制度尚難以轉變「護士是醫師的助手」的形象,整個制度對護理專業提昇的功能也是有限的。
依據以上的研究結果,作者提出幾點對專科護理師制度的建議:
一、專科護理師制度要與醫師助理制度有所區別,除了必須鞏固專科護理師的理念之外,還必須從實質的工作內容做調整,要逐漸將專科護理師的定位界定在護理專家的角色上。
二、如果想要實現護理界所期待的專科護理師制度,或許可以採「醫師助理」與「專科護理師」並行的方式,清楚劃分兩者的工作範疇,並界定相關資格與訓練,另外明文規定醫師助理只能在醫院執業,以降低密醫產生的可能性。
三、建議可以有另外一個較為寬鬆的管道,用以甄選目前現任的專科護理師。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248
Creators黃嬿臻, Huang, Yan-Je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