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網路外部性下之最適貿易政策

科技日新月異,而經濟法則卻是歷久彌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們熙來攘往都是由於受到"一隻看不見的手"(an invisible hand)所驅使。這"自利心"就是所謂的經濟法則,科技再怎麼進步,人的本質是不會變的。在這資訊經濟的年代,人越來越難自外於外在環境的影響,人與人物理上的距離愈來愈近,人與人之間相互影響的程度也越來越大。很多時候,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是受別人的選擇影響的,同時我們的選擇也進而影響到其他人。同樣的,國與國之間的距離透過科技也越來越近。資訊經濟呈現出的主要現象乃"網路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若一項產品對個別使用者的價值取決於有多少人使用此產品,我們稱此產品展現了網路外部性。因此,國際貿易在網路外部性下會呈現怎樣的風貌便成了本研究關心的課題。
  本研究想要探討的是:1.若消費者的效用存在著網路外部性的情況下,產業的結構為何?是否有一家獨大的情形?而政府的最適產業、貿易政策為何?2.網路外部性的大小對最適貿易政策有何影響?是否會改變政策的方向?
  研究結果得到以下的策略涵義,在雙佔的情形下:
  對政府而言:
  1.在國內市場,當網路外部性大時,兩家皆為本國廠商-政府應扶植其中一家廠商,一家為本國廠商、一家為外國廠商-政府應補貼本國廠商。
  政府只要稍作補貼就能使社會福利極大,外部性愈大者所需的補貼愈少,政府應優先補貼網路外部性較大之產業。
  2.在第三國市場,政府對於網路外部性較大之產業應給予租稅減免。
  對廠商而言:
  廠商應致力於研發(R&D),使其邊際成本降低,網路外部性愈大之產業更應如此。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10000468
Creators黃春銘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7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