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小說的衍異:《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書寫現象之研究

以往《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的研究多採取文獻考據的角度,整理考證已大致完備,然而在敘事藝術部分,則仍少見探究。為避免理論凌駕文本的弊病,論文將以文本分析為研究起點,從小說中的書寫現象來加以研究,並參酌可供借鑑的西方敘事理論,對《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的寫作藝術進行探討。

本論文在第二章以敘事的角度觀察《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整體敘事框架與細部的敘事結構,探討「釋道相爭」與「華夷之辨」雙重敘事框架的分殊與結合的情形,以及小說人物情節的對稱現象。繼而在第三章從作者序言出發,探究小說中傳國之璽的尋找旅程所呈現的意義、對異國的征討招安行為反映出來的作者思維,以及在戰爭敘事中佔去大篇幅的怪誕身體、異質空與酆都意象的書寫,最後探究小說中紛雜的修辭手法與語言現象。並細察小說人物描寫與情節發展。第四章則從魯迅「雜竊」之評出發,除了探討小說「雜竊」其他文本、視角的現象,以及書中方言、俚語、謎語的使用,並從《西洋記》和徵引的其他小說文本在刊刻地點上的相似性,探討《西洋記》受到民間文化影響的情形。第五章則對《西洋記》全書的敘事藝術做出具體的分析與整理,以做為全文的收束。

《西洋記》雖以鄭和下西洋為敘事主線而採取單線進行、綴段的敘事結構,藉由燃燈古佛的「解釋僧難」而將釋道鬥法的神魔書寫收於以探討華夷議題為主的下西洋框架中,以華—夷對神—魔、正—邪加以詮釋。在通俗演義的體制之下,《西洋記》則融合了歷史的素材,並將華夷之辨倫理化,然而在敘事語言的部分則以俚俗的語彙和奇詭的想像,藉由謳歌低下部位、性與生殖、空間的置換、殘肢與分裂來書寫在華夷戰爭中漢族面對死亡的恐懼與不安,形成了一個瘋狂、雙聲的敘事圖景。

小說中的鄭和下西洋以尋找傳國璽為目的,雖然一路上有燃燈古佛下凡的金碧峰、會諸多法術變化的張天師帶領,並有天妃隨行護佑,但在面對各種難纏、身體不斷複製割裂的敵人時,敗亡的意識仍舊不斷攪擾著鄭和。最後即便是「尋璽成功的保證」金碧峰,也不得不向命運低頭,在超渡冤魂後於酆都鬼國折返。作者對於人物的天神謫降身份、神靈護佑與前世因果的書寫,均顯明了命運在小說中的強大宰制性,透過對唐代邊塞、宮廷詩和宋元時期詠岳飛詩句的徵引與刻意排列組合,不僅寄託緬懷歷史興亡的惆悵感,並以之凸顯對明代海外征戰既關心又悲觀的矛盾情感。作者意圖透過對外族的凝視與獵奇般的觀看,和正反雙方的激辯與交戰使人對當朝邊治的景況有所關注。

而在敘事技巧的部分,《西洋記》既承繼了章回小說韻散夾雜的書寫傳統,亦以戲劇敘事的概念與對話的形式敘述成書,在線性推進的敘事脈絡中,大量詩文與徵引的情節豐富、延伸了小說的敘事範疇;釋道相爭與神魔鬥法橋段則增添小說的趣味性;而方言詞彙的採用、經典的脫冕和素樸對稱的賦化書寫則讓廟堂之上的政治外交議題充滿了里巷風情。是以,從民間文化的通俗與混雜特性視之,則《西洋記》實為一受到民間通俗文化浸染、筆觸稚拙、內容龐雜的政治主題小說。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151027
Creators吳佩蓉, Wu,Pei-Ju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5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