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衡量台灣在1981年至2012年間的貿易利得 / Measuring Gains from Trade of Taiwan from 1981 to 2012

本文在Arkolakis et al.(2009) 模型架構下,經由簡化而一致的貿易估計式,以較少量的數據資料,得到1981年至2012年間的台灣貿易利得,分別在單一產業單一要素、多產業單一要素及多產業多要素三種形式下,其對應的完全競爭與獨佔性競爭的估計結果。實證結果顯示,三種形式下的貿易利得起伏不盡相同,但大致呈現先降後升的一致走勢,表示貿易利得同樣受到1980-2012年間的重大總體經濟事件影響。
在1980 年代,主因第二次石油危機,以及台灣匯率急速升值,導致出口疲弱,貿易利得持續下降。1990年代,則在台灣歷經產業升級調整後,高科技產業使出口增加,進而提振貿易利得逐年上升。進入2000年後,台灣貿易利得隨即因2001年爆發的美國網路泡沫造成衰退。在2002年,台灣加入WTO後,隨著貿易障礙的逐漸移除,貿易利得也有顯著的成長。直到2008年,金融海嘯造成全球景氣衰退、需求疲軟,進而使台灣的貿易利得也巨幅下挫。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101351024
Creators劉祐汝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