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黃春明與台灣鄉土文學運動

當黃春明在六0年代初期踏上台灣文壇的時候,正是西方文化在台灣泛濫成災,現代主義非常盛行的時候,1966年之前,早期的創作是受到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影響。1967年開始,黃春明的創作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他的筆觸從尋求「自我」的狹小一角,轉到廣闊的社會環境中,作品大多以他生長的故鄉-宜蘭為背景,表現他所熟稔的人群,<看海的日子>是黃春明引起最多議論,也最受矚目的作品;且由於生活環境的變遷,創作的領域有了新的開拓,<莎喲娜拉.再見>、<小寡婦>、<我愛瑪莉>、<蘋果的滋味>等,小說的背景由農村轉移到城市,深刻地反應在外來的經濟和精神侵襲之下傳統的失落,呈現當時台灣社會相當重要的一個側面。

七0年代開始,台灣本土作家展現出的尋根熱潮,有其歷史的因緣,可歸根為五0年代已迄六0年代,甚至遠溯及日據時期的台灣新文學運動,奠定的寫實文學基礎。台灣新文學運動推進到七0年代,台灣作家對本土現實的關懷,走在「鄉土文學運動」的口號之前,進入上山下海的的立體寫實時代,作家們分別從農村、工廠、漁村、山地包圍台灣文學,將文學的根深入民間、社會底層,走進下層民眾的生活圈。由於鄉土文學並非屬於社會某一特定階層的文字,所以它描寫的範圍頗廣,但佔大多數的民眾是勤奮的勞苦大眾,因此,它積極地寫農民、工人、漁民等在社會底層掙扎的卑微人物。如王拓描寫八斗子的漁民,陳映真描寫城市性的小資產階級和跨國公司,王禎和的市井小人物,黃春明的妓女,楊青矗的工人和工廠,都是這種寫作的具體實踐。

一九七七年鄉土文學論戰後,由於複雜的政治風向、文學審美觀、意識形態、社會價值等諸多層面的結構性變遷,無論是現代派或是鄉土寫實作家,兩造人馬不約而同沉寂下來,但黃春明並沒有因此而消失,1998年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藝獎後,1999年可說是黃春明的豐收年,除了持續運作六年的的兒童劇場,九月在國家劇院又推出《小李子不是大騙子》,當年十月,再推出受藝文評論界矚目的短篇小說集《放生》,每一篇都以老年人為主角,是把目前台灣社會「人文矛盾」的老人問題顯現出來,可見黃春明的文學生命仍然源源不絕地活躍著。

邁入70歲的黃春明,從六○年代創作迄今,他的文學生命仍在不斷地成長,2005年5月,由黃大魚兒童劇團出版,《九彎十八拐》,一本培植宜蘭,呼喚老中青三代重拾創作與閱讀興味的文學雜誌創刊。黃春明認為自己以前是壞孩子,學生時代幾乎沒有學校收留他,從羅東初中念到屏東師專,沒有人相信他走得出來,是受到閱讀的感動才啟蒙;而眼見社會環境逐漸惡質,黃春明決定辦雜誌,為現在的年輕人營造良好的文學環境,鼓舞他們的熱情,激勵他們對生命的感動。兼任發行人和編輯的黃春明,只是雜誌的領航人,還有眾多宜蘭精英和草根文字工作者,開心地和黃春明在文字田間作夥,黃春明還在努力地為下一代做很多可以做的事,做應該做的事。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0912014
Creators張瓊文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