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金融併購程序與會計處理之個案研究分析

各種的企業併購模式,皆建置於我國法制基礎下,併購程序從企業經營機構之決策程序開始,合併之公司除了內部各項整合事務進行外,對於各項併購法令探討更是高度複雜的,故應先行準備評估與溝通策略,藉由策略規劃,提出併購之最佳模式。我國現行公司法制,已明文規定董事會及股東會之權利義務,期間各項併購文件之作成,亦需透過法律文件以規範與釐清彼此的權利義務,加上將財務、稅務及併購整合議題,納入法律文件規範,於專業度上講求各項作業細節,進而確保雙方權益,避免產生爭議,辨識風險之所在,進而發揮合併綜效。
綜觀我國現行企業併購程序之設計,必須經由企業經營機構及各主管機關決議,透過製作合併文件及完成公告或通知程序,達到直接或間接保護利害關係人的功能。併購法令對於吸收合併、簡易合併及非對稱式合併,三種合併模式,皆訂有反對股東之股份收買請求權機制。同時對於債權人之異議權及員工之資遣請求權,亦有規範訂定。
合併成功關鍵因素除了合併時機外,合併目的、合併模式與對價方式更是重要關鍵所在。合併模式及對價方式,影響合併企業之股權結構、合併股東股利稅負、股東可扣抵稅額、證所稅及營業稅之關鍵判斷依據。企業合併相關法令中,又應以所屬產業之特別法需優先適用,例如,金融產業需優先適用金融機構合併法。合併契約、董事會及股東會議程,應依據併購法令與合併雙方主體,所洽談併購之條件而作成。
併購價格階段重要程序有協商併購價格條件、併購價格建立及併購價格形成。依據公開發行公司資產處理準則之規定,應事先委任評價專家機構,此階段作業需溝通各項評估變數,尤應注意作業程序,併購主體應避免左右評估結果。評價方法之選擇,可參考同業併購案例,採用同業一般
ii
所採用之評價方法,較可免於未來於相關併購稅負議題,遭受稅局之質疑。評價報告書之委任,通常需有換股評價報告與購買成本公平價格評估報告二種,可考量同時分別簽訂委任評價合約,以利作業時程之規劃。併購交易會計處理,涉及我國25號公報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IFRS對於收購成本衡量日,及辨認收購者之控制力,更是重要議題。併購模式影響併購程序,也是併購會計處理與併購稅負關鍵之所在。
本文,以合併公司併購決策程序、併購模式、股份交換模式、控制權與從屬公司關係、併購資訊之公開、董事會及股東會承認或決議、併購申請程序、主管機關許可或核准、公司股東保護措施、公司債權人及關係人保護措施、合併資訊通知及公告、合併財務及稅務產生影響及可能結果,藉由實務運作與學理觀點,整理及分析我國金融併購法制之現況及要點,以個案方式分析與探討,並提出目前法制架構下尚有探討調整的各項議題。
隨著併購交易日趨複雜,合併會計處理,也處於依併購實質形式,對每一企業併購,應辯認參與合併之個體何者為收購者,而有不同的複雜會計處理方式。合併方式,是衡量及權益歸屬的主要因素,對於無形資產及股東權益之入帳方式產生差異,其差異影響商譽、本期盈餘、資本公積,會計人員的認知落差,將牽動財務報告合併資訊的揭露。
併購的企業主體,對於經營的稅負必需有通盤的評估,不可輕忽,降低法令適法性衍生的問題,取得各利害關係人的信任,才能完成有效的併購,落實企業永續經營環境。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9932171
Creators郭美英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