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論金融不穩定因素分析--以越南金融市場為例

Minsky(1919—1996) 認為不穩定是資本經濟正常運作下的特色,在他的理論中,認為金融不穩定是常態,是不可避免的。
自1970年代以來,世界主要經濟發展國家,大都主張通過放鬆金融管制,推動金融自由化、國際化,從而推動經濟增長和發展。但是到了1990年代,在經過長時間的經濟繁榮後,卻走向泡沫化,部份地區、市場因泡沫破滅而產生危機,如1992年日本銀行危機、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及1998年俄羅斯及LTCM危機等。真如Minsky所言金融不穩定是常態,是不可避免的嗎?
有鑒於越南2008年以來有東南亞第二高的通貨膨脹率25%(僅次於斯里蘭卡)、亞洲最高的基本利率(年利率14%)、2008年的前5個月股市指數下跌約60%、貿易逆差達144億美元為2007年同期的383%,再再顯示出金融及經濟不穩定的現象;本研究的動機在藉越南的情況驗證Minsky 的「金融不穩定假說(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及參考引用IMF的金融健全指標和Davis的金融系統不穩定來源分析,來分析越南是否有金融不穩定的因素;希望以此研究分析作為學術研究及我國對越南經貿投資之參考,俾有助於我國對越南工商發展投資之發展。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5932203
Creators張聰華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