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文献评估

中风后失语,现代医学称“急性交流障碍” ,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古代医籍中称失语为“喑痹” 、“风懿” 、“风喑” 、“风癔” 、“难言” 、“不语”等。〈素问-脉解〉云:“所谓入中为喑者’阳盛己衰,故为喑也。内夺而厥,则为喑痹。”《素问-刺禁论〉云:“……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等。 言语障碍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在卒中急性期,合并有失语的患者比例高达21%-38% ,据国内报道,脑血管疾病患者约25%伴有言语障碍。另外,卒中患者中除了明显失语之外,仍有60%患者在交流上存在问题。由于中风失语不仅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给中风患者的身心带来了巨大伤害,故探索有效的中风失语治疗方案、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失语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于中风后失语症的论述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中、西医角度认识中风后失语症。中风的病因是以正气不足、肝肾阴亏、肝阳上扰、肝风内动、血脉不通、风邪留而不去为致病之本,以风、火、痰、湿、气、血为致病之标。由此而并发的失语症主要是舌体瘫痪强直、记忆力下降健忘或认知障碍思维不清所导致,其病在心(脑),肝涉及脾、肾等脏腑。众多研究者进行了对于中风后失语症的各种治疗方法的多方面研究, 笔者收集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相失临床文献并进行了整理分析。 第二部分从针灸临床角度,对所收集到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运用计量学评价方法,从期刊分布、年份分布、诊断标准、随机对照、言法、脱落病例、样本量、治疗方法等多个方面, 对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研究状况做一个全面系统的分析及,并在此基础上对临床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价,讨论中风后失语症的针灸临床规范研究方案,筛选有效的针灸处方,提高针灸临床科研的质量。 關键词:中风后失语症 针灸治疗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hkbu.edu.hk/oai:repository.hkbu.edu.hk:etd_oa-1137
Date13 June 2015
Creators狄荻,
PublisherHKB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Source Sets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LanguageChinese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SourceOpen Acces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ightsThe author retains all rights to this work. The author has signed an agreement granting HKBU a non-exclusive license to archive and distribute their thesi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