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愛情的海市蜃樓──羅曼史小說對國中女學生影響之研究

本研究以讀者研究為研究取徑,藉由國中女學生讀者的發聲,來探討國中女學生閱讀羅曼史小說的動機、閱讀行為,與閱讀影響。並希望經由此項研究,能夠對學校行政單位針對兩性平權教育,與性教育等相關教育內容與活動的規劃上,提出研究發現與建議;並提供給教師在教學設計上的參考。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為蒐集研究資料的主要方法。在隨機選擇一所台北縣的國民中學後,就對其國中三年級的女學生進行羅曼史小說閱讀行為的問卷調查。並依調查的結果,篩選出本次研究的四位受訪者參與研究。本研究獲致的主要結論如下:
一、受訪者閱讀羅曼史小說的動機,與個人特質有很大的相關性;主要可分為六項:對愛情的渴望、情慾好奇的滿足、現實戀情的指導書、休閒娛樂與壓力紓緩、充實自我的課外書,與創作的需求。隨著生活經歷的不同,受訪者的閱讀動機亦隨之改變。
二、在問卷調查中發現,高達78.7%的國中女學生,有閱讀羅曼史小說的經驗。影響其閱讀頻率的主要因素在於,考試及課業的壓力。而受訪者本身的自制力,是閱讀行為能否影響學校課業的主要原因。
三、受訪者開始閱讀羅曼史小說的年齡,多在剛步入青春期之時。而同儕多為其閱讀羅曼史小說的首位介紹者。
四、受訪者父母對其閱讀行為並無特別的要求,而老師的管理方式則沒有相應的成效。
五、受訪者閱讀討論的對象除了女性的好朋友外,也會與自己的男朋友,或氣質較接近女性的男同學討論。
六、受訪者在羅曼史小說的閱讀喜好選擇上,與自己個人的特質和背景,有相當密切的關係。而其中情慾的部分,則得到四位受訪者最多的喜愛。
七、因個人特質與社會背景的不同,受訪者在閱讀選擇與影響上,亦有不同的相應內涵。對羅曼史小說的內容也產生傾向式解讀、協商式解讀與對抗式解讀的不同解讀方式。但受訪者都認同羅曼史小說中刻板的性別角色安排。
八、受訪者都認同羅曼史小說中的有關性愛情節與性暴力的描寫。小說中有關性愛描寫的部分,成為受訪者本身性幻想,與異性間性嬉戲的媒介。
九、四位受訪者都反對利用羅曼史小說成為兩性教育的輔助教材,以及反對羅曼史小說實施圖書分級制。而受訪者的其他休閒閱讀,仍以愛情故事為主要的選擇因素。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論,對少女的父母、學校教育、政府有關當局,以及未來的相關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0911021
Creators周代玲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