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機關科層體制理性化與成員異化關係之研究:以台中縣政府為例

公僕的角色極為重要,政府組織的文化不僅影響到公務人員本身,更會影響社會大眾對政府的觀感(江明修,1997:3)。實行政府再造等等運動時,必須注意到組織中很多問題不僅是外在結構性的,深層內在問題的解決才是藥到病除的良方;公務人員心理層面工作異化(Alienation)問題,是組織病態徵兆之其中一部分。Max Weber提出的理想型(Ideal type),其認知論的假定對整合研究方法定義及規則具有一定的說服力(Weiss,1986:44)。而理想型官僚體制(Ideal type of bureaucracy)特徵表現在:層級節制(Hierarchy)、專業分工(Sspecialization)、法令規章(Rule and regulation)、去人情化(Impersonality)等。Weber將其所謂『合理化』的社會行動實現於官僚上;認為去除人情包袱就事論事、依法行政,組織工作效率便可提高;只是他也認為,現代文明的成就和問題將來自於資本主義下『目的—工具合理性行動』(Instrumentally rational action),與『價值合理性行動』(Value rational action)兩者的緊張與對立(蘇國勛,1989:93)。本研究探討之『理性化與異化拉鋸戰』,欲找出其間的平衡點,探討機關科層體制的理性化程度與成員異化的關係,並研析其間相互影響的關聯性;機關內成員的樣本結構對於機關科層體制理性化程度以及成員異化各構面有何影響存在。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12560251
Creators柯宜君, Ko,Yi Chu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