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Professor Minsky「金融不穩定假說」下之政府角色的探討-以台灣地區為例

本文以Minsky金融不穩定假說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 為基礎,闡述Minsky對於資本經濟不穩定現象的理論,並且對於Minsky強調不穩定情況下的大政府 (Big Government) 做一更詳細的說明。
金融不穩定假說反應著資本經濟體系的不穩定是一種內生、而且是常態的現象,透過制度結構的改變、法令與經濟單位的外生性反應將經濟維持在穩定的狀況。不穩定的情況始於對經濟前景的過份樂觀態度,隨著危機記憶的過去,風險趨避的態度也逐漸消逝,融通態度變得更為投機,因此提升經濟發生不穩定的機率。
在不穩定一蹴可幾的情形下,Minsky認為,唯有大政府的存在,適當的介入不穩定危機中,不穩定情況才能逐漸趨緩。大政府的存在是透過政府赤字的利潤效果、政府公債的資產負債效果,以及移轉性支付的所得效果來穩定金融、經濟的不穩定。因此,本文以台灣在民國87~88年間發生的金融危機為例,為Minsky的假說做一驗證。實證結果顯示,支持Minsky的假說,並且政府在驗證期間內,的確發揮上述的三效果。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848
Creators利秀蘭, Lee, Shiu-L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