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當生命中多了個老來伴--中老年再婚經驗:再婚動機與婚姻調適之初探 / New companionship in later life--Remarriage in old age:motivation and adjustment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探討中老年再婚者之再婚經驗,希望藉由中老年再婚者的自身經驗,來理解他們再婚的動機、促成中老年再婚決定的情境與影響因素;以及再婚後的婚姻生活調適,並從財務管理及家務分工來探討夫妻權力分化之面貌。
本研究採用質性取向的研究方法,以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進行資料蒐,共計9名有效樣本,年齡介於53-71歲,共5名居住台北市、1名居住新竹市、另外3位則各別居於台中、彰化及雲林縣。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 中老年再婚動機有六個:(1)情感上的孤單;(2)習慣有伴;(3)對圓滿人生的期待;(4)結婚較有安全感;(5)對方需要人作伴;以及(6)生活上的需求,包含家務處理的協助、資源上經濟的共享與扶助,與未來照顧的考量。其中乃由於中老年所處生命階段的影響,子女離家及退休使得他們生活感到孤單,經濟與照顧的考量也指陳出中老年人面對退休及老化所產生威脅之故。
(二) 中老年人之所以與現任配偶開展兩人關係,乃源於三種情境:(1)第三者的促成,也就是共同友人的牽線;(2)地理空間上的接近,從鄰居關係、同是身為某醫院志工而認識;(3)參與社團,透過積極參與相關媒合的社團活動而認識彼此。可知中老年再婚關係的開展始於雙方的「共同生活圈」中,個人的社會網絡為造就婚姻關係之重要媒介。
(三) 影響中老年再婚決定的因素有五:(1)衡量彼此條件,包括兩人彼此的相似性、以及受到對方吸引;(2)前段美好婚姻的影響;(3)對方給予的寬容、承諾及支持;(4)重要他人的意見,包括配偶之成年子女、老年父母;(5)社會性因素,如他人輿論等影響。由研究發現結果得知中老年再婚者對於「彼此相似性」的重視、再婚決定受到成年子女的意見的影響,突顯出台灣社會代間關係財務移轉之文化特性。
(四) 中老年再婚者婚後生活呈現出平靜且自由的圖像,因退休與配偶共處的相處時間增多,且不與公婆同住的加持下,感受到較多的自由自在;尚未退休的中老年再婚者則期待與營造夫妻共處之時光;從受訪者之話語中可知中老年再婚者婚姻關係是較少衝突的,再婚後面臨的再婚調適議題有以下幾類:(1)與配偶飲食習慣不同;(2)空間使用習慣不同;(3)夫妻生活不同調;(4)不習慣先生個性;(5)人際層面,包括與配偶子女及父母的相處。
(五) 中老年再婚因應前述生活改變議題採取的調適策略為:(1)要求對方改變;(2)順應配偶;(3)相互配合。與年輕夫妻不同的是以較柔性、且理性的溝通方式,較少與配偶產生爭執。從財務管理及家務分工來看夫妻權力之分化,可發現中老年再婚者仍以男性為共同家用支出的主責者,女性仍為家務工作之負責人,顯示中老年再婚夫妻仍然延續成年早年兩性角色分工的權力模式。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32540211
Creators陳慧倫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