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就明清穆斯林之漢文著述探討當時之中國伊斯蘭思潮 / Islamic Thought in China during Ming and Ching: Discussion on the Islamic Literature in chinese

當伊斯蘭信仰與政治勢力結合時,往往能左右一地的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雖然如此,伊斯蘭在對外傳播與發展的過程中仍吸收了許多各地的文化特質,使得伊斯蘭文化呈現出多元的面貌,意即具有地方性的特色。
  伊斯蘭在中國即是一例。基本上伊斯蘭是隨著穆斯林的貿易與移民而傳入中國。在唐宋時期前來中國貿易之阿拉伯及波斯商賈中即有許多穆斯林定居中國。到了元代,由於中亞穆斯林助蒙古人入主中原有功,穆斯林在元朝政治、經濟上均扮演重要的角色。明代則由於明中央政府的漢化政策,穆斯林漢化的速度與程度均超過前代。漢化的加深相對地使得穆斯林之信仰顯得薄弱,大多數的穆斯林對伊斯蘭教義模糊不清,對他們而言伊斯蘭似乎只是一種生活習慣。穆斯林的社會地位也逐漸走下坡。比起元代,明代的伊斯蘭文化呈現衰退的狀態。
  有鑑於此,中國穆斯林中的有識之士便試圖以著作的方式來振興伊斯蘭在中國的地位。明清時期的伊斯蘭漢文著述為數不少,本文擇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幾本加以分析討論:王岱輿的 <正教真詮>、馬注的 <清真指南>、劉智的 <天方典禮>、 <天方性理>、馬德新的 <四典要會>。這些兼通伊斯蘭經典與儒家學說的穆斯林學者著書闡述伊斯蘭教義,除了希望能讓中國的穆斯林正確地了解伊斯蘭教義,也希望能得到儒者的認同與支持,因此除了以漢文著作外,在詮釋上試圖以儒家學說輔為解釋,如孔子「天」的概念、宋明理學無極、太極、理氣之說等等。一方面強調伊斯蘭與儒家思想的一致性,一方面又不離認主獨一的信念。這樣闡述伊斯蘭教義的方式成為明清伊斯蘭漢文著作的特色,也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伊斯蘭。這些著作一方面顯現出儒家思想對伊斯蘭教義中國化的影響力,一方面也表示出穆斯林對中國大環境的適應之道。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446
Creators李琅毓, Lee, Lang Yuh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