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美國當前國際貿易政策之研究

一九三○年美國國會通過史穆特-豪勒法 (Smoot Hawley Tariff Act), 大幅度提高
美國關稅、導致美國貿易伙伴相繼采取報復手段,經濟大恐慌隨之而起,美國國會因
而將制定國際貿易政策權力轉讓給行政部門。行政部門積極與各國協商,相互減讓關
稅。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成為經濟超強,因而美國行政部門戰前所倡導的自由貿易
精神,以及建國際貿易組織以規範國際貿易之政治號召,均能獲得國內政治支持。嗣
因美蘇兩大集團間爆發冷戰,美國行政部門對于自由貿易政策更加支持,俾成為執行
其外交政策之工具,八○年代以降,美國經濟力量由于日本、西德等國家之挑戰而相
對減弱,導致美國對其戰后支持多邊自由貿易體系之國際貿易政策多所懷疑,保護主
義之聲浪日增。本論文擬由簡述美國自由貿易政策形成之歷史背景,分析其貿易政策
制定機構-國會、總統-以及利益團體各別職權,及其相互間互動之關系。并希望能
藉由分析當前國際經濟情勢之變遷,美國經濟力量之消長,國會與行政部門互動關系
之更迭,以及關稅既貿易總協定規範國際貿易能力之式微,藉以了解當前美國為挽回
其經濟劣勢,回復其貿易地位所欲重建之對其有利之國際貿易規範。九○年代美國為
僅速達成其預定政策目標,除加強腳步一面維護或創新對其有利之國際貿易規範,另
一方面改造對其不利之既有國際貿易體制。本論文研究目的,盼分析美國布希政府所
追求之國際貿易政策目標及手段,并試圖分析當前美國貿易政策之展望。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194
Creators朱文章, ZHU,WEN-ZHA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