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股價指數期貨的推出對股市星期效應的影響-以歐洲與台灣為例

自從Cross在1973年提出股票市場具有星期效應(Day-of-the-week-effect)之後,開啟了學者在這個研究領域一連串的研究及探討,過程中金融市場經歷了國際化、法規制度的鬆綁與解禁、交易技術複雜化、交易電子化及衍生性商品的推出等事件,使得整個市場結構產生了極大的變化。正因如此,星期效應也有了轉變,根據Kamara(1997)及Hiraki,Maberly, and Taube(1998)的研究發現,股價指數期貨於市場交易後,原先存在的星期效應開始產生轉變,這樣有趣的發現激發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基於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在股價指數期貨推出後,股票市場的報酬型態是否產生變化。本研究以歐洲五國(英、德、法、瑞士、荷蘭)及台灣市場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敘述統計、虛擬變數所建立的星期效應模型及SUR(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s)來驗證股價指數期貨對市場星期效應的影響。研究期間在歐洲市場部分乃自1980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21日止;在台灣市場部分則是從1993年1月1日到2000年12月31日,選取每天收盤時的指數作為樣本資料,資料來源為教育部aremos資料庫及台灣經濟新報。
本研究驗證結果發現:
1. 歐洲五國有相對應股價指數期貨於市場上交易的指數,在期貨交易後原先存在於市場上的週一效應消失。至於無相對應股價指數期貨於市場上交易的指數,在期貨交易後除了英國之外,其餘四國的週一、週二效應皆於市場上消失。由此可知,期貨交易促使市場的報酬型態產生變化。
2. 使用SUR來考量歐洲各國股市相互影響下的星期效應發現,結果除了係數略為不同外,星期各日所呈現的型態基本上與沒有考量相互關係前的結果大同小異。
3. 台灣市場在摩根台股指數期貨交易前存在的週二效應,於交易後的期間轉變為週一、週二效應同時存在;而在台灣期交所推出台股指數期貨之後,台灣市場的週二效應正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週一效應。期貨交易對市場星期效應的影響再度獲得證明。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558
Creators林泔薇, Lin, Kan-We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