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非專業人士投資共同基金策略之實證研究 / An empirical study of mutual fu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non-professional investment

本研究首先針對下列不同市場類型、不同投資期限及不同投資方式,全面探討市場股票指數其績效報酬及風險的差異為何。
一、 投資全球型、新興市場、區域型及單一國家等不同類型。
二、 3個月、半年、1年、3年、5年、10年、20年及30年等不同投資期限。
三、 單筆、「定期定額」等不同策略。
其後,以基金淨值之RSV技術指標,來調整扣款時機,來探討定期定額及調整式定期定額等2種投資方式,何者所獲得之資本利得較佳。
本研究主要結論及建議如下:
一、 投資地區投資期間及投資方式對報酬及風險的影響:
(一) 除台灣市場外,投資期間加長確實使風險(標準差)明顯下降,且平均報酬率差異不大。
(二) 投資地區仍以區域型為較佳考量,單一國家之股票市場可能因選擇誤差而產生較大風險,至各區域之投資如將報酬率與風險併同考量,則可用延長投資期間來獲取穩定投資報酬。
(三) 以拉丁美洲、全球、美國及全球新興等市場較具投資價值;台灣市場不宜作為非專業人士之投資標的。
(四) 單筆投資報酬率明顯優於定期定額,如以年利率3%來進行資金折現後,年平均投資報酬率約為6%-9%,顯示及早將資金投入可獲較佳報酬。
(五) 迴歸模型實證結果(99%的顯著水準下)
1. 投資地區、投資期間、投資方式對報酬率的影響是否存在差異性:投資期間及投資方式2變數與報酬率有密切的關係,至投資區域除全球新興市場外,餘5個區域與報酬率皆有密切的關係。
2. 不同投資地區報酬率的影響是否存在差異性:除全球及美國2區域外,餘4個區域顯示投資期間與報酬率有密切的關係,且報酬率隨投資期間的增長而減少,惟差距甚小。另6個投資區域皆顯示投資方式與報酬率有密切的關係,且以單筆投資報酬率較高,惟差距幅度亦甚小。
3. 若以「標準差」當作基金的風險指標,經統計分析後『風險』與『報酬』呈現正相關,表示高風險可相對獲得較高之報酬。
4. 投資期間與Sharp值有密切的關係,且投資期間加長可提高每單位風險之報酬;投資方式與Sharp值無密切的關係;至投資區域除亞洲(不含日本)及美國與Sharp值有密切的關係外,餘4個區域與Sharp值皆無密切的關係。
二、 “定期定額”與”定期定額+RSV指標”的績效比較
(一) 以全部樣本(方式A)、RSV區分(方式B) 2分類方式,其10年之超額平均報酬小;以投資地區(方式C)分類,其10年之超額報酬最高為8.9(拉丁美洲) ,最低為-5.95(亞洲(不含日本)),差異不大。
(二) 進行T檢定後,僅方式C分組呈現“定期定額”較”定期定額+RSV指標”二者報酬率具顯著差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7921031
Creators劉婉玲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