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金門一條根特產意象發展 /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ty Image of I-Tiao-Gung(Glycine tomentella) of Kinmen County

許一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金門縣志記載,金門位居海上,舊名浯洲,又有「仙洲」的美稱。金門於1949年起成為兩岸對峙的軍事戰地,所有人員進出金門島,都要受到嚴格軍事管制,除非勞軍或其他經軍方允許的活動,否則無法自由遷徙和進入金門,更遑論到金門觀光旅遊。   1970年代前,金門仍以蔓性千斤拔作為一條根藥材主要來源。儘管如此,金門的蔓性千斤拔由於戰後金門駐軍及居民廣泛挖掘使用之下消耗殆盡,故此之後便以闊葉大豆取代蔓性千斤拔作為一條根藥材之主要物種。進而衍生出以研究闊葉大豆為目的之產官學合作;以科學方式論證闊葉大豆在醫療用途的療效證明包括「一條根基原鑑定」、「一條根安全性及功效評估」等等研究;並進衍生出學界間許多對於闊葉大豆的研究。產官學合作更依闊葉大豆之療效研發適當栽種技術以及各項產品。至此,闊葉大豆成為金門一條根的代表物種。 金門一條根的特產意象在過往軍管時期的認知族群,主要僅止於金門駐軍與金門民眾之間。軍管時期,大軍駐紮在金門,當時由於金門的軍官長期居住在坑道以及堡壘之內,容易產生筋骨痠痛的症狀。來自中國各省份的國軍駐守到金門之後,發現金門當地的一條根,也就是中國所稱「千斤拔」。軍管時期駐紮金門的軍隊開始廣泛採集野生的金門一條根治療風濕關節痠痛,同時金門居民也逐漸瞭解到金門一條根這項物種的用途與辨認方式,一條根的採集與使用變得愈來愈廣泛。 在1992年開放觀光之後,「浯記」將金門在地特有的一條根品種闊葉大豆經由金門特產的形式,將金門在軍管時期駐軍與民眾使用一條根的文化以及歷史推廣至全國各地。在2001年開啟小三通以來,一條根業者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包含「香蜂」、「王大夫」、「太武山」、「金牌」、「實業社」等業者;金門一條根群落逐漸成形。 金門特產意象自從1992年開放觀光以後,藉由金門一條根特產意象的形塑過程改變過去的「金門三寶」高粱酒、貢糖、菜刀的特產意象,進而逐漸重塑為「金門三大農特產」高粱酒、貢糖、一條根的金門特產定位。

Page generated in 0.027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