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尋找自己的位置──羅蘭散文研究李貞儀, Zhen Yi Lee January 1900 (has links)
自一九四九年以來,臺灣女作家人數之多,如同璀璨的文學星群,不斷照亮臺灣文壇的半邊天下。然而,如此豐沛的臺灣女性文學創作,在臺灣文學史的建構過程中,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尤以羅蘭的作品,不論是在過去或是現在,以欣賞或是讚譽的讀者居多,但研究者和評論者相對的就比較少。以臺灣而言,截至目前,雖已有為數不少的單篇評論,但專論羅蘭作品的專書卻是付之闕如。研究的對象,也僅只於一些的簡單評析,尚缺有體系的全面探究,因此,本論文以羅蘭散文為研究的主題,希望能為羅蘭散文架構一個較全面的體系。
本論文擬從文本出發,以主題的取向與敘述的策略相結合,兼具作品內在與外緣的探討與比較,從而進一步辨義羅蘭散文的書寫在現代散文中的意義與位置。除了主題與敘述為兩大主軸開展之外,作者的身份所造成的條件性書寫,及其相關的文獻資料也是本論文所關注的重心。希望透過「基礎的文本整理與詮釋」、「論文研究資料解讀」、「時代變遷對作家的啟發」和「文本分析」為研究的策略,將時代變遷對羅蘭的影響與啟發等面向做一通盤的分析、比較與歸納,藉此結果來論證出本論文所要研究的中心議題──羅蘭作品在當代女性散文中的位置,並試圖建構其在散文史上的意義,且根據各章的研究成果,總結歸納羅蘭散文中所呈現出的風格特色與美學內涵,企圖辨義其在散文史上所代表的意義,以補臺灣文學史史頁中──「當代臺灣女性散文研究」之不足。也希望能把羅蘭的創作和時代變遷建立關聯性,並能透過本研究建構一個臺灣女性當代散文研究的觀察脈絡與文化視角。 / 摘要 i
目次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10
第三節 範圍界說與研究方法 ………………………………………………15
第四節 章節架構與安排 ……………………………………………………18
第二章 她的故事──羅蘭自傳研究 ……………………………………………20
第一節 走過歷史的橋樑 ……………………………………………………22
第二節 尋根溯源的身世拼圖 ………………………………………………27
第三節 一趟返「家」的旅程 ………………………………………………39
第四節 「消失的存在」與「存在的消失」 ………………………………44
第五節 小結 …………………………………………………………………52
第三章 她的理想與異想──羅蘭生活散文研究 ………………………………53
第一節 彩繪日記 ……………………………………………………………55
第二節 生活中的「小」風景 ………………………………………………59
第三節 美麗的夢想? ………………………………………………………72
第四節 小結 …………………………………………………………………84
第四章 她是這樣感悟人生──羅蘭小語研究 …………………………………85
第一節 她和廣播結緣 ………………………………………………………85
第二節 哲理與智慧並存的獨到見解 ……………………………………91
第三節 羅蘭小語的美學意涵 ……………………………………………103
第四節 小結 …………………………………………………………………112
第五章 結論:羅蘭散文書寫的特質與意涵 ……………………………………113
第一節 家台灣的生活圖景與認同 …………………………………………113
第二節 感官體驗的召喚 ……………………………………………………116
第三節 生命的感悟與自我追尋 ……………………………………………118
第四節 總結 …………………………………………………………………119
附錄…………………………………………………………………………………122
參考書目……………………………………………………………………………129
|
Page generated in 0.01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