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我國高職學生對校園人權實踐現況認知之研究-以苗栗縣某高職為例

溫俊卿, Wen, Jun Ch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人權的發展,唯有「教育」得以徹底改善,在過程中不免經歷震盪的混亂時期,然延緩一天的實行勢必延緩一天的收穫。學校主政者常以尊重學生的意見,作為實施計畫的參考,但實際決定者仍是學校。學生的學校生活應以學生為中心,並非以執行者的方便性而導向。以學生權益做為依歸,方得學生之敬重。罔顧學生的權益及期許,校園人權便無法在校園中獲得實踐。 營造一個符合人權教育發展的校園環境,透過整體「言教」、「身教」、「境教」、「制教」等潛在課程的影響,讓學生在生活中實際體驗人性尊嚴的價值感,是推動人權教育理念的首要之務。而人權教育的實踐重點在於「學生想要什麼?」、「教師應該做什麼?」、「學校應該準備什麼?」等三方面,若只是形式化的活動,便無法彰顯人權教育的意義與本質。 著重於「升學」與「管理」,欠缺了「感動」與「創造感動」的過程。另類與傳統於本質上並沒有衝突。遺憾的是我們欠缺自覺能力,以及未經證實的一意複製,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孩子。看看現在的孩子以及回想我們的成長過程,在我們年少的歲月裡是否也一樣創造力被壓抑以及缺乏獨立思考與批判的能力?人權教育的實施不只是教育美學概念的開展,期許的更是國家的民主、教育的民主;國家未來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民主。 本研究結果除分數的歧視、教師角色、教師的管理、漠視學生平等受教權、不適任教師損害學生學習權、行政單位之外,尚包含:尊重、意見的表達、申訴管道以及教師的評鑑制度……等等。「體罰需有夠愛、公平、排斥、尊嚴、思考等要素」,而不得出現於校園。以現今而言,威權與民主化的歷程是值得世人肯定,也許某些人仍舊開著民主的倒車,自由與平等的衝突便是主要因素,更是為人權奮鬥者努力的方向。 在研究的歷程中,馮朝霖教授為我開啟人權的一扇窗,光線與風都進來後,研究者開始注意周遭與人權相關的議題。校園人權的實踐無法深耕於學校,威權的思想與觀念仍是校園的一顆巨石而無法撼動。為何一定要用肢體暴力的體罰方式才能讓學生臣服呢?是否教育已經進入死胡同般而無法自拔?是否又是認知與期待的落差呢? 「期許對現況的改變,應該即時;慢了,便是延緩現況的改變;距離理想將更遙遠。」希望本研究得以提供相關單位作為臺灣高職學校校園人權實踐之參考。

Page generated in 0.023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