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歐陽脩「以詩為文」研究

黃雅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乃承自錢穆、何寄澎等多位學者對於韓愈「以詩為文」課題之研究,對象鎖定宋代古文大家歐陽脩,聚焦於歐陽脩「以詩為文」之寫作技巧加以探討,分為八章加以析論: 第一章為緒論,敘述目前學界對於「以詩為文」此一課題的研究現況,從唐代古文大家韓愈、柳宗元、及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以詩為文」之討論,到宋代歐陽脩「詩化」之文、「六一風神」的探究,旁及「以賦為文」、「破體」等研究成果加以概述,以尋求歐陽脩「以詩為文」之所以值得探討的原由,乃在其以抒情化的特色為主,並將詩化的諸多因素融入散文的寫作中,據此開展以下各章的討論。 第二章欲廓清「以詩為文」之寫作源流,尤其是韓、柳以前的重點作家以及韓、柳自身「以詩為文」的書寫概況,據此梳理前代作家與歐陽脩一脈相承的「以詩為文」寫作技巧運用,而其間承傳演變,更突顯歐陽脩重陰柔、抒情之一端,故煥發其特有之六一風神。 第三章到第五章乃對讀歐陽脩之詩文,此三章分就歐陽脩寫同一事、人、物之詩文加以併讀、對照,以見詩文互滲、混融交織的寫作情形: 第三章從歐陽脩之生平事跡中理出「仕宦貶謫」、「衰老歸隱」這兩大主題,循此以對讀歐陽脩處在同一境況、時空下,針對所遭遇之同一事所寫作的詩與文。 第四章對讀歐陽脩評同一人之詩與文,對象分為「蘇、梅二子」及其餘「至親諸友」加以探討之。 第五章則就歐陽脩針對同一物象所寫之詩與文進行對讀,尤其「亭臺樓閣」一類多有同題詩文可相對照,而書寫「自然萬物」之詩與文,也多有題目或題材近似之詩與文可併參之。 從這三章就同一「寫作境遇」、「寫作對象」、「寫作題材」為切入點,對歐陽脩自身之詩與文進行參讀,更可見其「融詩入文」、「運詩為文」的寫作特色。 第六章研究歐陽脩其餘未有詩可相互對讀參照之文,依重點文類中之重要篇章加以探討歐陽脩「以詩為文」寫作情形,而碑誌、序跋、雜記這三類,均可見抒情內涵之深濃,詩化特色之突出。 第七章進行韓愈、歐陽脩「以詩為文」寫作情形之比較,先據以往學界對於歐陽脩擬韓愈的三篇作品加以比較剖析,再針對碑誌、雜記、序跋這三類進行大致比較,試舉列「以詩為文」特色較為顯明之篇章約略說明之,或因單章篇幅未能涵蓋韓、歐該類文體所有篇章,然韓、歐「以詩為文」之整體寫作風格之同與異仍判然顯明,一陽剛、一陰柔,一奇崛、一平易。 第八章結論部分總結以上各章所析論,得出歐陽脩「以詩為文」乃在「以詩情為文」,並將詩化的各種因素融入散文的寫作中,且寫作時驅策心志,意到筆隨,並未專用詩體或文體,故詩如文、文如詩,詩文面目近似,渾然交融,跨體展演,風神翩翩,以臻文學藝術之至高境界。

Page generated in 0.026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