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海外可轉換公司債的評價-考慮平均重設條款、信用風險及利率期間結構張世東, CHANG SHIH T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影響海外可轉換公司債的因素有許多,包括股價、國內利率、國外利率、匯率,若將時間變數也加入計算,其變動因子高達5階,這種「高維度」的問題已非有限差分法或樹狀方法能處理;且海外可轉債常附有平均式條款、回顧式條款等「路徑相依」性質的選擇權,更是格狀結構數值法(Lattice)難以處理的問題。若使用蒙地卡羅模擬,雖然可以處理高維度及路徑相依的問題,但遇到美式契約時,則會有無法判斷轉換時點的問題,更遑論還必須處理的重設條款或界限型契約。
本論文研究海外可轉換公司債的評價,特點是可以處理其契約中各種可能的複雜條款,本文所使用的最小平方蒙地卡羅模擬,由Longstaff and Schwartz [2000]提出,對於美式契約、路徑相依及高維度問題皆可處理。本文並以Hull and White利率三元樹配適公司債利率符合市場利率期間結構。此外本研究加入海外可轉換公司債評價中最重要的信用風險因素,過去可轉債文獻理論價格大都高於實際市價,這是由於忽略了公司的信用風險溢酬,本文所使用的信用風險模型是由Lando [1998]所提出,特點是不以信用等級作為考量,探討公司特性與所屬產業,並考慮總體因素對違約機率的影響,從市場價格中估計違約密度參數,進而求得信用價差。
本研究對仁寶電腦在2002年所發的ECB做實證研究,比較LSM理論價格與實際市價之誤差,及對Takahashi[2001]所提出之歐式模型做比較,發現本文提出模型之評價結果相當不錯,誤差僅有0.83%;此外並對建華金控2002所發之ECB,探討各種複雜新奇條款對ECB價格的影響,發現市場上嚴重低估了重設條款所提高的價值,而實際市價卻十分接近僅含賣回條款的理論價格。
|
2 |
考慮信用風險下新金融商品之評價分析許家瑜, Hsu Chia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之信用風險模型屬於簡約模型(Reduced Form Model)之範疇,以COX過程解釋違約過程,解釋為何企業會發生連帶倒閉的現象。在考慮信用風險後,各期所產生之現金流量變得具不確定性,因此在計算現金流量之現值時,折現因子就必須考慮信用風險溢酬,本文選用信用風險模型中的一大分支-約簡模型,將信用風險量化(包含系統風險及非系統風險),進而估計出信用價差期間結構;就如同無風險利率期間結構對固定收益商品之重要性,在估計出公司之信用價差期間結構後,即可針對該公司發行之各種商品進行評價分析。本文並以花旗所羅門美邦控股公司為例進行實證,利用公司債理論價格與市價之誤差平方和,求解違約過程之參數估計值及信用價差期間結構;接著,針對花旗所羅門美邦控股公司所發行之連動債券〝TRAGETS〞,進行評價分析並比較考慮信用風險與否是否有助於理論價格與市價之配適。
|
Page generated in 0.025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