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雙語使用之認知處理--概念與詞彙連結之不對稱性研究 / Cognitive processing in bilingual: the asymmetry of links between concept and lexicon

劉効樺, Liu, Shiau-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採用負向促發作業,探討中英雙語者之認知處理,主要研究目的為:一、探討雙語連結因不同促發順序(L1-L2 或 L2-L1)所致的不對稱性,及其連結性質的差異。二、探討不同 L2 熟練度的雙語者,是否表現出不同的雙語連結型態,而有發展性變遷的現象。三、探討雙語概念、詞彙的連結,是否會因文字形式、雙語文字間的相關或對譯關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型態。 在兩個實驗中,所進行之負向促發作業卻產生正向促發效果,根據文獻推論可能是 SOA 間距不夠長;且繼續分析此促發效果型態,仍有其理論意義。 實驗一以 20 名中文四同學、 20 名英文四同學,進行匿視促發項之跨語言語意相關字彙判斷作業,結果發現:促發順序 L1-L2 產生顯著效果、L2-L1 無顯著效果、兩方向間的不對稱值隨著 L2 熟練度提高而變小。顯示雙語間的不對稱現象,是因兩方向之連結性質不同所致,且此不對稱有發展性變遷的現象,與雙語之「修正階層模式」預測一致。 實驗二以 24 名一般大學生,採相同作業程序,進行匿視促發項之跨語言對譯字(具體、抽象)、相關字字彙判斷,結果發現:整體之數據分析,顯示對譯字並未比相關字產生較大效果;具體對譯字也沒有比抽象對譯字產生較大效果;具體對譯字在兩促發順序之不對稱值也沒有比抽象對譯字小。但分別將對譯字、相關字在不同促發順序分析其不對稱情形、及在 L2-L1 情況對譯字、相關字之效果差異,顯示此部份結果符合以「修正階層模式」為基礎所提出之預測。 總括而言,中英雙語之概念、詞彙連結之不對稱性,亦能以「修正階層模式」加以解釋;但是文字形式對中英雙語之影響,仍有待更進一步研究來加以釐清。

Page generated in 0.01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