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戰後台灣佛教僧俗關係的轉變及意涵:由台中蓮社、大專青年齋戒會、香光尼僧團考察 / The Professional Choice: The Changing Relation between Buddhist Clergy and Lay People in Postwar Taiwan黃詩茹, Huang, Shih 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旨為探討戰後台灣佛教僧俗關係的轉變與意涵,時間由1945年以降,並以台中蓮社、大專青年齋戒會、香光尼僧團三個中部淨律道場為個案。首先陳述1945年後的台灣宗教環境,包括大陸僧俗來台,及既有的齋教、日本佛教、民間信仰等同時並存的情形。此期間最關鍵的二者,一為中國佛教會結合政治力量主導推動的傳戒活動,二則是大陸僧人紛紛發展其「宗教專業」,於弘法新地進一步拓展其「宗教事業」,此即建立僧俗關係的重要過程。
其次,以台中蓮社、大專青年齋戒會為例,探討其於1960年代至1980年代由僧俗合作推動的佛學教育內涵,不僅引領中部地區學佛風氣,更帶動一波大專青年學佛熱潮,其造就眾多僧俗人才,包括興起於1980年代的香光尼僧團。然其中也突顯僧俗的理念差異,包括「學佛」與「佛學」的問題,及持戒、處眾的不同風格。
1980年代至今則以香光尼僧團為例,其延續大專青年學佛運動重視青年與教育的精神,以僧俗教育為志業主軸,前者以香光尼眾佛學院為基礎,培育高學歷青年尼眾,使僧團發展方向精英化;後者則以佛學研讀班提供一般大眾基礎佛學教育,在該場域中僧俗間具體化為師生關係。由這些基礎進一步針對跨地域性信徒網絡的說法提出檢討,本文認為跨地域性的網絡確實存在,但未有明顯的信徒性質。
經由分析上述三個個案的僧俗關係,本文認為僧人專業化的取得與應用使宗教成為社會專業分工的一環,並因教育政策而漸具學科性質,僧人為「宗教師」的身分雖仍屬宗教範疇,但其「師」的角色顯然有世俗倫理的意涵,異於傳統以宗教薰陶人之完整性、作為終極關懷的神聖概念。
由本文觀察可見,戰後刻意分別的僧俗至今又再度交錯。雖然當前人間佛教風潮似乎為俗人地位之提升帶來新契機,但僧俗關係尚需更多的對話與經驗累積以縮小理想與實踐的落差,並予以僧俗彼此刺激及適應的機會。
|
2 |
日本近世の宗教秩序―浄土真宗の宗旨をめぐる紛争―小林, 准士 24 November 2022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論文博士 / 博士(文学) / 乙第13509号 / 論文博第666号 / 新制||文||725(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国史学専攻 / (主査)教授 上島 享, 准教授 三宅 正浩, 教授 谷川 穣 / 学位規則第4条第2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Page generated in 0.02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