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日本之台灣政策(1945-1972)

園田智子, Sonoda Tomok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日本雖在1952年與中華民國政府建交,但是,日本外務省在2002年12月24日公佈1950、60年代為主的外交檔案顯示,日本與中華民國維持良好的邦交關係的同時,已在「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外交路線摸索。實際上日本在1972年與中共關係正常化,並與中華民國斷交。但是日本在冷戰結束後的現在也沒有改變他「兩個中國」的構想。90年代以後隨著中共的經濟力的提升,中共在東亞的崛起,引起了美、日及亞太周邊國家的戒心。為防止中共向西太平洋擴張的意圖,藉日美新安保宣言架構,承諾對台灣的安全。同時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台灣具有高度的戰略價值,如果台灣被中共所併吞,會變成對日本更直接的威脅。因此,日本雖然已在1972年與中共建交,但是還是沒有跟台灣完全斷絕政經上的關係。在中國政策上繼續進行模糊化的「兩個中國」政策,此成為其對「台灣政策」的重點。 本論文主要使用外務省所公開的有關日華關係的機密檔案,首先從戰後日本各內閣時期的政策中,探討日本之台灣政策的發展。第二是探討日本的台灣政策中「兩個中國」政策之形成背景及原因。第三個研究目的就是分析日本「兩個中國」政策失敗之原因。第四是從各時期之「兩個中國」政策的轉變與發展,探討其是否有一貫性。 根據分析結果,日本之「台灣政策」具有其不斷嘗試與一致性之方向,即在不斷摸索「兩個中國」構想的同時,在經濟方面的日漸需求下,亦不放棄與中共進一步交往的機會,以致於從「政經分離」以及「累積」的想法中,試圖接近與中共的關係。另一方面,不斷嘗試對台之「兩個中國」構想,卻始終受到來自於美國、中共與台灣的反對。

Page generated in 0.08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