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1958-1963年台灣匯率制度的轉變與出口政策形成之關係

顧靖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經由對象徵資源分配的匯率制度分析,找出國內資本的累積進程及匯率制度在戰後台灣經灣發展的重要性。 台灣的匯率制度不僅象徵戰後初期與大陸經濟的合分關係,其轉折變化一直牽繫著台灣對外貿易與國內資本的累積。自二次大戰之後,台灣與日本殖民經濟的分工關係,由中國大陸所取代。雖然台灣與大陸的貨幣制度有別,但透過匯兌關係,卻始終擔負著中國內地的惡性通貨膨脹。其轉變關鍵來自韓戰的爆發,使台灣迅速地被納入冷戰體系的共產勢力防衛戰略中。匯率制度則在此脈絡下,捲入國際政經舞臺。 此後,匯率即在美國與政府的政經考量互動下,依循變化。戰後台灣即透過匯率的「價格-成本」機能來主導國內資本的累積。而1958年的外匯改革在制度上提供匯率變化的關鍵,其特點在於由多元複式轉為單一,進出口經濟的政策變化亦於此時成形。 1958年11月的匯率改革,其目標雖在建立「單一匯率」的目標,但能否如願而不致引發其它不利效果,實有賴其它條件的密切配合,財政與國際收支的平衡即為要因。除此之外,建立資本市場,積極改善投資環境以引導救資從事生產事業,單一匯率始有實現的可能。總的來說,外匯改革成敗關鍵所在,是財經秩序正常化的起點。 外匯改革方案實施之後,首先是公民營事業貸款升值所增負擔,逼使公營事業帶動物價的上揚,進口原料的價格亦同時大幅增加。在此過程中,進口貨品雖視結匯證價格不同而高低不等,但皆在36.38元以上,除了進口關稅提高兩成外,貿易商申請進口外匯時須繳全部價款,利息付擔加重,美援進口貨品以及工業原料匯率亦由24.78提高至36.38元。在進口成本負擔加重的情況下,貸款的分配與外銷保留外匯的比率則成為財富重分配的重要指標,國內資本則在此脈絡下,依循變化。 除此之外,美國在尋求其私人資本輸出的前提下,以貸款為誘因,力促國府制訂政策,在改善國內投資環境之餘,並以出口為導向,將國內資本轉引國際市場,作為進一步累積的基礎。 換句話說,經由美國對國府經濟決策的影響,促使出口政策確立的同時,台灣單一匯率因有美國貸款作為後盾,使有繼續穩定的可能。另一方面,國府在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戒嚴體系國家權力處處顯見,單一匯率在此構造下,未必代表開放體制的醞釀,應僅可視為在冷戰體系下的自然歸結。但國內資本因應匯率制度的變遷,由島內市場轉為以國際市場做為資本累積的基礎的同時,正逐步深化與國際經濟連結,這對當今台灣經濟發展時有密切的關連。

Page generated in 0.019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