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的階層化:偏遠地區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等

趙鈺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解釋農村基礎教育為何長期受制於經費不足的制約,在有限的教育資源下,偏遠地區農村學校又何以出現校際差異與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等。透過回顧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歷史過程,本文認為1950年代以來分權化的教育財政制度,使農村中小學不僅仰賴地方政府財政撥款,更強調學校自身資源汲取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基層財政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導致偏遠農村基礎教育長期陷於經費不足的困境,也使農村學校呈現階層化發展。 在教育經費財政撥款不足的情況下,學校資源汲取能力成為教育發展的關鍵,而決定學校資源汲取能力很重要的因素,在於學校所處教育層級的位置。層級化的農村教育體系,將學校之間劃分成上下不同層級,處於最高層級的示範學校比層級最低的村小,具有更強的資源汲取能力,造成有限的教育資源呈現階層化流動。晚近在學生人數減少的衝擊下,由於學生人數多寡直接影響學校規模大小,決定資源汲取能力並影響學校存廢,更形強化層級化的教育體系。 目前中國推行的改革措施,若無法徹底改變由地方負責農村基礎教育經費的財政制度,便無法打破既存的層級化教育體系,促進教育資源分配的均等。無足夠經費的教育改革措施,將阻礙農村基礎教育改革,最終導致農村中小學的兩極分化,產生資源相對集中的示範學校與資源相對匱乏的普通學校。

Page generated in 0.03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