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自然災害型危機管理之研究--基隆「象神颱風」個案分析

李小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世界人口的激增以及對自然資源的迫切需求,每年都有許多自然災害、科技意外、人類衝突以及因管理疏失所造成的重大損失。遺憾的是,此類事故發生的頻率不僅逐日攀高,其形成大災難的例子更是隨處可見。任何一個組織或團體都無法忽視此一趨勢,特別是政府機關更應該避免因為危機管理不當而導致爭議、危及社會安全,甚至動搖國本。 「災害防救法」甫頒布,隨即發生象神颱風,各地方政府防救辦法尚不及訂定;災害發生後,呈現出邊作邊修正,防救工作執行上產生諸多爭議紛擾,不切實際之窘境;尤其因為政府與民眾對法制認知不足,使得防救處理過程,操諸於執政者一念之間,缺乏合理之決策過程,致下游的政策方案,產生結構上與執行上的不利影響。再者,防使災救災具有緊急性,就其政策性質言,危機管理之理論誠有其適用餘地,而政府與利益關係人關係之良窳對於災害預防政策規劃與執行成效影響至鉅。 民國89年的象神颱風對基隆市所造成的災害,祇能用「重創」二字形容之。截至當年十一月十日為止的災情統計資料顯示,死亡三十二人,受傷三十五人,受災戶六千餘戶,在不含公部門損失,民間部門的總體損失近百億元。對於此重大之災情,我國地方政府所採取各種預防措施為何?因應各種自然災變,準備方式為何?有哪些具體準備工作?在這過程中,政府如何與民眾、社區意見領袖與組織內員工等建立關係並就防災觀念進行溝通?與組織內員工、社區民眾等利益關係人宣導過程中,遭遇困難時,是如何排解?對具潛在危機業務,是否給予應有注意? 本研究係從我國地方政府在面臨天然災害時之危機管理概念下的風險管理與溝通、議題管理與利益關係人關係進行基礎性的探討,未來的研究可從增加不同區域或個案,佐以本研究發現之基礎,進行更廣泛地研究。

Page generated in 0.02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