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從報紙副刊的內容看副刊功能的面貌--以解嚴後四家報紙副刊為例

施惇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解嚴以後,四家報紙(中國時報、聯合報、中央日報、中華日報)副刊在內容、功能的分佈型態與演變情形上,呈現何種面貌、有什麼差異。另外,就公、民營報紙進行比較。同時欲瞭解副刊的內容、功能,是否反映了台灣的社會變遷。 本研究提出副刊特有四項功能:1.副刊為新興作家的搖籃;2.副刊對讀者的使用與滿足功能,並幫助提昇報紙的銷售;3.副刊協助知識份子身份地位的確立,也滿足了知識份子關懷社會的情懷;4.副刊是社會現代化的催生者,提供知識、技巧、新人生觀、新價值、形成人格結構,鼓勵批評的精神。在分析方法上,本研究針對副刊的內文與發展作深入探討,並佐以內容分析法,檢測四報副刊的內容、功能類目呈現的面貌。 本研究的假設有五: 一、解嚴後,四報副刊在內容分佈型態、與演變情形上有差異。 二、解嚴後,四報副刊在功能分佈型態、與演變情形上有差異。 三、解嚴後,公、民營報紙副刊在內容分佈型態、與演變情形上有差異。 四、解嚴後,公、民營報紙副刊在功能分佈型態、與演變情形上有差異。 五、四報副刊的內容、功能,反映了解嚴以後台灣的社會變遷。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獲得以下結論: 一、解嚴以後,四報副刊在內容分佈型態、與演變情形上有差異;但差異不大。四報只有小說類、座談時事論述類內容有顯著差異;各報均逐漸重視座談時事論述類文章,顯現副刊越來越能反映社會。長久以來,副刊仍以文學內容為主,七○年代以後,副刊逐漸兼具社會參與性、評論性。這可能與副刊長期由文人作家主導,為因應社會變化、讀者口味需求有關。 二、解嚴以後,四報副刊在功能分佈型態、與演變情形上有差異;前者的差異較顯著。四報的新興作家搖籃功能、讀者使用與滿足功能、與催生社會現代化功能,呈現顯著差異;《中國時報》逐漸較具催生社會現代化的功能。整體而言,讀者使用與滿足的功能最大,這可能是受媒介商業化的影響。副刊仍是培養新興作家的搖籃,可能因為文學雜誌不易存活,報紙每天接近讀者大眾,且副刊長久由文人、作家主持。四報在促進關懷社會功能,和催生社會現代化功能上,均相對不強,可見副刊的社會促動功能仍不敵其文學功能;也由於副刊版面縮小,使報紙的社會促動功能,落實在其他新聞版面。 三、解嚴以後,公、民營報紙副刊在內容分佈型態、與演變情形上有差異;但差異不大。公、民營報紙只在文學批評類、座談時事論述類、藝術類內容上,有顯著差異。公營報紙比民營報紙更略具有文學批評性,和社會參與性、評論性;民營報紙比公營報紙有更多娛樂性內容,但差異均逐漸減少。整體上,公、民營報紙副刊在解嚴以後,內容越來越近似。可見自由民主的社會,使政經霸權理論,已不適用於報紙副刊的內容。 四、解嚴以後,公、民營報紙副刊在功能分佈型態、與演變情形上有差易;但差異不大。公、民營報紙在四項功能分佈上,都沒有顯著差異。只有民營報紙逐漸比公營報紙,更具有催生社會現代化的功能。可見解嚴以後,自由民主的社會,使政經霸權理論不再適用於報紙副刊的功能。 五、四報副刊的內容、功能,反映了解嚴以後台灣的社會變遷。 解嚴及報禁解除之後,副刊版面相對縮小,但是仍極力維持其文學性,同時兼顧社會參與性、評論性。在文學出版業益形困難的今天,副刊仍然是培養新興作家的搖籃。另一方面,在社會商業化取向的競爭壓力下,副刊竭力滿足讀者的使用需求,避免讀者的閱讀率下滑,呈現了一種 「大眾文化」形式的副刊。 儘管副刊在促進關懷社會、催生社會現代化的功能上,呈現較弱的傾向,長久以來,副刊主編對副刊的認知、運作和理想,已間接地塑造了知識份子的風格形象,影響整個文學發展,以用社會大眾文化。在社會發展日趨多元、複雜之際,副刊更背負了鼓勵創新、批評,介紹新思想、新價值觀、新技巧、新人格結構等社會文化使命。 本研究認為,在解嚴後的自由民主社會中,各報副刊已經不受政經霸權掌控,而有更相近似、多元化、立體化、分眾化等開創性轉變。面對競爭激烈的多元媒體環境,未來副刊必須尋找出新的特色與優勢,方能長久存續發展。

Page generated in 0.036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