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三國演義》史傳敘述模式的研究

賴志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析中國三大類型之史書──編年體、紀傳體、以及紀事本末體的敘事模式如何制約羅貫中的創作意向,並對情節結構造成了怎樣的牽引作用,進而塑造了《三國演義》獨特的結構形式。並從構成話語的敘事方式與技巧,即敘事主體、敘事視角、敘事時間與人物語言等四方面,探究歷史敘事的基本特徵,以及其對《三國演義》的影響。研究對象以和《三國演義》息息相關的《三國志》、《資治通鑑》、《通鑑紀事本末》為重點,然而在歷史敘事的演變過程中,先秦歷史著作──左傳、國語、戰國策,以及《史記》、《漢書》、《後漢書》等,亦在論述的範圍內。研究方法將借重西方敘事學理論,同時以其為論文整體框架的區分原則。 論文首章為緒論,提出研究動機、方法與目的,並界定研究的範圍與整體框架。第二章為《三國演義》的生成背景,陳述中國小說發展中的史傳淵源,《三國演義》形成與流傳的過程及史傳系統中對《三國演義》影響最深的著作,包括:陳壽《三國志》、裴松之注、司馬光《資治通鑑》與袁樞《通鑑紀事本末》,提供文本分析的基本背景資料,以為下章解析文本預作準備。第三章從敘事文本內容的形式的角度,以《三國志》、《資治通鑑》及《通鑑紀事本末》為基本研究對象,探討中國三大史體──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的文體結構,並論述其對《三國演義》組織情節方面起了何種促進作用。第四章從敘事文本表達的形式方面,探究史傳文學對《三國演義》的影響,由敘事主體、敘事視角、敘事時間、人物語言四方面,剖析《三國演義》對歷史敘事形式的承續與揚棄。末章為結論,除論述歴史敘事的侷限性,並強調中國小說的多方接受影響,以及歷史敘事在小說發展過程中的意義。 關鍵詞:三國演義、敘事學、史傳文學、歷史敘事

Page generated in 0.024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