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廠商成長與吉布列法則--台灣僑外資廠商與國內 500大企業之實證研究

胡建修, HU,JIAN-XI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廠商成長為產業經濟學的重要一環,廠商成長型式以隨機成長模型最常應用。Gibra- t (1931)更認為廠商成長與原來規模間毫無關係。過去在國外已有許多的文獻進行驗 證;然而國內只有陳肇男(1985)研究台灣地區電子業的成長狀況一篇,其研究結果並 不符合Gibrat法則的分配。 本研究係分別以國內僑外資廠商於民國64年、71年及75年的資料,以及國內500 大廠 商在67年和76年的資料,估計其成長型態。分別比較在不同的廠商規模衡量標準下, 就傳統的廠商成長模型、修正的Kumar 成長模型及Evans 成長模型的所得結果並檢定 其是否符合Gibrat法則,以往的國外實證研究大都忽略了 (1)退出廠商所造成樣本選 擇性問題,(2) 廠商成長本身存在序列相關的情況;(3) 廠商成長的函數型態問題。 針對樣本選擇性問題在迴歸項中加入前期項的規模變數來驗證,另外以 White(1980) 的方法來檢定廠商成長函數型態所造成殘差項變異數不均齊一問題。 實證結果可歸納以下三點: (1) 要修正后的 Wumar成長模型估計結果中,國內500 大廠商較能符合Gibrat法則分 配,而僑外資廠商則有大廠規模愈大成長愈高之趨勢;Evans 的成長模型估計結果則 是多數均能符合Gibrat法則分配,兩種模型估計結果不全相同。 (2) 國內僑外資廠商在三種不同廠商規模的估計結果符合Gibrat法則的比例占 2/3, 不一致者占 1/3;而 500大廠商的估計結果符合Gibrat法則的比例為 5/9,不符合者 占 4/9。 (3) 在Evans 成長模型中,只有 1/6符合Jovanovic (1982)的學習理論,其餘的 5/6 均不符合。可知在國內廠商樣本中,Jovanovic 的學習理論並不符合。

Page generated in 0.01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