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3C 品牌旗艦店體驗行銷之研究─以Apple、SONY為例 / Experiential marketing of 3C flagship stores

黃郁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今的零售市場日趨多樣化與細密分割、消費者資訊超載的情況嚴重,傳統行銷溝通工具的效果已不復以往。體驗經濟的倡導者Gilmore and Pine(2008)認為,相對於廣告所創造的虛假體驗,營造引人入勝的消費場所,是當今企業展現真實體驗、促發消費慾望的重要手段。而旗艦店,儼然成為當今企業創造獨特品牌體驗的重要策略,形成一種跨國界、跨產業的趨勢。 過去旗艦店研究多以企業經營的立場,就成本、獲利等傳統管理觀點,探討旗艦店的設立對企業端的影響。較少從消費者體驗的觀點,瞭解旗艦店的品牌性功能,也少有研究試圖從體驗行銷的面向來分析旗艦店。因此,本研究則試圖從消費者的觀點出發,藉由探討旗艦店與其他商店型態間的差異之所在。本研究選擇以Apple與SONY兩大3C品牌做為研究對象,檢視台灣現有3C品牌旗艦店在消費體驗上的優勢與影響,並進一步探究旗艦店體驗行銷優勢對品牌關係品質的影響效果。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三:(1) 釐清旗艦店的本質;(2) 探討旗艦店與非旗艦店在體驗行銷構面上的差異;以及(3) 探討旗艦店與非旗艦店的體驗行銷差異,是否對品牌關係品質造成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雖然學術界企圖對旗艦店概念提出完整明確的界定,但是實務層面,旗艦店仍舊是以企業主觀認定為準,無論在形貌或規模上皆存在差異,因此難以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具體的想像,與學術研究中的定義也有若干程度的落差。而針對兩個案品牌旗艦店(Studio A生活體驗旗艦店、SONY 101旗艦店)體驗行銷的檢證,則顯示兩個案旗艦店無論在體驗媒介或體驗形式構面,都未達到過去研究所指陳的絕對性優勢,尤其與同等級門市的差異性過小,無法呈現所謂的旗艦特性。然而,本研究亦發現,商店體驗行銷確實會對品牌關係品質造成正向影響,因此本研究認為,無論是否掛上旗艦店的招牌,優化商店元素(空間、商品、服務)、強化體驗感受,絕對是企業提升品牌關係時的重要策略。

Page generated in 0.35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