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企業成長與國際市場發展策略-以某資訊公司為例

林淑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之資訊廠商為例,以成長策略角度出發,繼而探討企業國際化的內涵,本研究參考各學者之成長策略與國際策略相關理論與文獻,並配合PDA產業的特性,發展出本論文「研究架構」。在研究方法上,首先已研究架構中各項理論為基礎,依循理論來蒐集與分析資料。其次,經由大量的次級資料整理與分析,與深入訪談業者,建立有關我國PDA產業及公司資料,進行個案公司之成長策略與國際化策略的研究,最後,因為所研究之個案公司為台灣許多高科技中小型企業的縮影,期能以本研究來做為台灣許多類似個案公司的企業其往國際市場發展的建議。 本研究結論發現如下: (一)國際化策略之命題 1.中小型高科技企業在找尋海外代理商時所考慮的是當地市場潛力和而非代理商規模。 2.相較於跳躍式國際化程序,中小型高科技企業採漸進式程序較適合進入歐洲市場。 3.當中小型高科技企業透過國際化活動追求成長時,資源累積方式與國際市場進入模式有關。 (二)企業成長策略之命題 1.相較於其他事業群,採取探勘者策略事業群較注重集中差異化策略。 2.中小型高科技企業傾向採取策略聯盟或合作策略以獲取互補性資源和能力。 3.中小型高科技企業與互補性廠商採取異業聯盟或合作是為了增強垂直整合的能力。 4.事業群進入國際市場時間點愈接近,事業群彼此間所能共用的資源越多。 (三)國際化策略與企業成長策略之關聯性 1.同時經營消費品與工業品事業並以ODM/OEM為主的中小型高科技企業傾向先以消費品來發展自有品牌。 2.中小型高科技企業為了快速進入國際市場傾向採取策略聯盟或合作策略藉以取得通路資源。 3.中小型高科技企業在擴展國際新市場,應先發展在資源和能力上具有競爭優勢的事業群。 4.中小型高科技企業若品牌權益與其母國語文有高度相關,不一定適合延伸到國際市場。 (四)國際化內外部驅動因素和限制因素之命題 1.影響中小型高科技企業國際化的驅動因素當中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為市場,內部因素有: (1)領導者的企圖心 (2) 企業成長動機 (3) 學習國際經驗 (4) 建立企業形象。 2.影響中小型高科技企業國際化的限制因素當中最重要的外部因素為:(1)政策資訊不足 (2)市場環境資訊不足,內部因素有:(1)企業資源能力不足 (2)國際人才的缺乏 (3)語言溝通障礙。 (五)國際化內外部驅動因素和限制因素與國際化策略之關聯性 1.在國際市場推動品牌除了廠商的R&D和財務能力,行銷通路能力是自創品牌最關鍵的因素。 2.企業尚未掌握國際行銷通路之前,與通路商會保持「競合」的關係。 3.國際化內外部限制因素使得有自品牌廠商的消費品國際行銷策略採標準化。

Page generated in 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