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幼稚園教師科學圖畫書導讀歷程之研究楊淇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幼稚園教師對於科學圖畫書的看法、科學圖畫書之導讀歷程、以及導讀對於幼兒科學圖畫書閱讀行為之影響。研究對象包括四名任教於國小附幼之合格教師,及十二名幼兒,乃是經由幼教系、幼保系教授推薦在科學活動或閱讀教學為人稱讚之幼教老師,從中徵求四位教師同意,成為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並請該教師挑選該班3名五足歲幼兒(語言能力表達較佳者)成為教師導讀科學圖畫書之幼兒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訪談及觀察法,分三階段進行:(1)以自編「幼教老師對於科學圖畫書的看法及運用現況之調查問卷」為工具,蒐集教師對科學圖畫書的看法及運用科學圖畫書的情況,並以五本科學圖畫書為工具,請教師對科學圖畫書進行簡短評析,並訪談教師對科學圖畫書之教學目標及其他相關意見;(2)以《十顆種子》及《毛毛蟲會變漂亮嗎?》作為教師導讀的科學圖畫書,並實地進入幼教現場觀察和拍攝教師導讀的過程;(3)在教師導讀前和導讀後,均以一對一方式請幼兒閱讀故事,記錄幼兒導讀前後閱讀圖畫書之歷程,並詢問一些問題以了解對該圖畫書的詮釋與理解。
研究結果發現四位教師對於科學圖畫書之看法,包括定義、科學圖畫書的元素、導讀難易程度、選擇考量因素、教學目標和導讀困難等均十分相似,即使個人喜好不同,但仍能以幼兒需求為出發點,思考科學圖畫書應該具有的面貌。文中以《十顆種子》、《毛毛蟲會變漂亮嗎?》的導讀歷程為例,分析比較四位教師導讀歷程,以及四組幼兒在導讀前後之閱讀理解,以及影響導讀歷程之因素之探討。根據研究發現,本文最後提出若干建議供科學圖畫書作者、教師、以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
2 |
何謂好圖畫書— 從文化迴路觀點檢視圖畫書產業的運作與限制 / Good Picture Books or not? A Study of Picture Book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rcuit of Culture ”陳真慧, Chen, Chen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回答「何謂好圖畫書」為主軸,透過兩階段進行探究:一為透過訪談方式,了解圖畫書文化迴路中發行者、創作者、消費者與經營者角色對「何謂好圖畫書」的見解,以及對現在台灣圖畫書市場的看法與建議,二為研究者實際進入幼兒園,以階段一的發現以及相關文獻資料的搜集,選定一本現在圖畫書較少見的題材與幼兒一同閱讀,進而探討台灣圖畫書市場有何可能的發展空間。最後,本研究共提出四個研究主張:
一、 批判媒體識讀的必要性
圖畫書的意義透過生產、消費、規制、再現與認同五個狀態彼此滲透循環而成,因此我們不應單純將圖畫書視為文字與圖畫的集合體,而是必須抱持批判的角度閱讀文本,找尋可能隱藏在文本中的真實。
二、 圖畫書多元主題的必要性
圖畫書受到商業利益考量、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觀等環境因素影響,具有「殘缺文本」的存在,即某些主題的圖畫書在市場中較為少見與處於弱勢,然而為刺激幼兒的批判閱讀能力,我們有必要提供豐富多元的文本給幼兒。
三、 不過度依賴書單的單一訊息
書單提供消費者消費的便利性,然而消費者也因此對書單過度依賴,所以閱聽人使用書單時應注意使用方式,否則容易喪失培養自我閱讀品味的機會。
四、 反對崇尚智識取向的圖畫書
台灣家長選書時,常受到「能否帶給孩子知識」的智識取向影響,然而這樣的思維容易讓孩子錯失閱讀多樣文本的機會,由於閱聽人可透過閱讀與批判的過程為文本賦予新意,因此圖畫書無好壞之分,端看讀者如何使用它。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swer ”What means good picture book?” and the concrete research concerns in this study include: (1)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 with producer, author, consumer, and business operator in circuit of culture to understand how do they think about “good picture books ”, and their suggestion to Taiwan picture book industry, (2) choose one picture book which is rare in Taiwan picture books industry and study with children.
There are four main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as follows:
1. The necessity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media literacy
Picture books are made through representation, regulation, consumption, production, and identity, so we can not only see picture books as a combination of words and pictures but try to find out the reality which hides in texts.
2. The necessity of providing multi-thesis picture books
It exists “mutilated text” in picture book industry because of commercial profit and parents’ educational idea, but we have to provide children multi-thesis picture books to stimulate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3. Do not rely on booklist too much
We have to know that booklists make us choose picture books easier but may also make customers rely on it too much.
4. Do not advocate “knowledge-based” picture books
If Taiwanese parents always choose “knowledge-based” picture books because they think those make children learn much more knowledge, children will loose their chance to meet multi-thesis picture books. In fact, texts do not really matter, but the key is how we read it with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media literacy.
|
3 |
臺灣兒童圖畫書發展史論 (1945-2013) / Review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n Taiwan's picture books(1945-2013)陳玉金, Yu-Chin Chen January 1900 (has links)
二次世界戰後,臺灣在兒童文學的各項文類,以圖畫書的發展相較其他文類為慢,卻在二十一世紀來臨之前,在短期內成為眾人熟知的熱門文類。本論文分析論述既有臺灣兒童圖畫書發展史論著,並以臺灣戰後經濟、政治與教育政策關鍵發展之影響,透過圖畫書名詞界說、臺灣兒童圖畫書的隱含讀者流變等要件,作為歷史分期階段依據,重建1945至2013的臺灣兒童圖畫書發展史,分成四個階段:臺灣戰後到經濟起飛前(1945-1963)、經濟起飛到解嚴前(1964-1986)、解嚴到政黨輪替前(1964-1999)、政黨輪替時期(2000-2013)等,並分別以「時代背景」、「事件」、「人物」、「論述與譯介」等項目,逐項論述。
本研究發現,臺灣兒童圖畫書的發展源於歷史背景,除了原有透過日本體系引入歐美兒童文學概念,因為戰後與美國關係密切,英語系兒童讀物成為境外提供譯介和概念的豐沛來源,在在影響著臺灣兒童圖畫書的發展。而隨著經濟條件發展,藉由學習西方文類的形式與創作,和圖畫書具有以圖像取得快速溝通的特質,本土原創成了臺灣兒童文學中,最容易取得銷售版權的文類,並且達到臺灣在文學史上還未有過與全球接軌的表現,未來仍需要更多研究,鑑往知來,提供業界和創作者參考。 / After World War II, the development of picture books was slower in the genr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Taiwan. Before the advent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however, they became a popular genre in short period of time.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n Taiwan’s picture books through historical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in-depth interviews, and text analysis with the collection of related materials about Taiwan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historical phases are based on the impact of key development from Taiwan’s economic,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policies after WWII as well as the definition of picture book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mplied reader in Taiwan picture book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n Taiwan picture books from 1945 to 2013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The first is after WWII to before the economy takeoff (1945-1963). The second is the economy takeoff to before declaring martial law ended (1964-1986). The third is after declaring martial law ended to the rota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1964-1999). The forth is the rota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2000-2013). This study will discuss the four phases through "background", "events", "characters", "discourses and translation" respectively.
Some researche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picture books is from Taiwan’s history. In addition to the existing concept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from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Japanese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picture books is greatly impacted by English written children's books which became abundant sources for translation and concept introduction because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World War II,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ditions, by learning the forms and creation from the Western genr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stant communication through pictures in picture books, domestic picture books creating is the most readily available genre in Taiwan’s children literature to obtain the sales of copyright. It is also helps Taiwan’s literature to be unprecedentedly brought in line with foreign countries. Although the future can be foreseen by reviewing the past, more researches are still neede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to the industry and creators. / 目 次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4
第三節 文獻探討 6
一、 臺灣兒童圖畫書發展史論相關文獻 6
二、 與圖畫書界義相關文獻 7
三、 圖畫書「人物」相關文獻 9
四、 圖畫書「作、畫家與作品」相關文獻 10
五、 圖畫書「譯介與論著」相關文獻 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及進行步驟 15
一、 研究方法 15
二、 研究步驟 16
第五節 研究範疇與限制 17
一、 研究範疇 17
二、 研究限制 17
第貳章 臺灣兒童圖畫書發展史的建構與分期 19
第一節 兒童圖畫書的名詞界說 19
一、 西方學者對圖畫書的分類與定義 19
二、 國內學者對圖畫書的分類與定義 25
第二節 從隱含讀者看臺灣兒童圖畫書的理念流變 32
一、 隱含讀者與兒童文學 32
二、 從名稱演變觀看理念流變 32
三、 從文本形式觀看理念流變 35
四、 圖畫書背後的成人集團 38
第三節 臺灣兒童圖畫書的發展與分期 39
一、 臺灣兒童文學與圖畫書發展分期文獻探討 39
第四節 小結 43
第參章 戰後到經濟起飛前(1945-1963) 44
第一節 時代背景 44
一、 政治與經濟環境 44
二、 文化、教育等相關政策 45
三、 印刷、出版與通路現象 46
第二節 事件 48
一、 童年書店:「童年故事畫集」 48
二、 寶島出版社:「小學國語課外讀物」 48
三、 文星書店:《大象》、《你和聯合國》、《小鹿史白克》 51
四、 國語日報社:《猛牛費地南》 52
第三節 人物 55
第四節 插畫家與作品 56
第五節 譯介與論述 57
第六節 小結 62
第肆章 經濟起飛到解嚴前(1964-1986) 64
第一節 時代背景 64
一、 政治與經濟環境 64
二、 文化、教育等相關政策 65
三、 印刷、出版與通路現象 66
第二節 事件 68
一、 境外交流活動 71
二、 公部門出版 71
三、 民間出版 76
四、 獎項與人才培育 80
第三節 人物 82
一、 林海音 82
二、 華霞菱 83
三、 潘人木 84
四、 林 良 85
五、 曾謀賢 86
第四節 插畫家與作品 88
一、 趙國宗 88
二、 曹俊彥 89
三、 洪義男 90
四、 呂游銘 91
五、 劉宗銘 92
第五節 譯介與論述 94
第六節 小結 99
第伍章 解嚴到政黨輪替前(1987-1999) 102
第一節 時代背景 102
一、 政治與經濟環境 102
二、 文化、教育等相關政策 103
三、 印刷、出版與通路現象 105
第二節 事件 107
一、 境外交流活動 107
二、 公部門出版 110
三、 民間圖畫書出版 112
四、 獎項與人才培育 116
第三節 人物 119
一、 鄭明進 119
二、 馬景賢 121
三、 張杏如 122
四、 黃迺毓 124
五、 郝廣才 125
第四節 插畫家與作品 128
一、 劉伯樂 128
二、 徐素霞 129
三、 劉宗慧 130
四、 王家珠 132
五、 陳志賢 133
六、 李瑾倫 134
第五節 譯介與論述 136
第六節 小結 141
第陸章 政黨輪替時期(2000-2013) 144
第一節 時代背景 144
一、 政治與經濟環境 144
二、 文化、教育等相關政策 145
三、 印刷、出版與通路現象 146
第二節 事件 148
一、 境外交流活動 148
二、 公部門與民間合作出版 151
三、 民間圖畫書出版 155
四、 臺灣兒童圖畫書插畫家作品展覽等 158
第三節 人物 160
一、 楊茂秀 160
二、 林訓民 161
三、 林真美 162
四、 周逸芬 164
五、 陳璐茜 165
第四節 插畫家與作品 168
一、 邱承宗 168
二、 幾 米 169
三、 張又然 171
四、 賴 馬 172
五、 劉旭恭 173
六、 陳致元 174
第五節 譯介與論述 176
一、 圖畫書概論與閱讀 176
二、 插畫家與作品介紹 178
三、 圖畫書導賞與教學 179
四、 圖畫書評選 181
五、 圖畫書發展與史料 183
六、 圖畫書插畫與美學 184
七、 圖畫書編輯與製作 185
八、 其他 186
第六節 小結 188
第柒章 結論 191
一、 臺灣兒童圖畫書形式背後的兒童觀 191
二、 套書行銷以及解套現象涵意 191
三、 本土圖畫書主題與美學風格演變 192
四、 創作人才培育支援欠缺 193
五、 全球化壓力下的迷失與展望 194
引用書目 197
壹、 中文部分 197
一、 討論文本 197
二、 專書與譯著 200
三、 學位論文 203
四、 期刊、研討會論文 203
五、 報紙雜誌 206
六、 網站資料 207
貳、 西文部分 208
附 錄
附錄一 臺灣兒童圖畫書發展大事記 209
附錄二 臺灣兒童圖畫書相關學位論文一覽表 225
附錄三 圖畫書論述書目一覽表 258
|
Page generated in 0.033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