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臺灣中小企業地方產業輔導政策─以地方產業發展基金的政策執行為例 / Public Policy for SMEs and Local Industry in Taiwan─A Case Study of The Fund for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e Industry

高瑋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臺灣對中小企業的輔導以製造業、出口業為主,但隨著服務業所佔比例提高,輔導措施也漸擴展,並逐漸以發展在地化特色為重心,希望各地都能以此提升經濟發展、增加就業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在地特色的輔導始於1989年,並於2002年以一鄉鎮一特產為目標、2009年轉以地方產業發展基金的模式運作。本文以地產基金為輔導個案,並以政策執行角度出發,以個別深度訪談法為主軸,針對專案辦公室、不同類型的地方政府、實際參與輔導工作的輔導團隊、以及接受輔導及未接受輔導的中小企業主進行訪談,透過不同互動參與者的實際經驗,將地產基金的執行過程加以描繪,同時也了解規劃、制度與執行之間的落差,以彌補過去文獻欠缺整體計畫角度的探討、並補強政策執行的運作過程,以期能提供實務的運作建議。 本文以經費及預算額度、規劃內容、在地資源的內容與多寡、執行者的價值觀等要素間關係作為研究架構。經本文發現,從OTOP轉為地產基金時將地方政府的角色納入,有效發揮地方政府所長並減少資源重複投入,但易發生雙頭馬車及執行方案的衝突;而地方政府及輔導團隊的角色更主動,如行銷、計畫後提供媒合等協助,但有商家類型上的限制;基金在運作上採用層層對口的模式,具明確溝通管道,但也造成中層的地方政府行政負擔大;最後規劃時各角色的需求不同,也會導致執行成效有落差。以上這些發現與問題,透過制度性的設計,都可望得到解決,將使未來地方產業的輔導政策更為完善。 搭配以上研究建議,本文也對應提出實務建議,並認為加強地方政府人員專業訓練、加強計畫願景、加強輔導團隊篩選機制、定期舉辦相關活動以做搭配等方式應可以使執行的過程更為順暢;同時,本文也認為後續可以針對規劃與執行落差、行銷及評估議題、電子化對執行過程產生的影響、比較地方政府自行執行基金的案例等角度切入研究,以俾能將政策執行前後的過程及地產基金的運作更為深入了解。

Page generated in 0.02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