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14
  • 103
  • 11
  • 7
  • Tagged with
  • 121
  • 121
  • 121
  • 121
  • 39
  • 36
  • 26
  • 26
  • 22
  • 21
  • 18
  • 16
  • 15
  • 15
  • 1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灣中小企業融資之研究 / Study on the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aiwan

許清壽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的中小企業一直以來都是台灣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石之一,不論是在穩定社會民生或是在促進總體經濟成長上可謂功不可沒。然由於企業體規模小,無法如一般大型企業得以發行股票、公司債等直接金融方式取得資金,大多數仍仰賴金融機構授信方式取得融資。相關文獻與調查顯示,中小企業最需政府協助者首推融資,尤其是在取得資金週轉的部分。本研究主要探討台灣中小企業融資之問題,分析我國對中小企業融資之措施及成效,並介紹美國、日本、及韓國之中小企業融資之情形,及新巴塞爾資本協定的實施對中小企業融資之影響。 本研究發現,中小企業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困難,主要原因為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間存在資訊不對稱的現象,而企業所編製的財務報表嚴重失真,使得金融機構在融資審核上產生不信任感,無法提升融資意願;國外如美國、日本、及韓國為因應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推出信用評分模型、貸款證券化、信用保險制度、及設立技術信用保證基金,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為最大職責。 依據研究結果,對政府機關的建議為:制定適合中小企業使用的會計制度,建立完整的中小企業資料庫,推行中小企業評等制度,充實信保基金的資金及對創新、知識經濟產業加強融資,政府應持續鼓勵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措施;對金融機構的建議為:加強行員對中小企業及新興產業的融資訓練,銀行應積極推動誘因型融資契約以拓展中小企業之授信,建立信用評分模型,並推行中小企業貸款證券化;及對中小企業的建議為:中小企業應編製正確財務報表,應維持主力銀行的關係,中小企業應充分瞭解金融機構的授信制度。 / Th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in Taiwan have played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na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given their small size, most of SMEs rely on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get loans by credit facilities in stead of raising funds directly like large enterprises through issuance of stocks or corporate bonds. Related surveys show that the most critical issue requiring government’s assistance for SMEs is financing, particularly obtaining revolving capital. This study mainly examines the financing problems of Taiwan’s SMEs, analyzes the government’s financing measures for the SMEs and the effects, introduces the financing conditions of the SMEs in U.S., Japan and Korea,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compiled and analyzed data. This study finds that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SMEs is the major reason explaining why SMEs have difficulties in obtaining loans from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lso, serious distortion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pared by SMEs rais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distrust when examining SMEs’ applications for financing, which consequently lead to the unwillingness of loan approval. In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the U.S., Japan and Korean, to cope with the change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conomic environments, the credit rating model, loan securitization, credit insurance system and the technology credit guarantee fund have been applied to solve the financing problem of the SM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e followings: 1)For government agencies: design an accounting system suitable for SMEs, build an intact database of SMEs, promote the SME rating system, enrich the capital of credit guarantee agencies, reinforce financing to the knowledge economy industry, and continue to encourag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provide loans to SMEs. 2)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nhanc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ertaining to the financing for SMEs and emerging industries, promote the incentive-based financing contracts to expand credit business, establish a credit rating model, and introduce the SME loan securitization. 3) For SMEs: provide true and correct financial statements, deal with their major banks, and understand the credit system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2

台商中小企業在大陸的轉變:以寰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 Emerging transi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 enterprises(SMEs)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The case of New Solid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方怡靜, Debby I-Ching F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商中小企業在大陸的轉變:以寰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 / As China is still a highly political region and experiences rapid economic growth with full of opportunities it often means hidden crises. Therefore, to avoid any future traps or disputes Taiwanese Investment Company should take risk management into account. By applying a fully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would ease the tension of new labor laws and lower the wage expenses and recruitment resources for any company who is labour intensive. Due to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PLA material should become a future trend in the packaging industry. Overall, companies should invest in PLA as it’s biodegradable and therefore it will become a long-term solution.
3

銀行的中小企業融資策略與風險控管

李坤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支柱的,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民國99年台灣中小企業家數佔全體企業家數的97.68%,顯示中小企業對台灣經濟之發展具有舉足輕重之地位。但是,本國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卻僅占全體企業放款餘額的比率為45.39%。這顯示本國銀行約五成的企業放款集中於不到3%的大型企業,對中小企業之放款金額比率偏低。 由於中小企業因規模較小、經營體質較差、財務資訊透明度較低,且欠缺抵押品及信用條件較不足等原因,銀行對中小企業授信普遍態度上較為謹慎保守,造成中小企業不容易從金融市場取得資金,直接影響中小企業成長速度。近年來,政府透過各種融資輔助機制鼓勵銀行加強對國內中小企業的融資,使中小企業的融資比率有逐年上升之跡象。 銀行對中小企業之授信審核重點常常聚焦於擔保品的有無與擔保品的價值,既使是政府政策性專案貸款,其貸款內容仍然直接或間接涉及擔保品的徵提,如購置廠房或辦公室不動產需設定抵押權;或營運週轉金搭配信保基金的融資保證,對於缺乏資金的中小企業而言,雖有政府美意,但實質幫助卻不大,尤其是新設企業或仍處於草創期階段的微型企業。 本篇論文的研究目的在於分析銀行如何架構中小企業之融資政策,文中闡述中小企業經營模式與中小企業財務金流,尤其是新創時期的中小企業及跨境產銷分工的台商企業。本文的結論是銀行可以輔導中小企業善用政府的各項資金融通輔導機制或是各項信用保證機制,利用風險移轉方式,減少銀行授信風險;另外,銀行應深入研究中小企業之經營模式,確實掌握「資金流」與「還款來源」等方式來架構授信額度、條件,協助中小企業的融資,並降低銀行的授信風險。
4

勞工保險對中小企業影響之研究

陳志華, CHEN, ZHI-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勞工保險是我國重要且保障人口最多的社會安全制度,其關係人有政府主管機關、保險人、投保單位、社保險人及特約醫療院所等,任何一方的實行態度,都是整個制度實施的成敗關鍵。其中投保單位的執行與配合心態,除了影響保險人勞工 保險業務推展順利與否,更是關係著廣大被保險人權益。目前勞工保險賦予投保單位的責任包括:為所屬員工辦理加退保、扣收繳保險費、申請各種保險給付及提供保險人各種相關資料等行政工作,另外亦規定投保單位(雇主)必須負擔全部或部分之保險費,此種種規定,並未考慮中小企業之的特性、執行能力及負擔能力,僅作齊頭式要求,以致於勞工保險制度照顧勞工之美意,對中小企業雇主而言,確是沉重之負擔一無論是行政的或財務的;因此,本論文即藉由對中小企業的特性、重要性、與社會保險的關係,及中小企業雇主在勞工保險的角色與功能之分析,來探討勞工保險對占國內經濟重要地位的中小企業的影響,及肯定中小企業雇主對勞工保險制度的貢獻;並以郵寄問卷方式訪問若干中小企業雇主對現行及未來勞工保險制度之看法,以為探討當前中小企業執行勞工保險業務困境之依據,進而提供若干建議。
5

中韓中小企業的比較研究

金弘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韓兩國因地理的相接,自古以來,關係極為密切。最近幾年來,中韓兩國以加速的經濟成長和對外貿易不斷的增加,而引起世界的注目。中韓兩國在一九五○年代,都經由國外的援助而發展經濟,在產業構造型態上,也以農業生產為主。但今日中韓兩國都由農業經濟轉變到工業經濟,在工業結構上,也由以往輕工業型態進步到以重化工業及精密工業為主的高度工業化的途徑中。 由於中韓兩國的中小型企業在整個產業中所佔的比率相似,在產業構造面看來頗為大同小異。 中韓兩國的經濟發展能達到近代化,中小型企業的貢獻是非常大的,所以筆者以為把中小型企業跟大企業分開而比較研究,在今後國家經濟政策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中韓兩國的中小型企業在整個企業單位中約佔九○%乃至九九%,所以無論經濟成長和輸出貿易,乃至於就業增大和均衡經濟發展都有很大的貢獻。 相反地,中小型企業的盲目設立,容易招致產品品質的低落,銷售通路過程的混亂,而且劇烈競爭的結果。雖然因企業間的劇烈競爭,而倒閉的現象是常例之事。但其結果卻大大影響國家經濟。 本論文之基本目的有三: 1.明瞭中韓中小企業的現況。 2.檢討中韓中小企業的輔導政策及對中小企業輔導價值之評估。 3.有系統的整理中韓中小企業的有關資料,而為中韓經濟合作發展提供參考資料。 在本論文,除第一章緒論和第九章結論以外,各章皆分節,而就中華民國和大韓民國兩國之情形,來分析討論。不過中華民國的中小企業輔導是以製造業及加工業(包括手工業)為主,所以本論文之分析將以製造業為主要重心。 第二章所述的主要內容為中韓兩國中小企業的定義及範疇。中華民國的「中小企業輔導準則」與大韓民國的「中小企業基本法」比較而言,在製造業從業員人數的最高限度上,大韓民國比中華民國多一○○名,在運輸業從業員人數的最高限度上,大韓民國比中華民國多一五○名,而在商業及其他服務業從業員人數的規定來說,則中華民國比大韓民國多三○名。 第三章所述的主要內容為中韓兩國經濟成長之概況,本章的目的為明瞭中韓中小企業發展的經濟環境。接下來,在第四章,說明中韓兩國中小企業之產業結構。 中華民國的中小型製造業,依一九六六年第三次工商業普查總報告,以企業規模別觀之,中小型製造業之企業單位數為全體的九七.二%,大型製造業為二.八%。 大韓民國的中小型製造業,依一九六八年「韓國產業銀行」的礦工業Censue,以企業規模別觀之,中小型製造業之企業單位數為全體的九七.七%,大型製造業為二.三%。 第五章、第六章和第八章所述的主要內容為中韓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有關生產、銷售、財務和組織。綜合觀之,中韓兩國的中小企業有下列的共同特徵: 1.資金不足:中小型企業的資本不多,資金不足,難以擴充設備或更新設備,因此設備陳舊,工廠規模小,生產力低,因而成本較高,品質較差,以致不容易適應與大企業的競爭。 2.生產技術落伍:中小型企業由於資本小,不易獲得或延聘專家到廠指導或介紹新的生產技術。因此生產技術差,成本較高,在國內國外市場的競爭力量薄弱。 3.推銷困難:內銷市場有限而競爭劇烈,外銷市場不易開拓,缺乏市場資料之獲得與研究,同時對於顧客的需求亦未進一步瞭解,廣告活動未能積極化,很少聘用專任推銷員。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小企業的產品雖然可能具有良好的推銷可能性,然而由於資金缺乏,也極難建立全國性或國際性的市場。 4.經營管理不善:一般中小企業廠主對管理工作,多忽略其重要性,故生產管理、銷售管理、財務管理、組織管理、人事管理等,與大企業比較起來,差得太遠。 第七章所述的主要內容為中韓兩國政府對中小型企業的輔導沿革及措施,中韓兩國政府對中小型企業的輔導都非常重視,而輔導的目的也大同小異,不過,在輔導措施及成果上則有相當的區別。其主要不同點在於。 (一)中華民國 1.並非採取與韓國的積極性輔導措施而經濟部工業局第六組由經合會中小企業輔導處接辦中小企業輔導業務以後,輔導業務大幅減縮,例如,輔導業務項目的減縮;編制員額的減縮;輔導範圍的減縮等。 2.不發行綜合性的而專門性的有關國內中小企業的年報。 (二)大韓民國 1.在一九六一年成立了「中小企業銀行」來協助中小型企業。 2.在一九六一年成立了「中小企業協同組合」,通過這個組織強化了中小企業的競爭力量。 3.在一九六七年實施「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制度」。那麼,對於今後中小企業,政府應該加強或減縮輔導這一個根本問題,還需有更進一步的研究與檢討。政府若用過度的所謂〝助長〞式的輔導的結果,可以阻礙企業自主性的發展,而造成一種依賴性。相反地,政府若採消極的,微不足道的輔導的話,又足使國家經濟發展可能萎縮而鈍化。因此,如何採取適當的步驟以發展中小企業乃是國家經濟進步的關鍵,這將是值得深討的問題。
6

中小企業金融之研究

黃三賢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世界各國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大多採取積極的輔導政策,這是因為中小企業的生產與就業在國民經濟上佔有相當重要的比重,而中小企業者是屬於社會的中產階層,中產階層是民主政治的基石,中產階層能穩定發展,民主政治才能獲得保障。輔導中小企業不僅在於促進經濟之平衡發展,同時也具有保障民主政治與社會安定的意義。 開發中國家由於謀求工業化之心過切,往往疏忽中小企業的重要性,而集中全力於現代化大型企業的建立,事實上,中小企業的發展對開發中國家更具意義,因為中小企業的發展,不僅吸收眾多的失業者,促進有限資本的充分利用與賺取可貴的外匯,同時更是人材的訓練所,磨練出經濟發展上最不可缺的經理人才及各級技術人員。 後進國家的中小企業,由於資本不足與勞動素質差、技術落後,造成生產力與工資的相對低落,形成經濟發展中的「雙重構造」問題。如何促進中小企業的現代化、合理化,以解消中小企業的「雙重構造」問題,實為開發中國家經濟上的一大課題。 要促進中小企業的現代化、合理化,必須對中小企業作適當的輔導,不過中小企業的輔導工作,必須配合國民經濟的發展,在經濟政策的指導下,擬定輔導原則。 資金融通困難為中小企業最大的難題,因此金融輔導亦成為中小企業最有力的輔導工具。 資金融通困難的原因,是因中小企業的規模小、信用力不足,不易在資本市場籌措長期資金,而金融機構也基於成本與風險的考慮,不輕易對中小企業融通資金,視其為「資金的邊際需要者」,在銀根較鬆時,中小企業尚能獲得資金的融通,一到金融緊縮時期,中小企業即首先成為緊縮的對象。 對中小企業融通資金成本較高與風險較大的主要原因為:(一)中小企業的信用力不足且不易提供適當的擔保品;(二)中小企業的規模小,對景氣變動的抵抗力薄弱;(三)中小企業的經營完全依賴企業者個人的能力,缺乏安定性;(四)中小企業缺乏完整的會計記錄,對於營業狀況的良窳不易判斷。中小企業融通資金困難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小企業者與金融通構缺乏連繫,甚多中小企業者,不明瞭金融機構的業務狀態,不知如何利用金融機構。 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缺乏問題,首應建立良好的融資制度,次則應有完整的輔導機構以資配合,才能對中小企業的輔導工作收事半功倍之效。 影響中小企業發展的因素,除資金、信用外,尚有「管理、技術、市場情報、產品設計、原料供給、企業家的精神、社會及政治的環境」等因素,對中小企業的金融輔導,必須先診斷缺點,針對其需要,以金融輔導為中心,實施綜合輔導措施,一舉而消除障礙企業成長的各項因素,這樣才能發揮金融輔導的效果,否則必致事倍功半,難收宏效。 台灣中小企業最大的困難,在於自有資本不足,中長期資金來源缺乏,及因信用力與擔保品之不足,不易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 要解決台灣中小企業融資上的困難,宜從下列幾方面著手:(一)建立專責輔導機構,以負責中小企業輔導業務之規劃、協調、督導、推動等事項;(二)建立中小企業長期資金融通體制,以蘇解其長期資金措籌困難;(三)革新商業銀行經營方法,以促進其對中小企業之貸款;(四)革新合會儲蓄業之業務,以建立適合中小企業者需要之專業金融機構;(五)加強信用合作社業務,建立合作金融體系,以發達平民互助金融;(六)建立信用保證制度,以解決中小企業信用能力薄弱,擔保品不足之困難。 總之,對中小企業資金之融通,主要在建立有效融通制度,制度不確立,輔導工作必致事倍功半。我國對中小企業之輔導,宜早參酌他國經驗,根據實情,建立完整輔導體系,以實現民生主義之理想。
7

臺灣地區中小企業輔導措施之研究

邱標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世界各國,不論是經濟高度發展或正在開發中的國家,中小企業在單位數字上,均佔全體企業的極大多數,而且是構成一國基層經濟的核心。然而,由於中小企業規模的「小」,因此,其對一國政治上,經濟上與社會上所作的貢獻,常被忽視或低估,而往往被認為是國家工業化中,不可避免的落後的一環。直到二次大戰結束以後,各國基於政治的,經濟的及社會的原因,始察覺中小企業對於鞏固及平衡國家業化的重要性,由是開始重視中小企業現代化與生長問題。各國政府乃紛紛制定法案或建立機構,加強實施輔導,對其加以保護,使其獲得更佳的成長環境,以加速其經營合理化與現代化。 我國政府播遷來台之後,積極實施民生主義經濟政策,對於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亦極為注意。行政院長嚴家淦於民國五十三年九月十八日在立法院所作施政報告中即特別強調:「我們在協助生產投資的運動中,不但要振興大型工業,並且要扶植中小企業,達到資金大眾化,避免資本過於集中,從而實現國父民生主義「均富」的目標」。基於此一指導原則,行政院即陸續頒佈各項行政命令,並在經合會之下正式設置中小企業輔導機構,積極展開對台灣中小企業的輔導工作。由此可知,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輔導,始終具有正確不移的指導原則。 事實上,台灣經濟的成長,已經到了必須向外發展的新階段,為了改善經濟結構,加速國家經濟的發展,加強對台灣中小企業經營的合理化與現代化實施有計劃的輔導,已是當前政府刻不容緩的工作。筆者有鑑於此,乃觸發研究的動機。本文的研究,係採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方式,並間舉各國實際輔導措施,作對照性的探討研究。 本文共分六章,約十一萬言,第一章緒論,闡述中小企業的意義和重要性,以及國父民生主義思想與中小企業發展的關係。第二章,從台灣的經濟結構與台灣中小企業的現況,說明台灣中小企業與台灣經濟發展的關係。第三章,敘述我國實施中小企業輔導工作的沿革。第四章,介紹台灣中小企業的輔導機構。第五章,分就輔導對象、輔導目的、財務輔導、經營管理輔導、技術輔導、巿場推廣輔導及合作組織之促成等項,對台灣現行中小企業輔導工作內容,加以論述,並介紹其工作成果。第六章結論,檢討現制的缺點,及提供個人的改進建議。 本文於撰寫過程中,承蒙經合會中小企業輔導處趙處長既昌於百忙之中給予墾切指導與校正;張師明誠的關切與鼓勵;家兄兆煤多方代為蒐集資料;以及輔導處趙萃年、陳照、張鈞,台灣合會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郭炳瑞,一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黃谷波等諸位先生,提供實貴的資料和意見,使本文得以順利完成,特此致謝。惟筆者才疏學淺,加以資料蒐集不易,內容恐難盡如理想,謬誤之處必多,至盼諸位師長,先進多予指正。
8

針對尼加拉瓜共和國中小企業發展政策之評估與建議

范虎光, Hugo Noel Valladares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針對尼加拉瓜共和國中小企業發展政策之評估與建議
9

中小企業放款逾放行為之研究

陳俊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中小企業佔我國全體企業總家數近98%,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中小企業也發揮堅強的韌性及環境適應力,無論是台灣本島或是移往中國大陸,甚至其他國度,都能創造許多奇蹟。由於中小企業公司經營制度遠不及大型企業,於是在金融機構上取得融資的困難度相對提高,並且取得融資後之相關資金應用上也較不經濟,若非中小企業本身有完善之財務結構,周轉不靈的情況時有所聞。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以銀行總行授信徵審人員立場,分析中小企業於銀行取得授信融資後,是否發生逾期之風險實證分析。並找出其影響逾期因子,提供業務人員在追求業績成長及篩選承作案件時之必要參考,以降低銀行於貸放後發生逾期放款之機率。 本研究係以民營金融機構之中小企業法金放款客戶為研究對象,搭配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之機制,依該行全部之逾期案件,以全省四大區,應用Logit模型方法分析出影響逾期案件之主要因素,證實結果為影響中小企業放款是否逾期的主要原因,包括職位權限、送保方式、產業別、家族企業、夫妻共同經營、公司佔地自有及營業執照地址與公司資料相同等。
10

金融海嘯對銀行營運及中小企業授信之影響研究

郭聯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7下半年起,因美國本土的金融問題,擴散成為全球性的金融風暴。起因於房市惡化影響金融機構,又因對衍生性商品規範不足與監理疏失,風暴擴大演變成銀行流動性危機,面對連續的金融市場大波動及資金流竄,金融海嘯於是形成。 我國金融市場國際化程度不深,損失尚在控制範圍,但影響所及,國內消費與投資保守且股市明顯受挫,全球景氣趨緩,外銷訂單減少,而以出口導向為主的中小企業影響最為嚴重,銀行因金融海嘯的衝擊,損失嚴重,對於財報透明度不高的中小企業甚為恐懼。因金融海嘯加速銀行改善體質,在進行打銷呆帳、降低逾放比及提高資本適足率,一連串緊縮措施下,使信用市場更加惡化,造成資金流動不足。 中小企業多數以銀行融資為主,中小企業的生產與就業在我國經濟上佔有相當高的比重,資金融通困難為中小企業最大的課題,本身不易在資本市場籌措長期資金,而金融機構也基於成本與風險的考慮,不輕易對中小企業融通,視其為「資金的邊際需要者」,碰到信用緊縮時期,中小企業容易成為收傘的對象。   台灣為全球經濟村的一員,自然無法置身風暴之外。此時中小企業,如何掌握景氣變動、強化經營能力、提升完整的會計記錄、對於營業狀況精確判斷,這些因素對銀行授信顯得格外重要。

Page generated in 0.023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