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國農村醫療體系改革的政治經濟分析-從農村合作醫療走向城鄉一體化

黃健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要   為了解決1980年代以來中國農村普遍「病不起與看病難」的問題,中共國務院從2009年開始推動新醫改方案,期望2020年能消除城鄉、戶籍差異,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   長期的城鄉二元的結構,使目前醫療保險體系主要分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部分地區也還保留公費醫療制度,分別覆蓋城鎮就業人口、城鎮非就業人口和農村人口,雖在制度面上實現「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但各醫療保障制度分立的管理系統,不同人群不僅參保繳費標準不同,各項醫保待遇標準也有區分,造成城鄉居民看病就醫的可選擇性受到限制,且以戶籍區分身份的制度,難以滿足龐大流動人口看病就醫的需求,並成為各級地方財政和經辦管理的沉重負擔,需儘快整合管理體制。   推動醫療城鄉一體化的具體措施,包含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等,改革戶籍管理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及醫療保障制度。並先推動在籌資模式、籌資水準、待遇水準、參保者收入狀況等方面都有類似的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合一,部分省級地區及城市已實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一體化,依各地區社經條件,整合城鄉醫保的經辦機構,並分為統一待遇、兩制整合及一制多檔等三種主要模式,本文並分別列舉東莞市、鎮江市及成都市,說明城鄉統籌的發展模式,已成為保障農村醫療品質的既定發展路線。 儘管中央政策以推動醫保全覆蓋及城鄉一體化為目標,但由於改革開放時,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推動財政改革,地方政府為了發展經濟爭奪及分配資源,理性選擇的結果下形成地方國家各自為政的自利傾向,各地方政府只願意照顧本地居民,導致民眾在異地就醫時的遇到許多困難,經常在全國各地流動的農民工也因為這樣的制度,無法享有公平的醫療待遇。因此在推動醫療城鄉一體化之餘,推動異地就醫結算機制,及解決農民工醫保關係轉續問題的相關政策,將是接下來的挑戰。 未來如何將城鄉居民與城鎮職工結合,以及分析統一待遇、兩制整合及一制多檔三種醫保模式分別適合何種社經條件,皆有助於中國大陸在不同地域環境推動新醫改時,因地制宜,消除城鄉、戶籍差異,向城鄉一體化邁進,逐步達成2020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

Page generated in 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