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民主義婦女政策與我國婦女政治地位之研究馬心韻, MA, XIN-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就整個人類歷史來看,除了初期的母系社會外,幾乎是一個以男性為中心的世界,由
於人格的隸屬、經濟的依賴,使婦女在家庭中、社會上,皆無法享受和男性平等的權
利,更不具有任何政治地位。
清末民初,受到西方思潮的衝擊,中國的婦女運動便幾乎與國民革命同時展開。三民
主義,基於民有、民治、民享的要求,各項措施均應顧及全民,故政府扶助女權發展
,致力男女平等的實現。除了以尊重個人自由為出發點,使婦女不再是家庭的附庸外
,並透過普及教育、保障福利,提高婦女的知識水準,建立自尊心與自信心,具備同
男性一般的競爭能力,積極參與國事、擔任公職、提供社會服務、獲取政治地位,達
到實質上的男女平等。
一個真正良好的理論,必須能據而制定政策,否則只是烏托邦的理想。因此本篇論文
結合政策分析與文獻探討的架構,期望透過對政策制定過程與執行狀況的研究,了解
三民主義的可行性。本文分為六章,共二十萬餘言 ,茲敘述其大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本文的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研究範圍與基本態度、研究方
法、分析架構與限制。
第二章、三民主義婦女政策問題背景探討。旨在透過對傳統中國的婦女地位,世界婦
女運動思潮的了解,探討當時中國婦女問題發生的環境背景,進而認定此問題。
第三章、三民主義婦女政策規劃。首先說明婦女政策規劃。首先說明三民主義婦女政
策的目標,接著探討一般民眾對政策規劃的貢獻,以及中國國民黨與規劃的歷程與決
策系統的運作狀況。
第四章、三民主義婦女政策合法化。分析中華民國憲法及相關法律中,有助婦女爭取
政治地位的有關條文、內容及其制定過程。
第五章、三民主義婦女政策執行。從婦女應考試服公職的狀況、參政的狀況以及社會
服務的狀況,了解婦女政策執行的情形。並論述執行政策的機構、人員及經費狀況,
雖然此些機構對婦女政治地位的增進並未發揮太大功能。
第六章、結論─檢討與建議。由於筆里學養尚淺,無法對三民主義婦女政策進行嚴謹
的評估,故改採檢討方式,分析問題認定
、政策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各項功能活動的得失,以及對我國婦女政治地位
的影響等,提出建議,作為本篇論文的結論。
|
2 |
中國國民黨婦女工作之研究(1924-1949)洪宜嫃, Hung,Yi 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中國國民黨的婦女工作為探討重心。章節安排方面,除第一章緒論、第五章結論外,其餘章節,依時間為主軸貫串前後。分別探討1924年改組到北伐時期(1924-1928)、訓政前期(1928-1937)、抗戰時期(1937-1945)及戰後(1945-1949)等四個時期中國國民黨的婦女工作。內容方面,每章皆先討論婦女組織的成立、演變或沿革;其次,討論該時期婦女政策的制定,包括:婦女政策的內涵、理論依據、與時代背景的關係以及該政策對中國國民黨婦女觀的反映;最後,將分別討論中國國民黨推行之婦女工作並檢討其成效。希冀藉由上述的討論,系統性呈現1924年到1949年間中國國民黨的婦女工作。
自1924年中國國民黨成立中央婦女部以來,便開始從事有計劃、有組織的婦女工作。因應不同時期的變化,1924年到1949年間中國國民黨的婦女工作,在組織、政策與工作推行等各方面皆有所變化,而其轉變的依據,皆與其當時的政治目標相關。需要動員婦女力量的時候,婦女組織相對完善,婦女政策也多將救國與婦女解放、地位的提升相聯繫,工作方面亦較積極。在訓政前期,建設國家是中國國民黨最高的政治目標,不希望民間有大規模的民眾運動,故廢除了婦女組織,並藉由確定地方法定婦女組織的方式,深入掌握地方婦女團體,且政策與工作方面均趨於和緩,傾向利用國家的公權力,主動賦予婦女法律上的權益,並推動婦女救濟工作。
|
Page generated in 0.01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