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論近代零聲母的形成與演化──以官話區的明清語料及現代方言為主 / The Formation and Diachronic Changes of Zero Initial Words in Early Mandarin

劉曉葶, Liu, Hsiao 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論近代零聲母的形成與演化—以官話區的明清語料及現代方言為主》為題,研究近代至現代零聲母的語音演變現象。我們所討論的議題集中在音韻( phonology )方面,綜觀各韻書、韻圖,在不同的時間點將同質性的語音現象比較觀察,並且分別從共時的、歷時的面向切入,比較現代官話方言的音韻表現,進而追尋語音發展的軌跡。以下列出本文的章節安排,並約略說明每一章所討論的核心問題。 第一章、序論:本章介紹研究動機、材料、目的與方法。針對本文所採用的15本明清語料,分別辨明其年代、反映音系與方音背景。 第二章至第五章:論文逐章針對零聲母的中古來源來做探討,分別是「影、云、以三母」、「疑母」、「微母」和「日母」,每個章節先討論零聲母在明清語料中的擬音及演變的現象,之後再分析現代官話各方言中零聲母的今讀類型,最後在各章小結試圖呈現出零聲母歷時音變和共時地理分佈的現象。 第六章:以不成系統性的其他零聲母來源為主,另立一章來討論現代官話中非系統性的零聲母,並且與「現代國語」非系統性的零聲母例字稍作比對,探討 這類零聲母字異常演變的原因。 第七章、結論:總結全文,說明零聲母從明清至現代官話語流音變的特點,並提出後續研究之展望。
2

北京方言的中古入聲音韻層次研究──以官話方言比較為主 / Phonological Strata of the Middle Chinese Ru Tone in the Beijing Dialec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andarin Dialects

權榮俊, Youngjun Kwo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探討北京方言的中古入聲音韻層次為目標,經由個別官話方言的比較對應,建立次方言各自的韻調系統,並統整各區的韻調特徵,做為北京方言若干韻母來源的方言地理影響趨向走勢,再綰結文獻語料加以確認發展的時代上限。 首先,比較中古入聲在北京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安徽)的韻調表現,重建各官話方言的中古入聲演變模式。比較的範圍為北京方言裡文白異讀大量存在的中古宕江攝開口入聲字、中古曾梗攝開口一二等字、通攝合口三等字的讀音。通過各方言區內部方言語料的比較,找出各個方言之間的語音對應規律,建立共同形式,再進行官話方言裡幾種共同形式之間的比較,推定各個共同形式發展的方言區。判斷一個方言區固有形式的根據有兩個:一是語音演變的通則,即一旦確定演變方向,不再回到古音來源再以不同方式演變;另一是中古入聲韻的兩條不同演變方向,即複元音化和喉塞音化。由此得知,中古入聲在各官話方言區發展的方式各自不同。 其次,觀察與北京方言有關文獻語料,推論北京方言的中古入聲字讀音的歷史音韻層次形成的途徑。考察的文獻材料為《韻鏡》、《七音略》、《皇極經世書‧聲音唱和圖》、《蒙古字韻》、《四聲等子》、《中原音韻》、《合併字學篇韻便覽》等中古以後紀錄漢語語音的韻書及韻圖。從方言比較的結果和文獻語料所反映的中古入聲字讀音的變遷看,北京方言的中古入聲音韻層次形成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獨立發展期、中原官話接觸期、江淮官話接觸期。由此得知,北京方言的中古入聲字讀音並不是單純從中古音到北京方言演化而來,而是一面從中古音演變下來,一面透過與其他方言交融,吸收經過不同演化模式的語音。 漢語方言比較研究使得我們能夠看出生動的語言變化動態面貌,提供重新看待文獻材料的慧眼。

Page generated in 0.01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