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相對價格離散度與通貨膨脹之關係--台灣的實證研究

李丹, LI,D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有關相對價格離散度之研究,最早源於新古典學派二分法則(Dichotomy Paradigm), 認為實質因素的變動,與名目因素二者截然劃分。但自Mills(1927) 起,即發現相對 價格離散度和名目的物價上漲率間並不獨立,而呈現正相關的現象。由於相對價格的 變動引起生產、消費決策的變動,因而名目外生干擾是否造成相對價格離散,並進而 影響實質變數,乃成為總體理論一項重要課題。 在過去的文獻中,Vining & Elwertowski(1976),Parks(1978),Blejer(1981),He- rcowitz(1981),Blejer & Leiderman(1982),及Fischer(1982)的實證研究,與Luca- s(1973),Barro(1976),Hercowitz(1981,1982) 及Cukierman(1982) 的理論分析, 大都發現通貨膨脹或非預期的通貨膨脹皆將導致相對價格離散度增加。而大部分的實 證研究皆利用各市場間的資料進行分析。近年來 Domberger(1987)及Hoomissen(1988 ) 則強調市場內通貨膨脹與價格離散度的關係。 本文第一部分利用民國59年至78年台灣地區躉售商品物價指數中的各項商品物價指數 ,根據 Domberger的方法,分析各市場內與市場間相對價格離散度與通貨膨脹的關係 。全部的商品共分為二十四個市場,計量方法為 Nonlinear Seemingly Unrelated Estimation。另外,再根據Saxonhouse(1977)提出的二階段迴歸分析步驟,探討造成 各個市場相對價格離散度與通貨膨脹二者的關係是否受到各產業市場集中度,以及市 場內產品數影響。 本文第二部分利用Blejer & Leriderman(1982) 模型,分析台灣地區相對價格離散度 與國外 (美國) 相對價格離散度二者之間的關係,並探討國際間通貨膨脹的傳遞。

Page generated in 0.015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