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1
  • Tagged with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葉隠』における武士の衆道と忠義―「命を捨てる」ことを中心に―

頼, 鈺菁 31 March 2008 (has links) (PDF)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

海瑞故事研究

曾淑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明朝的海瑞(1514-1587)素有「南包公」、「海青天」之譽,與宋代的包拯同為我國歷史上清官廉吏的代表。海瑞字汝賢,一字國開,自號剛峰,廣東瓊山縣(今海南省瓊山市)人。生於明武宗正德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西元1514年1月22日),歷任福建南平縣教諭、浙江淳安知縣、江西興國知縣、戶部雲南司主事、通政司右通正、應天巡府、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職。明萬曆十五年十月(西元1587年),死於南京任上,年七十四歲。贈太子少保,諡忠介。 海瑞一生剛直不阿,反對鄉愿,打擊貪污,不畏權勢,甚至敢於批評皇帝的缺失,置生死於度外,故以「直言敢諫」稱著於世。他為官清廉,不肯同流合汙的性格,使他無法被當時的官僚們所認同,亦無法升遷較高的職位,一展抱負,但他廉政愛民,為了減輕百姓疾苦,他主持清丈田畝,貫徹<一條鞭法>,興利除弊,秉公執法,平反冤獄,為人民盡心盡力,故深受人民的愛戴。 海瑞高風亮節的操守令人景仰,他的義行事蹟廣為人民所傳誦,也成為民間小說和戲曲等作家的創作題材,被後人渲染鋪衍,流播演唱。他剛毅正直的形象深深植入平民百姓的內心,人們把他當作正義的象徵,津津樂道其審案故事。海瑞故事的發展一直綿延至今,歷經明、清兩朝,並且延續至民國以來,其表現的形式,亦呈現出多元的樣貌--小說、戲劇、及曲藝等方面都有豐富的創作。從這些作品出版快速、流傳廣遠的情況,在在都可以讓我們了解到海瑞故事受到人民歡迎的程度。 今天能夠看到的《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最早刊本是萬曆三十四年(1606)序本,上距海瑞之死僅有十九年而已。由此可見海瑞當時名氣非常大,故小說家利用海瑞清廉不阿、仗義直言、廣得民心的形象,很快地將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公案故事拼湊修改成以海瑞為主角,塑造出海瑞斷案如神、為民除害的判官形象。《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全書七十一回,分為四卷,約十萬字。每回講一個獨立的審案故事,其體制為「書判體」,每回多由事由、告狀、訴狀、判詞四部分組成,並具備了當時公案小說輾轉互抄、人神混染、短篇體制、缺乏文藝性、獨位判官等特點。《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用「回」編目次是以短篇冒充長篇,這顯示一種向章回體長篇公案小說過渡的趨勢,果然到清代,《海公大紅袍全傳》、《海公小紅袍全傳》這些章回體小說便發展起來了。 清代出版的《海公大紅袍全傳》也是深受到讀者的歡迎,現在我們知道它在清代便有十一個版本,加上《海公小紅袍全傳》亦有兩個版本,由此可見,在清代時,海瑞故事受到市民的喜愛程度也是相當高的。《海公大紅袍全傳》共六十回,全書以時間為序,以海瑞與奸臣嚴嵩之流的一系列抗爭為中心,中間穿插了一些海瑞為官從政、勘查破案的故事,描寫了他清廉自守、除暴安良、剛正不阿、去奸抑佞等高潔的品格和言行,頌揚了他為官耿介廉潔、「以一紅袍始,以一紅袍終」的精神。 《海公小紅袍全傳》共四十二回,可視為《海公大紅袍全傳》的續集,它連貫地表現海瑞後半生七十二歲到一百歲的政治故事,而事實上海瑞只活了七十四歲,所以書中的故事是子虛烏有,完全虛構的。全書主要描寫海瑞與張居正兩人之間的衝突過程,張居正在小說中被塑造成十惡不赦的奸臣。 《海公大紅袍全傳》是敘述海瑞對抗嚴嵩的故事。由於海瑞的發跡較晚,所以他與嚴嵩兩人實際上並未有任何的政治衝突。這樣在故事中以海瑞為正派主角;以嚴嵩為反派主角的人物組合,早在清初的傳奇《吉慶圖》、《忠義烈》就出現了。又小說《海公小紅袍全傳》是敘述海瑞對抗張居正的故事。史實中張居正擔任首輔時,海瑞早已罷官回海南,張居正未曾起用海瑞,所以兩人也沒有正面衝突。這樣在故事中以海瑞為正派主角;以張居正為反派主角的人物組合在清初的傳奇《朝陽鳳》出現,可見《海公大紅袍全傳》與《海公小紅袍全傳》的創作應是受到當時通行的戲劇所影響。 在二十世紀時,范穩以海瑞的生平事蹟為創作題材,完成了《清官海瑞》這部傳記小說。《清官海瑞》是從海瑞初登仕途擔任南平教諭開始寫起,海瑞為了維護師表尊嚴,尊重憲綱,見官不跪,得「山字筆架」的稱號。在浙江淳安、江西興國做縣令時,為政清廉,愛民如子,視貪如仇,反抗權貴腐敗。在京師做下層官員時,面對昏瞶的皇帝和頹廢的朝政,毅然買好棺材上疏死諫,痛陳朝政弊病,言人之所不敢言。,贏得「敢罵皇帝」的美名,卻身陷錦衣衛大獄。在蘇州、南京做南直隸巡撫等高官時,雖威震三吳、彈壓百官,但仍清廉正直如初,嫉惡如仇,捕殺貪官豪強,救民於水火,深得江南百姓擁戴,卻得罪了滿朝文武,被迫罷官,歸耕老家海南,離任時南京的百姓痛哭流涕、沿街夾道送別。這些都是海瑞的真實故事,於史有據,范穩以通達流暢的文字將海瑞的言行舉止、品德風範,生動傳神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以海瑞故事為主題的傳奇有《吉慶圖》、《朝陽鳳》、《忠義烈》等,《吉慶圖》、《朝陽鳳》二部是清初蘇州派的作品,表現出出蘇州派作家對恢復符合道德理想的社會秩序充滿了信心,並堅信政治倫理和道德規範的治國功能。 以海瑞故事為主題的亂彈有《五彩輿》、《朝金頂》、《打差算糧》等,《清車王府藏曲本》中收錄的《五彩輿》共有十五本,故事的內容主要是描述海瑞與鄢懋卿之間的衝突,當時鄢懋卿巡查浙江鹽政,其夫人就搭乘「五彩輿」,故以此為劇名。《朝金頂》為亂彈單齣戲,故事是敘述海瑞護送皇糧受阻,請求真武大帝協助運糧之事。故事中海瑞是到金頂山朝拜,故名《朝金頂》。《打差算糧》為亂彈單齣戲,故事是敘述海瑞任淳安知縣時與定國公徐建楚之間的衝突。 《海瑞上疏》、《海瑞罷官》這兩部提倡海瑞剛正不阿、為國為民的精神的京劇,在1965年卻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海瑞罷官》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吳唅編著《海瑞罷官》、周信芳編演《海瑞上疏》,兩人都是為了響應毛澤東提倡的「海瑞的精神」,卻讓四人幫當作政治陰謀的活靶子,兩位傑出的劇作家成為一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他們為了捍衛「海瑞精神」而以身殉戲。 二十世紀的現代,以海瑞故事為主題的《海瑞鬥嚴嵩》、《海瑞》相繼在電視台演出,《海瑞鬥嚴嵩》電視劇於1998年於香港亞洲電視台首次播出,全劇共二十集。其故事敘述首輔巖嵩權傾朝野,勢力龐大,以權謀私,引發出連串冤案。清官海瑞目睹嚴嵩一黨敗壞朝綱,貪污舞弊,陷害忠良,遂立志剷除奸黨,與惡勢力周旋到底。最後,海瑞冒死揮書向皇上奏嚴嵩之十大罪狀,嚴嵩百詞莫辯,下獄而去。海瑞為君、為民除一大惡,成為千古歌頌,流芳百世的英雄。《海瑞》共十八集,在1999年開始拍攝,2000年春節首次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故事以明朝這一中國歷史上朝政最混亂的時期為背景,以海瑞坎坷的一生為主線,突出刻畫了海瑞雖廉潔自律、秉公執法,但因「不識時務」而幾次被罷官,直到七十四歲重回官場,不久抑鬱而終的痛苦遭遇。 「說書」類中的福州評話及潮州歌這兩種曲藝,有以海瑞故事為題材的說本,現存的福州評話為數不少,中央研究所藏石印本中就有以海瑞故事為題材的故事,名為《大紅袍》。其故事大部分取材自《海公大紅袍全傳》,此小說在當時即是簡稱《大紅袍》,故以此為題。此評話共分為《海公大紅袍》、《打嚴嵩》、《一捧雪》三集。《大紅袍》的故事情節大部分取材自小說《海公大紅袍全傳》一書。 現存的潮州歌冊不少,據郭又陵所編的《稀見舊版曲藝曲本叢刊•潮州歌冊卷》便收錄有一百三十種。其中以海瑞故事為題材的計有《新造賜綠袍全歌》、《新造陰陽雙寶扇全歌》、《新造秦雪梅全歌》三種。《新造賜綠袍全歌》共有八卷,它的故事除了結局之外,其他部分的情節與小說《海公小紅袍全傳》的一至三十一回完全相同,可說是潮州歌冊版的《海公小紅袍全傳》故事。《新造陰陽雙寶扇全歌》、《新造秦雪梅全歌》、這兩部潮州歌冊中有海瑞的角色出現,雖然只是書中的配角,但仍可表現出海瑞公正無私、保國為民的形象。 歷來都把海瑞看作清官的典型。所謂清官,儘管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最基本的標準是「清」,即個人生活清廉儉樸,為官清正廉明。當官的不貪污,不受賄,不徇私枉法,潔身自好,就可以算是清官。如果要求高一點,還應包括剛正不阿,嫉惡如仇,不畏強暴,打擊貪官污吏,為百姓伸冤做主等條件。無論根據哪一種標準,海瑞都是當之無愧的清官。海瑞一生提出過不少治國施政的意見和方案,但被採納的很少。他能夠大刀闊斧地實行自己的政見,只有在巡撫應天十府任上短短半年時間。除了疏浚江河的成果得以保持以外,其他的措施在他離任以後就被廢止了。所以我們如果用從政的實績來評論,海瑞對明朝的政治、經濟和社會並沒有很大的影響,但他剛正不阿、清廉正直的道德典範卻深深地植入人民的心中。

Page generated in 0.021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