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Facebook情緒按紐使用與連結強度之探討:以互依我為調節變項 / The impact of tie strength on use of Facebook reaction buttons: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as a moderator

林宛瑩, Lin, Wan 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Facebook的情緒按紐於2016年2月24日全球正式開放上線,在功能上作為「讚」(Like)的延伸功能,讓使用者可以透過情緒按鈕更精準地表達自己對貼文的情緒反應。雖然情緒按鈕的使用情形已經相當廣泛與普及,但學界目前卻缺乏情緒按鈕的相關研究。本研究承接過去Facebook使用者行為研究之脈絡,透過社會人際面向與個人內在面向切入,試圖提出一個調節中介模型,以探討影響情緒按紐使用的因素,並釐清使用者選擇情緒按紐的心理歷程。 研究架構以選擇情緒按鈕的行為本身作為核心,探討使用者與他人的連結強度對於選擇情緒按鈕頻次的影響,同時討論觀看貼文所產生的「情緒感染」是否扮演「連結強度」與「選擇情緒按鈕」之間的中介角色,並藉由「連結強度」與「互依我」高低來探討其對於情緒感染的調節效果。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結果顯示,使用者與他人連結強度為強連結時,比起弱連結,回應貼文選擇情緒按鈕的頻率較高;且「情緒感染」在「連結強度」與「選擇情緒按鈕」之間具有中介效果。就調節作用的部分,無論互依我較高或較低者,「使用者與他人的連結強度」對情緒感染皆有顯著差異。此外,本研究於假設之外發現到其他交互作用的方向:在強連結的情況下,互依我高低對情緒感染有顯著差異;但在弱連結的情況下則否。

Page generated in 0.020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