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乙未戰役中桃竹苗客家人抗日運動之研究 / A study of Taoyuen-Hsinchu-Miaoli Hakka’s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Yi Wei war

吳昭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894年至1895年間,肇始於朝鮮東學黨事件的甲午戰爭中日本取得勝利後,於簽訂馬關條約時確定了臺灣割予日本一條。此後,5月間日軍前往接收臺灣時遭遇了反對割臺的臺灣官民的抵抗。這是場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抗日戰爭,一般稱之為乙未戰役。   居住於桃竹苗地區的閩南人、客家人及原住民對於日軍的據臺有著不同的肆應態度。南進的日軍在桃竹苗地區遭逢客家義民軍激烈的抵抗,相對於客家人抗日的態度,閩南人與原住民卻選擇順從的態度。造成各族群間肆應態度的迥異,這可說是深受自清代以來的在臺經濟活動模式與族群關係的影響所致。   本文以族群關係的角度觀察,在1895年乙未戰役中無論是客家人抗日或是閩南人及原住民順日,都與藉此確保自身的既得利益有關。換言之,乙未戰役不但使異民族日本成為臺灣新的統治者,也反映了臺灣內部各族群的立場以及利益。
2

孫傳芳與五省聯防

楊同慧, YANG, TONG-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孫傳芳是民初最後一個崛起的軍閥。他曾統治閩、浙、蘇、皖、贛五省達二、三年之 久,並為國民革命軍北伐時的三大阻力之一,其重要性,自不容忽視。本文即以孫傳 芳個人行蹟為主,做一個案研究,旨在探討軍閥末期的政治狀況及孫傳芳個人成功與 失敗的原因。 全文除前言,結論外,共分四章十一節,約十萬餘字。其章節情形如下: 第一章分二節敘述孫傳芳早年經歷及其崛起的經過。第二章分三節說明孫傳芳統治五 省前的三次戰爭─福建王永泉戰爭江浙戰爭及反奉之役。第三章分三節,自橫面觀察 孫傳芳的政治理念,五省聯防的性質,軍力的消長及其個人在地方建設三面的表現。 第四章,以三節分述孫傳芳與國民革命軍戰,到戰敗後投效張作霖的經過,在龍潭戰 後,終一蹶不振,結束孫傳芳個人的政治生涯。

Page generated in 0.019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