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2
  • 1
  • Tagged with
  • 4
  • 4
  • 4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方以智《東西均》思想研究

劉浩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

方以智其人其畫. / Fang Yizhi qi ren qi hua.

January 1996 (has links)
布婉冰. / 論文(哲學碩士) -- 香港中文大學硏究院中國藝術史哲學碩士課程, 1996. / 參考文献 : leaves 51-55. / Bu Wanbing. / 謝辭 / 引言 --- p.1 / Chapter 第一章 --- 方以智及其時代 --- p.2 / Chapter 第一節: --- 家世 --- p.2 / Chapter 第二節: --- 生平傳略 --- p.9 / Chapter 第二章 --- 方以智的繪畫藝術 --- p.29 / Chapter 第一節: --- 畫學淵源及早期風格 --- p.29 / Chapter 第二節: --- 個人畫風之建立 --- p.36 / Chapter 第三節: --- 晚年造詣 --- p.41 / 附錄(一) 方以智書畫簡表 --- p.46 / 附錄(二) 參考書目 --- p.51 / 圖版目錄 --- p.56
3

方以智《通雅》引《說文》研究. / 方以智通雅引說文研究 / Study of citations of Fang Yizhi's Tongya from Shuowen jiezi / Fang Yizhi "Tong ya" yin "Shuo wen" yan jiu. / Fang Yizhi Tong ya yin Shuo wen yan jiu

January 2005 (has links)
文映霞. / "2005年7月". / 論文(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 2005. / 參考文獻(leaves 210-228). / "2005 nian 7 yue". / Abstract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 Wen Yingxia. / Lun wen (zhe xue shuo shi)--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2005. / Can kao wen xian (leaves 210-228). / Chapter 第一章 --- 緒言 --- p.1 / Chapter 第一節 --- 方以智生平及其著述 --- p.1 / Chapter 第二節 --- 《通雅》的撰寫背景 --- p.9 / Chapter 第三節 --- 硏究動機及方法 --- p.26 / Chapter 第二章 --- 《通雅》的體例 --- p.28 / Chapter 第一節 --- 釋「通雅」 --- p.28 / Chapter 第二節 --- 《通雅》卷目 --- p.42 / Chapter 第三章 --- 《通雅》的訓話特色´ؤ´ؤ因聲求義 --- p.48 / Chapter 第一節 --- 形、音、義的關係 --- p.48 / Chapter 第二節 --- 重視音變 --- p.56 / Chapter 第三節 --- 重視方言 --- p.58 / Chapter 第四節 --- 重視《洪武正韻》 --- p.62 / Chapter 第五節 --- 論假借 --- p.65 / Chapter 第六節 --- 小結 --- p.69 / Chapter 第四章 --- 《通雅》對《說文》之疏理 --- p.73 / Chapter 第一節 --- 《通雅》引《說文》之方式 --- p.73 / Chapter 第二節 --- 《通雅》論《說文》 --- p.77 / Chapter 第三節 --- 引《說文》爲證 --- p.94 / Chapter 第四節 --- 解《說文》之說 --- p.96 / Chapter 第五節 --- 糾《說文》之誤 --- p.101 / Chapter 第六節 --- 補《說文》之漏 --- p.115 / Chapter 第五章 --- 《通雅》與《說文解字注》 --- p.123 / Chapter 第一節 --- 校勘《說文》 --- p.124 / Chapter 第二節 --- 因聲求義 --- p.130 / Chapter 第六章 --- 結語 --- p.151 / 附錄凡例 --- p.154 / 附錄一《通雅》卷目 --- p.159 / 附錄二 《通雅》與其他「雅書」卷目比較表 --- p.160 / 附錄三《通雅》各卷引《說文》條目統計 --- p.165 / 附錄四《通雅》與大小徐本《說文》、《六書故》及《古今韻會舉要》對照表 --- p.167 / 附錄五《通雅》引戴侗《六書故》 --- p.193 / 附錄六《通雅》引徐鍇說 --- p.202 / 附錄七《段注》引戴個《六書故》 --- p.205 / 附錄八《段注》引黃公紹《韻會》 --- p.206 / 參考書目 --- p.210
4

從明清之際的青原學風論方以智晚年思想中的遺民心志

劉浩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位處江西的青原山淨居寺,自唐代以來便是禪宗的祖庭,至明代中葉又成了心學的重鎮;明朝覆亡以後,明遺民方以智為了彰顯遺民心志,於是便在其精神導師覺浪道盛以其獨特的莊學論述寄託「學術救國」之意的深切期盼之下,決心以「藥地愚者」的身分入主青原山,透過其方氏易學累代相承的象數思想為根柢,而在明清之際掀起了一股藉由「三教歸易」的學術主張以傳播「反清復明」的心志趨向的一種相當具有遺民性格與時代特徵的青原學風。   從遺民心志的角度來看,明清之際的青原學風乃具有四個方面的思想內容:一是以「托孤」說勘破生死行跡的困境;二是以「遊息」說解脫身心性命的束縛;三是以「炮藥」說強調苦心善世的權救;四是以「藏火」說傳承隱忍復明的寄託。至於這四個成分的遺民論述,相當有機地組合成以「托孤」、「遊息」為自我安頓的「內聖」修己之學,而以「炮藥」、「藏火」為實踐學術救國志業的「外王」治人之道的一種圓融周備的理論規度,而這也正明白地體現出方以智晚年思想中最值得後人加以深心推闡的遺民精神。   不幸的,清康熙十年(1671),清朝當局開始發動對青原學風的整肅,方以智在史稱「粵難」的政治案件中橫遭逮捕,不久後即自沈身亡;而在一片風聲鶴唳的寒蟬效應□,青原學風從記載中璀璨一時的學術榮景,最後竟如流星般迅速隕落在歷史長河的浩浩洪流之中。時至今日,三百餘年,摭拾片瓦,發為此論,亦但望不歿斯人之志於地下,且為明清之際的時代全象彌補一段歷史缺憾而已矣。

Page generated in 0.01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