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2
  • 2
  • 1
  • Tagged with
  • 6
  • 6
  • 6
  • 4
  • 4
  • 4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論柳宗元詩. / Lun Liu Zongyuan shi.

January 1973 (has links)
Thesis (M.A.)--香港中文大學. / MS. /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l. 19-30 (3d group)). / Thesis (M.A.)--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 Chapter 第一章 --- 緒論 --- p.1-9 / Chapter 第二章 --- 柳宗元的生平 --- p.10-58 / Chapter 第一節 --- 家世 --- p.10-14 / Chapter 第二節 --- 為官 --- p.14-37 / Chapter 第三節 --- 被貶 --- p.37-45 / Chapter 第四節 --- 生命的尽頭 --- p.45-58 / Chapter 第三章 --- 柳宗元的散文  --- p.59-61 / Chapter 第一節 --- 文章淵源  --- p.59-63 / Chapter 第二節 --- 見解精闢的政論文章 --- p.63-80 / Chapter 甲 --- 從文章看柳宗元的政治思想 --- p.63-74 / Chapter 乙 --- 柳宗元辯議文章的特色与成就 --- p.74-80 / Chapter 第三節 --- 清幽蕭疏的山水遊記 --- p.80-96 / Chapter 第四節 --- 寄意深刻的寓言 --- p.97-109 / Chapter 第五節 --- 其他的作品 --- p.20-122 / Chapter 第四章 --- 柳詩的研究 --- p.122-178 / Chapter 第一節 --- 柳詩的特色 --- p.122-136 / Chapter 第二節 --- 模山範水的篇章 --- p.136-152 / Chapter 第三節 --- 題材的多樣化 --- p.152-172 / Chapter 第四節 --- 柳詩的藝術成就 --- p.172-178 / Chapter 第五章 --- 柳宗元和韓愈的比較 --- p.179-242 / Chapter 第一節 --- 韓柳二人思想的不同 --- p.179-197 / Chapter 第二節 --- 韓柳文章的不同 --- p.197-217 / Chapter 第三節 --- 柳詩和韓詩的比較 --- p.217-243 / Chapter 第六章 --- 關於陶淵明和柳宗元 --- p.244-295 / Chapter 第一節 --- 陶詩總論 --- p.244-270 / Chapter 第二節 --- 歷代對陶淵明詩的批評 --- p.270-283 / Chapter 第三節 --- 關於陶淵明与柳宗元  --- p.283-295 / Chapter 第七章 --- 結論 --- p.296-322 / Chapter 第一節 --- 綜合看柳詩的風格 --- p.296-311 / Chapter 甲 --- 風格 --- p.296-303 / Chapter 乙 --- 思想 --- p.303-311 / Chapter 第二節 --- 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 p.311-322 / Chapter 甲 --- 在文壇上的地位 --- p.311-317 / Chapter 乙 --- 詩壇上的地位 --- p.318-322
2

柳宗元詩硏究: 柳詩風格分期硏究. / Liu Zongyuan shi yan jiu: Liu shi feng ge fen qi yan jiu.

January 1987 (has links)
王仙瀛. / 手稿本, 複本據手稿本影印. / Thesis (M.A.)--香港中文大學硏究院中國語文學部. / Shou gao ben, fu ben ju shou gao ben ying yin. /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leaves 548-567). / Wang Xianying. / Thesis (M.A.)--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yan jiu yuan Zhongguo yu wen xue bu. / Chapter 第一章 --- 時代背景 --- p.1 / Chapter 第一節 --- 中唐政治 --- p.2 / Chapter 第二節 --- 中唐文學 --- p.19 / Chapter 第二章 --- 柳宗元思想性格的形成 --- p.47 / Chapter 第一節 --- 家世 --- p.53 / Chapter 第二節 --- 天性 --- p.79 / Chapter 第三節 --- 學養 --- p.91 / Chapter 第四節 --- 官途 --- p.110 / Chapter 第三章 --- 長安時期的詩歌 --- p.144 / Chapter 第四章 --- 永州時期的詩歌 --- p.194 / Chapter 第一節 --- 永州早期的詩(八○五─八一○) --- p.197 / Chapter 第二節 --- 永州晚期的詩(八一一─八一四) --- p.297 / Chapter 第五章 --- 離永赴都及離都赴柳時期的詩歌 --- p.369 / Chapter 第一節 --- 離永赴都時期的詩 --- p.371 / Chapter 第二節 --- 離都赴柳時期的詩 --- p.410 / Chapter 第六章 --- 柳州時期的詩歌 --- p.457 / Chapter 第七章 --- 結論 --- p.517 / Chapter 附錄: --- 柳宗元詩繫年訂正 --- p.531 / 參考書籍及論文目錄 --- p.548
3

柳宗元記官署、亭池及祠廟文硏究. / Liu Zongyuan ji guan shu, ting chi ji ci miao wen yan jiu.

January 2002 (has links)
胡家和. / "2002年5月" / 論文 (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 2002. / 參考文獻 (leaves 269-286) / 附中英文摘要. / "2002 nian 5 yue" / Hu Jiahe. / Lun wen (zhe xue shuo shi)--Xianggang Zhong wen da xue, 2002. / Can kao wen xian (leaves 269-286) / Fu Zhong Ying wen zhai yao. / 引言 --- p.1-4 / Chapter 第一章: --- 柳宗元「記官署」文硏究 / Chapter 第一節: --- 「記官署」文中廳壁記之源起及體式 --- p.5-9 / Chapter 第二節: --- 柳宗元「記官署」文內容簡介 --- p.9-43 / Chapter 2.1 --- 〈監祭使壁記〉 --- p.9-15 / Chapter 2.2 --- 〈四門助教廳壁記〉 --- p.15-16 / Chapter 2.3 --- 〈武功縣丞廳壁記〉 --- p.16-20 / Chapter 2.4 --- 〈盩厔縣新食堂記〉 --- p.20-22 / Chapter 2.5 --- 〈諸使兼御史中丞壁記〉 --- p.22-24 / Chapter 2.6 --- 〈館驛使壁記〉 --- p.25-29 / Chapter 2.7 --- 〈嶺南節度饗軍堂記〉 --- p.29-35 / Chapter 2.8 --- 〈邠寧進奏院記〉 --- p.35-37 / Chapter 2.9 --- 〈興州江運記〉 --- p.37-41 / Chapter 2.10 --- 〈全義縣復北門記〉 --- p.41-43 / Chapter 第三節: --- 柳宗元「記官署」文寫作特色 --- p.44-59 / Chapter 3.1 --- 崇¯‘ة典章,章明史蹟 --- p.44-48 / Chapter 3.2 --- 源考古禮,以證唐制 --- p.48-50 / Chapter 3.3 --- 詳於唐制,有助考史 --- p.51-56 / Chapter 3.4 --- 借題發揮,議論朝政 --- p.56-59 / Chapter 第四節: --- 小結 --- p.59-65 / Chapter 第二章: --- 柳宗元亭池記硏究 / Chapter 第一節: --- 柳宗元亭池記內容簡介 --- p.66-82 / Chapter 1.1 --- 〈潭州楊中丞作東池戴氏堂記〉 --- p.68-71 / Chapter 1.2 ---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記〉 --- p.71-73 / Chapter 1.3 ---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 p.74-77 / Chapter 1.4 --- 〈永州崔中丞萬石亭記〉 --- p.77-79 / Chapter 1.5 --- 〈零陵三亭記〉 --- p.79-82 / Chapter 第二節: --- 柳宗元亭池記寫作特色 --- p.82-101 / Chapter 2.1 --- 章法分析 --- p.82-92 / Chapter 2.2 --- 敘景特色 --- p.92-101 / Chapter 第三節: --- 柳宗元亭池記與山水記之異同比較 --- p.101-115 / Chapter 第四節: --- 小結 --- p.115-118 / Chapter 第三章: --- 柳宗元祠廟記硏究 / Chapter 第一節: --- 祠廟記之源起及發展 --- p.120-124 / Chapter 第二節: --- 柳宗元祠廟記內容簡介 --- p.124-148 / Chapter 2.1 --- 〈零陵郡復乳穴記〉 --- p.125-128 / Chapter 2.2 --- 〈道州毀鼻亭神記〉 --- p.129-132 / Chapter 2.3 --- 〈永州龍興寺息壤記〉 --- p.132-132 / Chapter 2.4 --- 〈永州龍興寺東丘記〉 --- p.132-134 / Chapter 2.5 --- 〈永州法華寺新作西亭記〉 --- p.135-136 / Chapter 2.6 --- 〈永州龍興寺西軒記〉 --- p.136-138 / Chapter 2.7 --- 〈柳州復大雲寺記〉 --- p.138-141 / Chapter 2.8 --- 〈永州龍興寺修淨土院記〉 --- p.141-144 / Chapter 2.9 --- 〈永州鐵爐步志〉 --- p.144-148 / Chapter 第三節: --- 柳宗元祠廟記寫作特色 --- p.148-158 / Chapter 3.1 --- 用典特色 --- p.148-154 / Chapter 3.2 --- 章法特色 --- p.154-158 / Chapter 第四節: --- 小結 --- p.158-167 / Chapter 第四章: --- 總結 / Chapter 第一節: --- 柳宗元記體文之特色 --- p.168-211 / Chapter 1.1 --- 柳文「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 --- p.168-182 / Chapter 1.2 --- 參之〈離騷〉以致其幽 --- p.182-198 / Chapter 1.3 --- 駢散互用,拓展古文體例 --- p.198-202 / Chapter 1.4 --- 借人之口,以作頌讚之詞 --- p.202-207 / Chapter 1.5 --- 善用襯托,突出主題 --- p.207-211 / Chapter 第二節: --- 柳宗元記體文之文學價値 --- p.211-215 / 附錄一:《全唐文》所錄廳壁記之內容簡介 --- p.216-224 / 附錄二:《全唐文》所錄祠廟記之內容簡介 --- p.225-243 / 附錄三:《全唐文》所錄亭池記之內容簡介 --- p.244-251 / 附錄四:諸家評柳集廳壁記之篇目 --- p.252 / 附錄五:諸家評柳集亭池記之篇目 --- p.253 / 附錄六:諸家評柳集祠廟記之篇目 --- p.254 / 附錄七:諸家論柳宗元記官署、亭池及祠廟文評(附拙按) / 參考書目及論文 / Chapter 一、 --- 柳集注本 --- p.269 / Chapter 二、 --- 其他參考資料 --- p.270-279 / Chapter 三、 --- 參考論文 --- p.280-286
4

明清詩學理論與柳詩的闡釋

李玉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神韻是詩歌藝術的本體或生命,它直指詩歌的純粹性,是詩「美」之所在。神韻講求「聲外餘響、意在言外」,這份餘響與言外之意,不在有形處求取,而在無形處心領神會。司空圖、蘇東坡為明清以前相關於神韻論述之詩論家,前者提出「味外味」;後者提出「枯淡」說。司空圖拈出柳詩的「深遠」;而東坡對柳詩「枯淡」的闡釋,或成為明清詩論家闡釋柳詩的起點。明代格調兼主神韻的詩論家有謝榛、王世貞、胡應麟、陸時雍等人;清代主神韻的詩論家則有王士禎與宋犖二人。謝榛以為柳詩意傷直切;王世貞以為柳詩刻峭,不若蘇州平淡;胡應麟以為柳詩偏於清峭;陸時雍則以為柳詩多直寡委。凡此,顯示明代格調兼主神韻的詩論家,多點出柳詩在「神韻無跡」的藝術成就上之不足,他們大大地翻轉了東坡「韋不如柳」的評價,以為就神韻的藝術標準來說,柳詩是不及韋詩的。清代集歷代神韻詩論大成的王士禎,原則上仍舊沿續了明代「柳不如韋」說,明白點出「柳州哪得並蘇州」的論評,並闡明神韻不僅是論詩的最高境界,也是詩人處世的最高原則,而宋犖論柳詩著重其「古淡」,基本上仍不出東坡論柳詩的範圍。 格調著重的是詩歌的「體格聲調」、「風標品格」;講求詩歌的聲韻平仄等遣詞造句之外在形式,以及美善的詩品與人品等內在涵意。比起「神韻」詩來說,它多了一份教化,審美追求在於「善」。張戒、嚴羽為明清以前相關於格調論述之詩論家。張戒論柳詩,著重在其「字字如珠玉」的語言風格;嚴羽則是明確以「騷」字許「柳詩」的第一人。明代主格調的詩論家有李東陽、謝榛、王世貞、胡應麟等人。李東陽拈出柳詩「精刻」的語言風格;謝榛則突顯柳詩「字澀韻險」的藝術風貌;王世貞關注柳詩「風雅騷賦」的面向;胡應麟則關注柳詩的「骨與格」。凡此,顯示了格調詩論家在評注柳詩時,多從「體格聲調」的角度切入,值得注意的是,此等詩論家在關注「體格聲調」的同時,都不忘再以「知人論世」的觀點深入論述子厚的貶謫生涯,並歸結出詩人貶謫生涯的文學主調--騷怨精神。而柳詩之所以「騷」,正在於詩人對理想人格的執守與堅持。換言之,詩人那高潔的懷抱,正是此等格調詩論家正視柳詩的理由--他們注意到了柳詩以及詩人那份「風標品格」之善之美。清代主格調的詩論家有沈德潛、施補華、李重華、黃子雲、紀昀等人。沈德潛論柳詩的潔與騷;施補華論柳詩的騷;李重華論柳詩的本色;黃子雲論柳詩的儒者風貌;紀昀論詩人的心境。比起明代格調詩論家來說,清代詩論家論柳詩時,在「知人論世」方面,論述的更為精細與深入;評價的角度、論斷的口氣更顯得圓融與折衷。 性靈強調詩人個性、才情的真實表露。相對於神韻與格調二派而言,性靈派給予作家充分的創作自由,以為只要情真具可成詩。「真」即是性靈詩派極度重視的審美追求。楊萬里為明清以前相關於性靈論述之詩論家,其評賞柳詩,直指其「淡」,反而偏於神韻派的審美取向。明清二代主性靈的詩論家有袁宏道、吳喬、袁枚、趙翼、洪亮吉等人。神韻與格調派詩論家在評賞柳詩時,大致符合了各自的審美追求與原則,相形之下,性靈詩論家在求真的審美原則下,反而都未從「情真」的角度去評賞柳詩。蓋「詩為心聲」,不能真實傳達心聲的,大概也成不了歷史上的詩人,是故「情真」似乎不是此等詩派據以與其他二派崢嶸的藝術鑑賞法則。此等詩派的詩論家在評賞柳詩時,顯示了評賞角度的駁雜性--袁宏道指出柳詩的儒者風貌;吳喬評述柳詩「鍛鍊」的語言風格及「構思精嚴」的創作心理;洪亮吉評述柳的人品與胸襟。凡此,皆顯示此等詩論家在評述柳詩時不自覺地陷入了格調派的思維裡。大概只有袁枚、趙翼二人,純粹從性靈層面之「才份」角度去評賞柳詩。肌理詩派論詩講究「義理」與「文理」的統一,簡言之,此派以為,完美的詩歌是「內容」與「形式」的兼具,比起其他詩派,肌理詩派是比較接近格調詩派--呈現了重學與爬梳史料的鑑賞特質。肌理詩派崛起於清代乾嘉時期,主肌理的詩論家有翁方綱,翁氏弟子梁章鉅以及肌理餘緒陳衍。翁方綱闡發了元好問關注的柳詩面向,深入挖掘柳詩承繼大謝「醞釀神秀」的語言風格,而陳衍則更細緻地深論了柳詩「縈青繚白」的語言風格與詩境。而梁章鉅則是從「才份」角度去評賞柳詩。 大致而言,詩論家評賞柳詩時大約不出流派本身審美追求的範疇。一旦出現相離情況,或受個人境遇轉折的影響,或受時代文風的影響,或受詩學本身後出轉精的趨勢所左右。直言之,接受與鑑賞,本屬極端個人與複雜的行為,雖有法則可循,卻又不全然依樣畫葫蘆,在在顯示了它的靈動性與豐富性。
5

韓柳文比較研究

儲砥中, Chu, Di-Z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壹、緒論 貳、韓柳傳略 一、韓愈傳略 二、柳宗元傳略 參、韓柳在中國文學史上之地位 肆、韓柳思想淵源才比較研究 伍、韓柳性行之研究 一、為師與不為師 二、韓柳論史官 三、達觀與悲觀 陸、韓柳文學作風之比較 一、就寫作理論比較 (一)文與道合 (二)創作與摹擬 就文章氣骨比較 (一)就韓文論 (二)就柳文論 (三)就韓柳並論 三、就文章體裁比較 (一)韓長碑志及祭文、柳長游記 (二)韓長議論及贈序、柳長寓言 附論韓柳詩 柒、韓柳集中若干有關篇什之比較研究 一、有關紀述時政者 二、有關自喻者 三、有關自述遭遇者 四、有關壁宦者 五、有關靖共爾位者 六、有關鑑別者 七、有關作風者 捌、結論
6

柳宗元詩文之意境探討 = The state of mind and heart in the poetics of Liu Zhong-yuan / State of mind and heart in the poetics of Liu Zhong-yuan;"State of mind and heart in the poetics of Liu Zhongyuan"

李銳奮 January 2005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Chinese

Page generated in 0.028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