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權力與協作規劃:灣寶永續社區及公民環境主義的觀察與反思 / Power and collaborative planning : WanBao sustainable communy and civic environmentalism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

吳貞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透過縣政府提出後龍科技園區土地開發案的規劃過程中,首先,企圖從規劃典範的不同思考範疇背後的規劃價值進行對話,縣政府與民眾之間價值立場的不同,並詮釋不同規劃選擇價值的發展脈絡,進一步分析縣政府與灣寶社區之資訊與權力的關係,提出現今規劃制度和實際狀況可能面臨瓶頸和課題。其次,從民間社會的角度和立場,「為真實而規劃」的規劃價值核心,重視保留公眾決定「開放的討論」、問題與議題「框架」的界定,而不全然由規劃者(開發單位)決定議程與議題。因此透過協作規劃操作、慢城治理,以及公民環境論的架構之下,重新審思灣寶社區規劃趨向農村永續社區發展的可能。最後,在行動研究的動態過程中,依據研究者的行動研究結果和協作規劃的模式,提供灣寶永續社區的可行途徑,俾利提供永續社區發展其規劃的實踐和方向,總整所述:(一)、縣府在不同權力的展現方式與資訊誤導的面向,構成不同的障礙與限制,突顯在規劃過程的參與者不僅因錯誤資訊被誤導、溝通扭曲的現象,甚至受到政治力量的操縱,這個部分尚須要有嚴謹的監督機制應對和公民積極參與規劃方案,在溝通過程避免官僚術語並協助民眾解析規劃的重要課題,以及鼓勵公眾參與規劃方案進行評估和辯論,使規劃過程更民主和公開。(二)、「灣寶可以的未來」透過公民環境論之「參與者過程」、「社區規劃」、「環境教育」、「生態產業」、「環境正義」、「場域」等六個構面來引導灣寶社區的規劃藍圖和想像,有別於由上而下和技術主義為中心,以有限的權力下放,並強調公民有資訊和詢問政策的權利,顯現由下而上的協作規劃方式賦於社區多元治理模式,並結合慢城治理探索灣寶社區的多元性價值,提適合農村發展的另類社區治理模式,符合現今快速變遷社會和環境的挑戰。(三)、規劃是一種「動態、政治、空間、社會改革」的過程,在規劃教育過程應重視和重新認識整體真實社會的發展,將多元價值納入規劃的評估和考量,並尊重和學習認同在地的真實聲音,透過協作的合作模式一起思考規劃未來社區的藍圖。

Page generated in 0.0251 seconds